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培养應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地方高校实验室建设【2431字】

时间:2023-02-13 12:15来源:毕业论文
培养應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地方高校实验室建设【2431字】

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地方高校实验室建设

近年来,的经济高速发展,国家非常重视教育行业的发展,在教育部的大力扶持下,地方高校的实


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地方高校实验室建设

近年来,的经济高速发展,国家非常重视教育行业的发展,在教育部的大力扶持下,地方高校的实验室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地方高校主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而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场所,在高校教育教学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地方论文网高校实验室建设中还存在某些问题,这些问题阻碍着地方高校实验室的快速发展。

一。地方高校实验室现状分析

1。实验设备重复购买且使用率较低

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学科评估的要求,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应用型专业,实验室建设得以快速发展,各专业的设备仪器快速投入,但由于高校相对独立的人才培养模式,实验设备的申报以及审批都是以为单位,之间的实验设备不能相互共享,造成实验仪器重复购买。在实验教学环节,实验课程辅助理论教学课时较少,导致实验课程相对集中,在教学中实验设备空置现象严重,实验仪器使用率较低。

2。实验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高等教育的规模发展越来越大,高校师生人数也在逐渐增加,但是实验教师的发展速度却远远落后于的整体发展。在2013年教育部做过一次统计,国内重点高校实验教师比例不足全体教职工的10百分号。[1]受传统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注重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主要是辅助理论教学,所以高校在人才招聘。岗位设置等方面都向专任教师倾斜,导致实验教师人员年龄差距明显,阻碍了实验教师队伍的发展和实验技能的提升。不管是什么样的仪器设备,如果没有专业的人员去使用。维护,都不能发挥其作用,因此高水平实验队伍建设是高校实验室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提高仪器设备实用效益的关键因素。

3。缺乏有效的制度和考核评估体系

由于实验室人员队伍在高校人才建设中容易被忽视,加上实验室管理和考核涉及到学校的各个部门,如实验室与资产管理处。教务处。后勤与资产管理处。保卫处等,导致各个高校没有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实验技术人员岗位考核评价?w系,致使实验技术人员在工作中缺乏动力,存在吃大锅饭“现象。所以在高校实验室建设中,缺乏有效的制度和考核评估体系,会导致很多问题,比如实验室管理。仪器设备维护。人员协调等方面不尽如人意;出现了设备仪器重复购置。设备利用率低等现象;实验设备摆放分散。实验室空间利用率较低。工作积极性不高。实验室建设不成体系等问题。[2]究其原因,高校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思想观念根深蒂固,逐渐忽视实践环节,致使实验技术队伍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边缘化。

4。缺乏合理的统筹规划

除了各级重点实验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中心等有明确建制以外,地方高校在实验室建设中,大多采取传统的本科教学管理模式,实验室没有合理的长远发展规划,一个实验室的建立基本只是考虑了某些课程的培养需要,没有结合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这样发展起来的实验室实际上都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随着培养计划的修改,可能某些课程调整之后,实验室建设就会遇到瓶颈,所以这种独立“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高等教育和科技发展的需要。

二。地方高校实验室培养应用型人才措施

1。完善实验设备,保证仪器使用率

高校实验室设备仪器完善程度。设备台套数以及仪器使用率等,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高校实践教学质量的高低。[3]在高校实验室建设中,应加强申报。审批以及采购各环节的管理力度;在基础课程的实验教学中,应保证实验设备的台套数,满足各专业的基础实验教学需求;在大型实验仪器设备的采购中应充分论证设备仪器的可行性,在保证实验仪器的可靠性的同时应兼顾设备的长远发展性,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实验设备可以满足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2。建立资源共享机制,促进设备有效利用

在当前形式下,地方高校的实验室管理机制还需完善,学校虽有一个实验与资产管理处对学校的各个实验中心统一管理,但是在仪器设备的共享上还需加强,一个的实验中心不可能将所有的仪器设备和实验技术都进行采购,因此建立实验仪器设备共享机制就非常必要。在学校层面应积极推动实验设备共享,并成立技术平台,促进多学科交叉合作,让设备仪器充分利用起来,提高师生的科技创新效率。

3。增强校企合作,共建联合培养模式

目前,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如何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以及就业质量,为社会培养全面性。综合性人才是高校的主要目标。地方高校在办学理念上要有所转变,校企合作给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平台,给高校发展带来了机遇。地方高校可以结合自己的办学特色,与高校特色专业相对应的企业开展合作,敞开校门,让企业实践走进本科生课堂,最终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项目,学校可以借助企业的实践基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企业可以在实践环节中推广企业的影响力,学生可以在校企合作中锻炼自己的能力。

4。加快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是今后高校实验室信息化发展的趋势,[1]随着虚拟仿真实验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虚拟仿真技术在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与传统实验室相比,虚拟仿真实验室具有成本低。安全性高。效率高。易维护等优势,目前在各大高校的实验室建设中应用越来越多。为了加快虚拟仿真实验室的建设,教育部在2013年出台相关措施,通过示范引领作用加大了对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的支持力度。[5]在这种形势下,国内各大高校都对虚拟仿真实验室的建设十分重视,根据自己的专业研究方向以及教学需求,建立独具特色的虚拟仿真实验室,如西安科技大学结合自身煤炭特色,建立矿山机械虚拟仿真实验室。加快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是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需要,是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是实现信息化实验室建设的需要。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可以作为学生的实践基地,学生的实验预约。实验考核。实验成绩都可以通过虚拟仿真中心完成。

三。结语

高校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作为高校实验人员应敢于面对。积极寻求解决途径,通过相应的改善措施,实验室必将成为高校发展的助推剂。加强地方高校实验室建设,不仅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而且对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地方高校实验室建设

培养應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地方高校实验室建设【2431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37397.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