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就业导向下的高校军事課教學模式【4839字】

时间:2023-02-12 09:30来源:毕业论文
就业导向下的高校军事課教學模式【4839字】

就业导向下的高校军事课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胡勇胜(1981-),男,湖南宁远人,湖南科技高等教育研究所,湖南科技军事教研室主任,讲师,硕


就业导向下的高校军事课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胡勇胜(1981-),男,湖南宁远人,湖南科技高等教育研究所,湖南科技军事教研室主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校国防军事教育。高等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湖南永州425100)

[课题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论文网2013年度立项课题利用湖南红色资源培育大学生国防意识的研究“(课题批准号:XJK013CGF001)和永州市2013年度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永州国防教育资源转化为红色旅游资源的方式及途径研究“(课题批准号:永科发[2013]26号)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0-0140-02

军事课是高校学生的必修课,是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和载体,担负着为党和国家培养高素质建设者和保卫者的重任。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以就业为导向开展教学是国家根据经济发展现状和当前国情而提出的行之有效的重要发展理念。因此,高校军事课应顺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积极承担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应有之责,创新教学模式,全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一。新时期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构成要素分析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备受社会广泛关注。毕竟,国与国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因此,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中国梦的基本要求。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检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手段。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首先应认识与把握就业能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目前,学界对就业能力的内涵还没有统一的界定。如李忠艳等认为,就业能力是个人具有的各种有益于就业的能力组合,在个人求职。就职晋升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动态发展的倾向。就业能力的结构有三个维度:基础技能。基本工作能力和职业人格。基础技能包括数理运算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外语和计算机运用能力。专业知识。实践动手能力等。基本工作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思考解决问题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决策能力。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七个要素。职业人格包括合作精神。责任感。吃苦耐劳。诚信忠贞。乐观自信等五个要素。

高永惠等认为,就业能力除专业能力外,还包括:(1)概念化能力。包括掌握状况的能力。理论性思维能力。解析力。发现问题能力。解决能力。企划能力。创造力。(2)沟通力。(3)自我管理

张佩芬认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由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环境竞争力三方面构成。其中,核心竞争力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及学习能力。大学生就业基础竞争力包括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环境适应能力等素质能力。

以上各位学者对就业能力的内涵及构成要素尽管有不同的理解,但反映了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要求,并表现出一些共同点。一是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素质的全面反映;二是就业能力除专业知识与技能外,还包括语言表达。理论思维。学习创新。沟通交往。团队合作。解决问题。分析判断等能力,以及责任感。自信。吃苦耐劳等品质;三是现代社会需要综合型。创新型。有团队精神的人才;四是体现了现代社会人才观的发展趋势。这为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指明了方向。

二。就业导向下高校军事课教学模式的构建

1。就业导向视野下高校军事课的课程教学定位。普通高校军事课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军事课以国防教育为主线,旨在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高校应将军事课作为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围绕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根本目的组织教学,梳理出军事课教学的哪些内容。哪些方法。哪些措施,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从而实现军事课教学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无缝对接。

庞民认为,军事课教学内容在育人中起着综合性的作用。因为军事课是集思想性。知识性和技术性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其教育内容具有覆盖面广。综合育人强等显著特点。军事课适应了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要,在军事课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做到了多种形式并用。实践证明,军事课在培养大学生思想作风素质。身心素质。军事素质,吃苦耐劳品质。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团队协作精神等综合素质方面,具有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队列训练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周边安全环境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忧患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军事高技术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等等。在军事课教学中,只有清楚地认识到具体教学内容在人才培养上的实际功能,才能科学组织教学内容,合理选择教学方法,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军事课教学目标的实现。

2。实行模块化课程设计,对接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以就业为导向,实现军事课程的模块化设计,应贯穿一条主线。坚持两个原则。做到三个结合。一条主线就是紧扣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两个原则是指军事课教学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的原则,不为所有。但求所用,多种教育形式并用的原则;三个结合就是军事课教学与相关课程开展渗透性教学相结合,与校园文体。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与大学生学习。生活及日常管理相结合。

就业导向下的高校军事课程模块由三个模块化课程组成,即思想素质模块。创新能力模块和团队精神模块。思想素质模块课程着力培养和增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军人作风。忠诚守信。社会责任感。忧患意识等品质。该模块由军事理论类。军事选修课和军训组成。军事理论类课程包含中国国防。军事思想。国际战略环境和信息化战争等内容。该模块课程安排在大学一期进行,以16~24课时为宜。课时方面,全国大多数高校达到了这一要求,容易落实。军训以队列训练。条令条例教育和轻武器射击为主。军事选修课是对军事理论课教学的延伸与补充。各高校应结合实际,开设适量的选修课。如,思想素质类:孙子兵法与经营管理艺术“战争心理学“军事领导科学“中国国家安全问题研究“;思维拓展类:哲学与军事辩证法“军事高技术与仿生学“中外典型战例解读“等。选修课按学期开设,每期开设相关课程2~3门,每门课安排16~32课时。创新型人才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创新能力模块课程以专题讲座。学术报告。军事选修课和科技创新活动等为载体,贯穿大学全过程,着重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学中,结合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相关专业,举行具有前沿价值的军事高技术学术报告。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每年举行一届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团队精神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团队精神的核心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团队精神模块课程以设立学习兴趣小组,开展大学生科研项目攻关,举行校园集体文体竞赛活动,组织军训队列评比。战术训练。野营拉练等形式实施。

各高校应将模块课程纳入学分制管理,每个模块课程设定合适学分,由学生在大学期间自由选择。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每个模块课程在人才培养中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功能。

3。采取开放式专题教学,增强军事课的人才培养实效。开放式专题教学统筹了课内课外,实现了多种教学资源的共享整合,是开展模块化课程教学的有效方法。根据模块化课程分类,军事理论课分中国国防。军事思想。国际战略环境。军事高技术和信息化战争四个专题进行教学。

组织第一个专题教学时,结合国防发展历程和武装力量等内容,开展经典军事故事解读竞赛,调动学生参与军事课堂的积极性;在讲解新中国国防建设成就时,插入国庆60周年大阅兵“的视频片段,介绍最新的尖端武器装备,拉近学生与国防建设的距离,增强军事课教学的针对性和现实性。

在军事思想部分,采用辩论式教学法。要求学生利用毛泽东军事思想对四渡赤水。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等经典战例进行分析辩论。待辩论到一定程度,由学生讨论团对双方观点发表评论,最后由教师总结点评。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分析判断能力。

讲解国际战略环境时,引入模拟电视节目军情播报“环节。课前,老师布置问题,由学生学习小组搜集军情播报“的资料,待下一次上课时,由学习小组派一名代表负责播报,另派一名代表对播报内容进行评论。同一问题由三个小组模拟播报。每节课模拟播报的时间为15分钟左右。最后,老师总结点评。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全面提高。

在军事高技术和信息化战争教学中,插播信息化战争的视频片段或教学片,如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等。同时,组织学生参观武器模型展览,增强学生对高技术武器装备的真实感。

在教学中,不论必修课还是选修课,都应树立开放式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积极开展大学生红色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红色资源的内涵及赋予的时代精神,如参观红色旅游景点。举行国防主题演讲。祭奠英烈等。还要发挥军训等实践教学的人才培养价值。

4。打造高素质教师团队,提高军事教师就业导育能力。教师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要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军事教师应该是名副其实的优秀教师。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事教师,主观上,不断历练自己的精气神,以优秀党员标准衡量自己,不断提升思想觉悟;注重自学,广泛涉猎各学科知识,善于利用书籍。报纸。杂志。网络。电视等为自己充电,获取知识营养,勤于思考,丰富知识底蕴;虚心学习,善于借鉴别人的长处,开拓学术视野,总结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理念,使教学与科研互相促进。

客观上,打造优秀的军事教师,学校要为教师营造良好的学习。工作和发展环境。首先,军事教师能专心从事军事课教学科研工作。这要求军事教师是专职的,而非兼职。然而,这一要求目前难以达到。如,江苏省44所本科院校632名军事教师中专职教师66人,兼职教师410人,外聘教师156人。18所高校未配备专职教师,23所高校未达到配备专职教师的最低要求,按规定配备专职教师的高校仅有3所。当然,军事教师全部为专职教师在高校不现实,应做到以专职为主,兼职为辅。其次,将军事教师纳入学校教师的统一管理范畴,在教师课题申报。职称评聘。学习培训深造。管理考核。表彰奖励等方面,与专业课教师享受同等待遇。最后,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大幅度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做到让教师在学习上有后劲,工作上有干劲,发展上有盼头,生活上有甜头。

5。实现教学与应征入伍相结合,拓展大学生就业空间。国防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把国防认知。爱国情感内化为支持国防。献身国防的行动自觉。军事课教学与应征入伍相结合是实现国防教育目标的有效举措,关键应把握好三个环节。

一是教学环节。军事课涉及国防历史。军事思想。武装力量建设。国防法制。世界形势。军事高技术。军事指挥等方面,内容庞大而复杂,但始终贯穿着培养和储备合格兵员这条主线。因此,军事课内容与应征入伍存在深刻的内在联系。例如,在国防法规教学中,强调应征入伍是大学生应尽的国防义务,增强大学生入伍的自觉性;将加强国防建设与大学生入伍教育结合起来,强调大学生入伍对建设军队现代化的重要性;展现周边环境面临的种种威胁,增强大学生的忧患意识,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国防建设;以钱学森等著名科学家为例,强调他们为国防建设做出的重要贡献,引导和鼓励广大优秀学生献身国防。在军训时,注意发挥部队帮训官兵言传身教的榜样和辐射作用;在参观活动中,注重发挥红色资源的感化作用。

二是征兵宣传。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对征兵政策。部队官兵优秀事迹。大学生士兵典型等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报道,增强大学生对军营。国防事业的认识与了解;由武装部(征兵办)工作人员开展征兵宣传动员大会,详细宣讲国家鼓励大学生入伍的优惠政策;组建优秀大学生士兵征兵宣讲团,深入各高校介绍部队生活。工作。学习情况及成长经历,发挥示范作用。

三是入伍前辅导。由县级征兵办组织双合格“人员深入高校所在地军营学习参观,提前体验军营生活;聘请部队专家对大学生进行入伍前的心理辅导,提高大学生入伍后的环境适应能力;邀请部队师。团一级的军官或专家对大学生入伍新兵开展军人职业生涯辅导与规划,增强大学生入伍发展目标的明确性与针对性。

就业导向下的高校军事课教学模式

就业导向下的高校军事課教學模式【4839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36901.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