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民俗体育纳入高校体育課程教學的可行性研究【2707字】

时间:2023-02-13 12:24来源:毕业论文
民俗体育纳入高校体育課程教學的可行性研究【2707字】

民俗体育纳入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可行性研究

引言

根据体育科学词典,民俗体指的是在民俗活动中产生,依托民俗节日发展,并


民俗体育纳入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可行性研究

引言

根据体育科学词典,民俗体指的是在民俗活动中产生,依托民俗节日发展,并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流传的与健身。娱乐。竞技。表演有关的活动形式“。民俗体育是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织部分。字门拳是江西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论文网质文化遗产名录(杂技与竞技)中的民俗体育项目,在江西省民俗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目前,由于受到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农村城镇化加快,字门拳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被破坏,面临严峻的传承危机。朝气蓬勃的大学生代表祖国的未来,如果能够将字门拳等民俗体育纳入到高校课程中,那么对于构建长效稳定的民俗体育传承,构筑大学生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高校体育教学现状

目前高校体育课采用以知识技能传授为主,教师主导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由于教学内容单调,没有特色;教学形式单一,不够创新;教学设施缺乏,制约发展,使得大学体育教育越来越不适应当前学生的身心特点,无法调动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首先,目前大学体育课教学内容以田径。三大球等竞技体育项目为主,这些项目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学习,导致教学内容都是重复的基础技术学习,趣味性不强,对学生缺乏吸引力;其次,虽然很多高校为适应高校教学改革需要,采用诸如俱乐部“教学模式进行选项教学,但是大部分教学形式还是传统的应试教育,采取针对不同学生传授同样运动技术的教学形式,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不能释放,出现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怪现象;再次,由于近几年来大学扩招,学生数量急剧增加,而与之相配套的体育设施却没有成比例地增加,导致大学体育课需要的硬件条件严重满足不了体育教学的需要,学生上体育课不能进行实质性练习,无法实现大学体育课强身健体的目标。

二。高校体育课开展字门拳的可行性

(一)字门拳运动的特点

字门拳作为有代表性的129种武术拳种之一,有着数百年历史。据高安县志记载:高安武术历史源远流长,民国期间设有官方专门武术机构(国术研究会和国术馆)和民间国术团体……拳术主要是‘字门拳’,属南拳的一种。“字门拳基本内容为字门八法“,即残(缠贴)。推(推击)。援(救援)。夺(抢攻)。牵(顺其势用力)。捺(按压)。逼(封紧)。吸(缩身)八字,每字一个套路,共八路。字门拳动作简单,功用无穷,文人弱士皆可练习“;又因字门拳作为地方性拳种,在江西地域知名度较高,所以非常适合在江西高校开展。

(二)高校体育课开展字门拳的意义

1。弘扬民族文化。

任何一个民族都必须加强对本民族文化的保护,因为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在全球化文化环境下,部分优秀民族文化正逐渐消亡,在2011年举行的文代会和作代会上,胡锦涛同志再一次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建设文化强国,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弘扬民族文化。在东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比较好的国家,如日本和韩国都非常重视本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推广,日本的空手道。韩国的跆拳道都在学校向学生传播推广,得到本民族更多人的认同,从而走出国门,成为全世界各民族知晓。喜爱的体育项目。目前以公平。竞赛“等为核心的西方竞技体育占据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而以儒家天人合一“为核心的民俗体育却没有得到发展,最终导致学生片面以个人至上主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失去对包容并蓄传统民族优秀文化的了解与认同。以字门拳为代表的民俗体育蕴含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特别通过字门拳传授中潜移默化传达的道德品德的判断,起到了民族文化传统的文以载道“的教化作用。

2。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高校体育教育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任务是学生培养良好的体育习惯,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由于受传统教学目标的影响,片面追求教学的短期目标,导致学校体育和终身体育断裂,没有延续。虽然为了改变高校体育教学现状,各个学校都开展了体育教学改革,但教学项目仍然以西方竞技体育为主,如篮球。跆拳道和足球等,仍然无法解决教学内容繁杂,不注重培养学生兴趣和习惯等问题。字门拳由于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技术简单实用,学习过程轻松愉悦,招数可繁可简,可以拓宽体育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课的热情和积极性,促进学生能力发展;推动高校体育教学的深入,为高校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带来新进展。

3。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当前某些大学生的价值观出现了偏差。将字门拳引入高校体育课中,就是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武术活动,将中国传统文化中义勇自强。忠义爱国。友谊敬让等优秀品德加以渗透。这种对大学生理义道德。文化渲染。儒化的过程一旦完成,就会帮助大学生自觉维护传统,促进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

三。字门拳纳入高校体育课的途径

(一)提高领导重视度,以经费支持。

2001年―2010年中国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做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挖掘。整理和推广工作。“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指出,积极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是顺利实施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可以发挥课程资源应有的教育优势,体现课程的弹性和地方特点。体育教学中纳入民俗体育,首先要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学校和部门领导要在思想上认识到民俗体育纳入高校体育课对于体育教学改革具有的重要作用,高校不能只是传授知识的象牙塔,还应成为传授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沿阵地。组织制定扶持政策,在学科经费上给予一定的倾斜与照顾。

(二)加大体育教学改革的进度

字门拳相对于其他运动项目来说,不受年龄。性别。场地设备等条件的限制,非常适合在高校开展。因此,可在排课时,适当增加字门拳课程的开设比例;课外可以搭建好平台,成立字门拳协会,让学生有条件进行训练和交流;每年学校举办运动时,先将字门拳作为表演项目进行展示,从而为该项目的发展创造多方面条件。

(三)加强专业师资队伍的培训

将字门拳纳入高校体育课中,专业师资是关键。目前高校懂得武术教学的教师比较充足,但是懂得字门拳的教师并不多,因此可以采用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领导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制订民俗体育教师培训计划,将骨干教师送到字门拳开展比较好的城市接受中。短期的培训;也可采用外聘民俗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客座教授的方式,赣南医和赣南师院就曾经将赣州字门拳传人姚润水请到学校开设民俗体育课教学,深得师生好评。

结语

高校体育是将学校体育和终身体育相联系的关键阶段,把蕴含民族优秀文化的民俗体育纳入高校体育课当中,可以适应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培养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维护传统的自觉性,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增添新的力量。

民俗体育纳入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可行性研究

民俗体育纳入高校体育課程教學的可行性研究【2707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37486.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