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德育师生间的伦理关系
新时期高校德育师生间应构建的是相互尊重。平等。互动交往的伦理关系,改变过去的高校德育师生间各自的唯我独尊,各自主体地位的强调,及其相互间交往的异化关系。这种伦理关系是高校德育师生间伦理精神的内在诉求,是建构高校德育师生和谐关系的理论基础。在高校德育活动过论文网程中无论是高校德育教师,亦是大学生,都需要积极建构新时期师生间的伦理关系。不仅仅建立包括高校德育师生相互尊重的关系。高校德育师生间对话互动的关系,还应该明晰高校德育师生间在高校德育活动中的各自的伦理责任。
一。建立高校德育师生间相互尊重的关系
在高校德育师生间的伦理关系中确立师生间相互尊重的理念。当下高校德育师生间的交往缺乏彼此间的信任与尊重。师生间真正交往目的与其结果背道而驰,原本的目的却变为了手段,而转化为当下师生间的某种功利性关系。教师视学生为谋生中的一个条件,学生视教师为完成学业的手段。在此种伦理关系下,高校德育师生间不能以完整的主体人的方式存在,以至于高校德育师生间不能给与对方真诚和信任,导致师生伦理关系的异化。
高校德育师生间的伦理关系最主要的就是建立尊重的教育理念。尊重的理念就是学校管理者对教师劳动与贡献的尊重,对教师人格的尊重,对教师需要的尊重;就是高校德育教师对学生学习权利的尊重,对学生人格的尊重,对学生自主性选择的尊重;就是高校德育教师对自我人格的尊重,对教育者权利的尊重,对教育义务的尊重。只有当尊重成为一种道德的真诚。伦理的热忱和性善的信念才能化为动力,才能转化出大学人勤学上进的学业精神。高校德育师生间只有充分贯彻尊师爱生的教育理念,才能更好地建立师生间人格的平等。合作与对话关系,以及师生间的理解与交流的伦理关系。这实际上也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平等观的贯彻和落实。
二。构建高校德育师生间互动式关系
为了进一步实现教师对大学生的尊重。热爱和认可,同时,实现大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与接受,高校德育师生间应在尊重和平等的基础上有意识地构建互动式伦理关系,走向师生交往的主体间性。只有在师生互动交往中,高校德育教师才更有利于进一步认清和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和变化的状况;同时,通过师生间的相互沟通,也更有助于彼此间情感的增进,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首先,高校德育师生间的互动关系要在彼此尊重的伦理关系的确立与追求过程中得以构建。高校德育师生间对德育知识的讲授和接受是在彼此尊重的关系中实现的。对于大学生来说,得到教师的尊重,有助于亲其师,信其道。在尊重基础上的以德育内容为媒介的互动就会使教师更容易把德育内容转化为大学生的德行和修养,真正达成师生间的视阈交融“,实现大学生的自我构建,提高高校德育活动的实效性。
其次,高校德育师生间的互动关系还需要在彼此间的相互理解中建构。在哈贝马斯看来,人类的存在并非以一个独立的人为基础,而是以双向理解的交往作起点。理解活动不是反省的过程,而是以生命引导,进入他人内在的心理生命的过程。哈贝马斯的观点,给我们以新的启示。师生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主体而存在,并视彼此为朋友,只有在高校德育的理解互动过程中才能更好的实现,否则仍然是交往的异化。只有我们明了高校德育师生间是和而不同的伦理关系的时候,高校德育师生间的关系才能走出交往的异化。并以尊重的。理解的。互动的方式建构高校德育师生间的伦理关系。
三。明晰高校德育师生各自的伦理责任
高校德育师生伦理关系的建立需要双方明晰与各自相匹配的伦理责任。一方面是高校德育教师的伦理责任的明确。高校德育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特殊职业,社会早已对高校德育教师的伦理责任有所规范。教师承担应承担的历史使命,履行应当履行的伦理责任。在整个高校德育教育过程中,高校德育教师理解。领会和传递社会对大学生的道德思想和政治要求,教师设计。制定。调整和引导着道德教育活动,具有举足轻重的主导作用和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生成的引领作用。
另一方面,明晰大学生的伦理责任。大学生在高校德育过程中作为高校德育过程中的受众,并不是仅仅以简单的接受的角色参加德育实践过程,也并非只是消极地听取教师的思想道德的教化,而是作为高校德育教育的主体人而存在,对高校德育内容具有积极主动的接受和转化的能力。大学生在德育教师的教授下,接触道德教育内容,反思斟酌道德规范,课下应践行德育内容。
高校德育师生伦理关系的建构,成为新时期开展高校德育的重要一环。只有认清高校德育师生共同存在着的伦理责任,才能在建构高校德育师生间伦理关系中,既主动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积极调动大学生的主体性,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论高校德育师生间的伦理关系
论高校德育師生间的伦理關系【1885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37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