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综合价值及其启示【5068字】

时间:2023-02-12 09:51来源:毕业论文
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综合价值及其启示【5068字】

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综合价值及其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


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综合价值及其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0-0009-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10-005

[本刊网址论文网]http://www。hbxb。net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它是相对于中国现代文化而言的。在学术界,中国传统文化一般是指1840年以前的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劳动人民在千百年来的劳动与生活中所形成生活方式与道德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生活价值观念与道德行为准则不仅仅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更重要的是它对现代的中国人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也是中国现代文化发展的源泉与基础。为此,当今的学术界有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展开了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后,党中央多次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文件,这些文件极大地促进了学者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性。比如,辽东的姚潇囡研究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无论是在理论构建上,还是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上都离不开中国的传统文化,因此,高等学校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视域下大力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李英从宏观上研究了高校传统文化如何在新的形势下适应文化强国的宏伟战略目标,他研究指出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应着眼于国家强国的战略大局,着眼于大学生全方位发展的大局;周春辉研究与探讨了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现问题,等等。可以看出,上述的研究主要是从某一个侧面去探讨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问题,这些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对中国传统文化在高校的有效承传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不足的是对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综合价值研究不够深入。我们知道,传统文化教育所具有的价值是多层面的,不是单一的。它既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层面,也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层面,当然它也具有形成科学幸福观与审美观等方面的价值。本文正是从上述目的出发,多方位与多角度地探讨了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综合价值问题,从而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思想认识。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及其基本精神

传统文化是一个复合给概念,它是由传统与文化两个概念组成。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传统就是人类世世代代所传承下来的风俗习惯。思想意识以及行为习惯;文化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一般指的是人类在生产劳动过程中所创造各种财富总和,主要包括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这是广泛意义上的文化。而狭义的文化则是指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思想。制度以及组织机制等方面。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包罗万象,它涵盖人类生活的所有领域。但仅从社会的意识形态角度来看,传统文化的精华主要体现在儒家。道家以及佛家的思想意识中。尽管儒家。道家以及佛家的思想意识立场不同,但仍然有诸多的思想观念与传统被人们所认可并指导人们行动。因此,传统文化就是人类历史所积淀下来的具有一定生命力的并被本民族大多人所认可思想意识与行为习惯。这些思想与行为准则长期受到人们的推崇,成为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精神动力与支柱,因此,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而这种民族精神的内容就体现在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以及贵和尚中“等方面。

二。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综合价值

高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具有巨大的综合价值,这些价值主要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的价值。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科学幸福观形成价值。心理健康教育价值等方面。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的价值

在党的十八大政治报告中,中央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理论上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富强。文明。和谐。爱国。诚信。友善等内容主要来自于的传统文化中,正向有的学者指出那样,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即民族精神。思想道德以及社会理想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确立提供理论源泉。从实践来看,自有了人类以来,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倡导富强。文明。和谐。爱国。诚信。友善等内容是中国古代人们千百年来亲身实践的结果。可以说,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因此,作为每个中国人都有责任与义务学习并内化中国的传统文化。大学生是时代的精英,祖国繁荣富强的栋梁,他们必须树立起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思想观念,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担负起振兴中华的历史大任。因此,在高校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通过大学生学习与掌握中国古代的人文思想。伦理道德以及民族精神等来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是古代劳动人民千百年来所形成的思想意识与行为准则,是人如何处理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动指南。它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与教育价值。从思想政治的角度来看,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爱国的教育价值。崇高的人格教育价值。积极人世的进取精神以及厚德载物的兼容精神。在爱国教育价值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民族精神,也就是爱国。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它所倡导与追求的是大一统的理想社会,即把国家的繁荣昌盛与富强。民族的前途与命运放在首位。因此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爱国主义。在当前形势下,党中央提出了实现中国梦的宏伟目标,依靠的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崇高的人格教育价值方面,儒家十分重视人的尊严与价值。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的大丈夫精神正是崇高人格的一种反应。在物欲横流的当今世界,有很多党员干部为了金钱与权力就失掉了做人的尊严与人格。因此,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中有关人格方面的论述,有助于大学生成良好的人格。在积极人世的进取精神方面,儒家主张刚健有为,积极人世。易经中所说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积极的人生态度的最集中的理论概括。这种思想深入人心,被历朝历代社会所继承与接收。后来清初的思想家颜元将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对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意义概括为一身动则一身强,一家动则一家强,一国动则一国强,天下动则天下强。“在厚德载物的兼容精神方面,厚德载物出自于易经,原文为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着重阐述了才与德的关系,重视品德像大地一样能容养万物。与厚德载物意义相近的成语还有上善若水“,它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的清华大学就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校训,勉励清华学子努力奋斗与拼搏,形成具有容乃大的广阔胸怀。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石,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三)科学幸福观形成价值

幸福感是人幸福的一种主观体验与感受,它主要体现了外界事物是否满足于个体需程度,是个体生活质量的一种主观反应,虽然瘦人的地位。权力。金钱等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但它最根本是来源于人的幸福观念,而这种观念是扎根于人内心深处的行为准则,即人的幸福观。在传统文化中,儒家。道家以及佛家对什么是幸福有着不同的理论与实践幸。去其糟粕,吸收其精华,可以对幸福观中的积极加以开发与利用,从而促进大学生形成科学的幸福观。

儒家文化思想及其理论所体现的幸福观主要是仁爱“之心幸福观。义而后取的幸福观。精神幸福观以及安定和谐的幸福观。其中,仁爱“之心幸福观的基点是对父母的孝悌“之心。对社会大众泛爱“之心以及个体行事的忠恕“之心。在儒家看来,孝悌“是幸福的源泉与根基;泛爱“是幸福的扩展,即全社会获得幸福的条件;忠恕“是获的幸福的方法。义而后取的义就是指道德,即人的欲望的满足必须建立在社会所认可的道德范畴内,否则,即便是欲望获得满足也会受到谴责,从而给个体带来痛苦。精神之乐幸福观是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忽视物质上的满足。人只有这样,其人格才能得到通过与完善。安定和谐是儒家对理想社会的一种崇高追求,社会只有安定和谐,人才会体验到幸福。比如,荀子主张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务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无争,争则乱,乱则穷。“上述思想清楚地告诉人们,什么事幸福?人怎样才能获得幸福。这对于生活在安逸富裕环境却体验不到幸福的大学生们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教育价值。

道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重要学派,道家所追求的幸福观是自然和谐“。老子强调不盈“。不争“。至虚极,守静笃“。这种境界叫无为而无不为“,即不特意去做某些事情,依事物的自然性,顺其自然地去做。由此可以看出,幸福与不幸福主要取决于人是否顺应天性。对于大学生而言,自然和谐“幸福观的价值就在于凡事不可强求,要顺应客观世界的自然法则,做自己该做的事。

佛家主张人生的幸福主要在于一心向善,即行善幸福观。佛教认为,善就是福。人之不幸皆来源于人内心的各种贪念,人若想幸福需看破虚空,即一切都是空,只有修行向佛,才能体验到幸福。对于大学生而言,行善幸福观的价值就在于告诫大学生放弃贪念,要更多地帮助他人,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体验到幸福与快乐。

(四)心理健康教育价值

当前,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来自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及相关讲座,而高校的传统文化教育也同样能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教育的价值。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含有极其丰富心理教育因素。有关研究表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所蕴藏的心理健康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内省“。中庸“。自我意识“。仁爱和谐“以及疏导放松等心理健康观。

所谓的内省“是人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检查或察看,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它是一种心理活动或行为的自我调节。孔子的弟子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古人尚且如此,当代大学生也理应效仿古人,自觉地察看或检查自己的不足,以便及时改正。当前,大学生所缺少的正是这种吾日三省吾身“的自觉性,因此,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将有助于大学生自省自觉性。

中庸“是儒家行事的基本准则,所谓的中庸是指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借鉴儒家的中庸“之道,人的内心世界的活动也应不偏不倚,保持适度“。比如,以人自信心为例,过度的自信可称之为自负,适度的自信可称之为自信,如果缺乏自信就是自卑。当前,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常常出现两极的现象,要么就是过度的热衷某件事,而忽视另外一些事,不善于调节的心理与行为。因此,保持适度“之心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人对自我意识的认知也是比较多的。成语自知之明“就是中国古代人对人的自我意识的最概括,它与古希腊德尔斐的阿波罗神庙的箴言:认识你自己“的含义是一样的。所谓的自知之明“就是要对自己的正确评估,既不高估自己,也不低估自己。相传,孔子问子贡:你和颜回哪一个强?“子贡答道:我怎么敢和颜回相比?他能够以一知十;我听到一件事,只能知道两件事。“此外,老子中也有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的说法。当前,由不少大学生不能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的优点与缺点,有些人常常只能看到自己的优点,从而导致自负;而另外一些人常常看不到自己的优点,从而导致自卑。也有的大学生只能接受自己的优点,而对自己的缺点是不能容忍的。凡此种种恰恰说明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不健全,大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对形成健全的自我意识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仁爱和谐“既是一种幸福观,也是一种心理健康观。儒家把泛爱众“当做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在泛爱众“准则的指导下,人与人之间尊重。友爱。宽容。和谐。人有了尊重。友爱。宽容以及和谐就会被接纳。被认可,从而促使自身的心理健康。当今的大学生,由于社会政治经济的急剧变革以及大学生学业等方面所带来的巨大压力,使得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尤其是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对于弥补当前仁爱精神匮乏有着极其总体的意义。

疏导放松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比较传统的心理治疗方法。清代吴师机在理论骈文中说七情之病,看书解闷,听曲解愁,有胜于服药者矣。“大学生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掌握一些疏导放松的传统方法。

三。传统文化教育价值的启示

既然传统文化中含有极其丰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的价值。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科学幸福观形成价值以及心理健康教育价值,高校就应该积极推进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建设的步伐,充分地利用传统文化中的教育因素,加强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一方面,高校可以通过开设选修课的方式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也可以通过举办传统文化教育讲座形式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另外,高校也可以通过多媒体宣传。宣传报等形式普及中国传统文化。

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综合价值及其启示

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综合价值及其启示【5068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37159.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