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二级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平台建设
中图分类号:D26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5-0167-01
近些年,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建设取得的进步比较明显,各大院校相继建立了较为系统的就业信息管理平台,对毕业生就业信息进行系统。规范。论文网完善的管理,旨在运用现代技术为毕业生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满足毕业生的就业需求。但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在提高学生就业率。方便学校管理就业信息的同时尚存在不足,须待教育工作者进一步完善和探究。
一。就业信息管理平台建设中的不足
首先,信息管理系统间关联性不足。绝大部分高校在建设毕业生信息管理平台时只注重硬件设施的投入和使用,忽略了软件服务系统的统一规划,因此大大降低了各信息系统间的关联性,致使毕业生信息不能整合在一起,系统间的独立性将导致关联数据和信息不能共享,因而导致学校就业信息录入的重复性不断增强,出错率不断增大,无法为最后的分析和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依据。
其次,信息管理建设本质为发生实质的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引入现代化技术是为改变传统的信息管理模式,建立与时代教育发展相匹配的信息管理平台,然而目前高校的信息管理平台只是简单的实现无纸化办公,将信息记录内容录入电脑,并没有发挥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的真正效用,未实现现代教育信息管理的真正目标。[1]
再次,就业信息管理审核机制及保护措施的缺失。高校在建设就业信息管理平台的同时并没有对信息内容进行审核,因而导致各类虚假信息层出不穷,影响了信息平台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无法发挥参考作用。此外,高校对信息平台的保护监管不到位,平台信息泄漏可能性的增大使学生对个人就业信息安全性产生担忧,不利于平台的深入推广和应用。
最后,毕业生在就业信息管理平台中的参与性不高。部分高校在建立就业信息管理平台的过程中将其作为就业信息的传递工具,忽略毕业生在其中的参与性,没有实现企业与毕业生间的双向沟通。
二。就业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的注意事项
(一)强化就业信息管理系统的关联性与安全性
平台建设时应注意各系统间的关联性,加大各板块间的协调性,确保平台信息和数据真实可靠,这样才能为毕业生及企业双方提供最有价值的参考。由此可见,就业信息平台在设计各系统的内容和形式时必须根据信息的性质进行分类与关联,板块设计要兼顾整体性与区域性,方便用户根据实际需求查找与使用。[2]
此外,为更好地保护平台信息,加大就业信息平台的安全性和防御性,预防信息的窃取和流失,高校必须及时更新系统及相关的防护软件,并对平台信息进行备份,提高信息平台负责人的安全意识。在信息平台的建设过程中,为提高系统使用的安全性,可采取对用户进行身份验证。实名登陆等方式确定其合法身份,并在信息数据的使用和传送过程中进行加密保护,防止不法分子攻击系统,而在信息数据传送完毕后,备份系统自动生成的操作日志,为日后平台修复工作提供保障。
(二)保证信息管理平台的统一性与规划性
就业信息平台建设必须要现代技术应用与高校的数字化定位。边界,利用高校已拥有的设备资源及资金供应能力,对各系统信息数据进行分类。整合。传输与共享,统一进行集成与认证,实现各系统间的完美配合与整个平台的有序运行。在就业信息平台的建设过程中,毕业生的身份比较特殊,既可以被定义为用户,又可以被定义为资源,因此,平台应确保毕业生个人信真实性和可靠性,从而需要权威的信息管理部门进行统一的管理与维护,分担就业部门的后续工作,做到各司其职,保证信息平台运行的高效性与便捷性。
现阶段,各大高校要想真正接触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本质,必须建立智能信息管理平台,淘汰以往不合理的管理模式与业务流程,加入能够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实现的新型管理方法,实现信息平台与办公部门的有效融合,进而提高工作效率,简化办公流程。[3]
(三)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的规范性
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的规范性既体现在管理审核机制方面,又体现在系统设计方面。首先,为确保毕业生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及即时性,就必须加强信息管理审核制度的严谨性和完善性,通过共享。内部审查等方式优化毕业生信息管理,减少各责任部门的工作交叉点,降低平台运行管理成本,避免因信息重复录入所造成的即时性差。错误率高。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其次,平台各个系统在设计时还应强调组织层次。文档编制。处理方式。模块控制。运行时间。稳定性及保障性等方面的设计,统一制定相关规范及标准,针对动态信息的即时性及多变性等特点创建管理模式,实现就业信息管理平台数字化建设的稳步推进。
浅谈高校二级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平台建设
浅谈高校二级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平台建设【1847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37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