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与高校创新教育的深度融合研究
一。引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大数据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和应用,不论是在各行各业,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离不开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加快了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进程。面对这样崭新的教学环境,高校应把握机论文网遇,深入研究教育信息化,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实现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
二。教育信息化的内涵与发展现状
教育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组成部分之一,是指在教育过程中运用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深化教育全面改革,使之适应未来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要求。与教育信息化密切相关的是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指在教学中综合运用信息技术。引入智能设备。创新教学模式等,例如建设数字化校园。在线课堂。数字图书馆。虚拟大学。电子校务等。教育信息化更是一种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变革的过程,是一种创新教育的思想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实现创新人才培养过程。
教育信息化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打破了教育环境时空的限制,实现零距离教育,使教学直接有效地伸向社会各个角落,面向社会全体成员,让更多的人尤其是那些无法系统学习的人们接受高等教育,让更多的学习者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教育信息化将成为终身教育的首选形式。
目前,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注目的成果,建设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主要包括学校的校园网。CAI教室。数字化图书馆。OA办公系统。教务管理系统。校园一卡通等应用软件系统的建设;二是教育信息资源建设,主要包括精品课资源,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教学案例。试题库。网络课程和电子文档的积累和建设;三是教育信息化的组织建设,主要包括教育信息化组织机构。技术队伍。教师队伍和教育信息化的政策。制度建设与完善;四是教育信息技术产业,目前已经有许多企业参与到校园网的系统集成。教学资源或教学软件开发和服务中来。
三。创新型人才的内涵
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思维。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其通常表现出开放。灵活。好奇的个性,具有执着的情感和坚强的意志,以及富于冒险精神等特征。具有创新精神“是创新型人才的基本内涵。以下是创新型人才具有的基本特征:(1)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2)有很强学习能力与探索的能力;(3)在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拥有广博而扎实的知识,有合理的知识结构与较高的专业水平;(4)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能够与他人合作或共处;(5)乐观自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承担艰苦的工作。
上述特征体现了创新型人才的三个主要方面,即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人格。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主要表现在:创新思维。敏锐的问题意识。创造性想象和合理的知识结构等几个方面;创新意识是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和观念的动机,主要表现在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新的兴趣等方面;创新人格主要表现在拥有强烈的成就动机。良好的合作精神。执著的情感。坚强的意志等方面。真切理解创新型人才的含义,才能为如何推进教育信息化与创新教育深度融合,培养创新型人才,建立宽松的。开放式的。以发展学生应用能力为主的教学体系提供充分条件。
四。深化教育信息化建设。促进高校创新教育的意义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提高创新的能力。实现终身教育。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必由之路,这也是高等教育不断改革。谋求发展的内在要求。教育信息化建设与高等创新教育深度融合,对的技术型应用人才创新能力培养及对的经济发展都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育信息化为创新教育提供丰富的技术支持,并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保障。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要转变教育理念,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建构新型的教学模式,对教育系统以信息的观点进行信息分析,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大学生是具有创新潜能的,只要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就可以大幅度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教育信息化为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培养大量的信息人才,提高信息人才的综合素质,是教育信息化的一项重要内容,积极探索教育信息化与创新教育的深度融合研究,会对创新教育的发展起到强有力的促进作用。
五。高校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贯穿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1)深化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
新形势下,推进教育信息化,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是实现高校教育现代化的战略选择。如果对教育信息化作用和地位的认识不到位,行动就迟缓。措施就无力,就难以实现所确定的目标。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要完善自主创新的环境,营造生动。活跃。民主的创新氛围。从根本的理念和体制上进行改革,使创新意识得到保护和鼓励,进而脱颖而出。同时,要对学校管理层及教师信息化素养进行培训,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讲。专家讲座。网络远程学习等方式,建立起具备现代教育理念。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知识。了解教育信息化动态。能够有力推动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管理和教学团队。否则,所谓的教育信息化,在失去最为重要的社会精神和心理层面支持的情况下,投入再多的技术和财力,也不大可能达到预期效果。
2)推进教育信息化制度规范建设,最大限度发挥信息技术在创新教育中的作用
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先决条件,也是促进新技术的有力手段。要加大创新改革力度,就要推进教育信息化制度规范建设。如果制度上不能未雨绸缪,就有可能出现工具凌驾于目的之上的问题,变为一种形式甚至变为少数人牟利的途径。因此,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优势以及在创新教育中的作用,就必须完善与之适应的教育制度,诸如办学制度。教学管理制度。考评制度等,必须与时俱进,能够容纳。支持而不是歧视。排斥建立在信息技术之上的学习模式和办学方式。建立规范严格的信息化制度,尽可能地规避信息技术在与创新教育融合过程中出现的负面问题。努力减少或消除各种不必要的行政壁垒,变硬性管理为弹性管理,营造一个良好宽松科研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潜能。3)创新教学方法,充分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
采用创新教学方法,充分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是落实创新能力培养目标的关键,是创新能力培养的根本途径。创新教育不是单纯地只注重最后学习成绩,它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探究精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创新教学方法,改革以教师。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采用情景交流。开放思维。实验探索。启发引导等新型教学模式。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积极运用MOOCs。微课。翻转课堂等先进教学手段,大力推广多媒体教学和互联网教学手段,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信息化。多元化,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资源,信息技术调节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让更多的学生有热情。有胆量。有机会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尝试自己的创新体验。为开展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较为有利的条件,使教学设施更具适应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把创新意识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手段,并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
4)培养创新型师资队伍,推进信息技术与师资队伍建设深度融合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既解决知识的数字化。存储和传播,又解决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跨越时间和跨地域的沟通与协作学习。推进教育信息化,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在在教学中应用好信息技术,教师就得具备基本的信息素养,主动接触。应用各种新的信息技术,将教学内容。教学法及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融合实践,创新教学,提升教师融合信息技术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师要有互联网思维,例如尝试翻转课堂“模式进行教学,制作高水平课件资源,熟练应用电子智能白板。虚拟现实系统等。只有当信息技术成为教师工作中的思维习惯,才能够熟练地应用于课程设计及创新教育实施之中。教师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把握不再依赖于教学经验,而是借助于信息技术,将教学评价与学生的学习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比较全面地考察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创新性。有效地进行课程创新教学的实践,实现由知识培养到创新能力培养的转变。
5)促进共享共建,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深入
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是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以知识资本赢得高校地位。赢得经济利益的信息时代,高校要树立开放共享的教学理念,进行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以网络形式发布其精心打造的教育资源,提高了资源的利用价值。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中也明确提出要加强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如果没有优质教育资源,信息化就成了无木之本,无水之源。在实现扩展教学目标的过程中,优质的教学资源通过提供丰富生动的背景资料,创设多样的教学情景范围,以及大量的模拟实验等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思维的培养,提升教学质量,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创新能力都得到提高。为了使更多的专业和学生受益,共享资源库建设除了推动各个高校开发本校特色资源,建设校本资源库外,还应该继续扩大范围,鼓励跨区域跨校联合完成,互相促进,采用多元化的信息技术开发优质教育资源,推进优质资源的开放共享,发挥优质教学资源的最大效用,。
六。结束语
教育信息化对于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作用,是高校提高教育质量,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助推剂。展望未来,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建设要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核心,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将信息技术与创新教育的深度融合发展,坚持突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自主学习和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提高创新的能力,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
教育信息化与高校创新教育的深度融合研究
教育信息化与高校创新教育的深度融合研究【3947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36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