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8-0275-02
十八大报告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论文网创新发展上来[1]。高等学校作为科技创新的源头,不仅要发挥科研与人才优势,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和产学研用合作;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储备科技创新力量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作为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深入推动涉及多方面因素,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作为科技创新活动的直接组织者和管理者,其作用不容忽视。科学合理的定位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的角色作用,对于保障高质量的科研训练顺利开展意义重大。
一。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1。忽视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
大学生是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效果与大学生的思想状态息息相关。教学管理干部往往着眼于繁杂的事务工作,容易忽视对学生思想状态的关注和把握。当前,部分大学生对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认识存在偏差,主要表现在:
科技创新的意识薄弱。初入大学校门的学生在经历了多年的应试教育后,习惯于灌输式教学而非启发式教学,往往容易师云亦云“,缺乏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和积极探索。标新立异“的精神。高校缺乏针对大学新生的创新思维训练活动,导致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信心不足,部分学生认为科技创新是拔尖学生的专利,自己不具备创新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因而缺乏了创新欲望,阻碍了其创新能力的形成[2]。
科技创新的动机功利化。当前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功利性过强,仅仅把科技创新与自身利益挂钩,如获取创新学分,为找工作。推免研究生增加砝码等等,缺少了对于真理本身的热忱和追求。很多学生不愿意潜心去做长期的。系统的研究,往往在项目申报初期充满干劲,结题时却拿出平庸成果突击应付了事,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极大影响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深入推进。
缺乏投身科学研究的恒心和毅力。科学研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很多学科领域的科技创新活动在短期内都很难出成果,如果不能学会承受和享受科研的过程,科技创新活动就很难开展下去。但是,当前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往往对于项目开展中可能遇到的挫折和失败没有做好足够的思想准备,有的学生一遇到问题就情绪波动。轻言放弃,有的学生进入实验室后觉得自己做的工作太琐碎,于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缺乏科技创新活动所需的恒心和毅力。
2。缺乏整体规划与完善的支撑制度
在欧美发达国家,创新的理念融入在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各级教育顶层设计中,不少高等院校为学生开设了结合创新的相关课程计划,设立有专门的创新训练研究中心,用以支持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3]。在,很过高校对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缺乏整体规划。统一组织和有效指导,还停留在临时性。随机性的学生活动或各类。各级竞赛的层面,要么活动方式单一。受益面窄。成效小,要么片面追求成果,浮于表面,没有将创新教育提到一个基础教育的高度,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开展切实有效的分类指导[4]。有关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规章制度还不健全,如项目管理普遍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进行支持,造成管理程序不明确。管理职责不明晰;还有些制度不利于充分调动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发挥他们的创造性;片面追求论文数量。竞赛奖励的风气不利于学生进行长期。系统的基础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学生的功利性追求;如何建立为之有效的评价机制。引导机制,以调动科技创新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也是亟需解决的难题。
3。忽略过程管理
当前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管理,多采用的是目标管理的方式,存在着重立项轻管理。管理方法简单。管理分散等问题[5]。例如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很重要的是通过参与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逐步领悟和掌握科技创新的原理和方法。然而,大部分教师都承担有较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很难拿出大量的精力专门指导本科生的科研实践工作,而教学管理人员往往容易着眼于项目申报初期的立项数量和申报材料,对项目的开展过程基本忽略,没有对科研导师的教与研。引领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过程进行有效协调,而是听之任之,导致达不到预想的科研训练效果,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力度和质量。
二。教学管理人员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的角色作用
1。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领航员
教学管理人员要做好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领航员,调动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兴趣和热情,帮助大学生端正科技创新动机,引导大学生形成坚韧不拔的科研精神,这对于科技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具有关键作用。
调动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情感,倡导以创新为荣。以创新为乐的良好氛围,鼓励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自身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改革创造开放。自由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形成敢于创新的个性与独立自主的意识;改革教学管理体制,实行适当宽松。灵活多元的管理模式,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精神开路;建设有效的创新机制,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对成绩突出的学生进行表彰和奖励。
端正大学生的科技创新动机。注重营造良好的科学文化氛围,把科技创新同国家。社会发展联系起来,在浓郁的学术环境中培育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通过学术讲座。科技报告会等第二课堂进行榜样教育,树立可亲。可信。可敬。可学的科技创新榜样,使学生通过榜样的成功事迹与优秀品质受到感染与鼓舞,从而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从崇敬到效仿,最终将科学精神内化。引导大学生形成坚韧不拔的科研精神。教学管理人员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要注意跟踪关注学生的状态,与指导教师保持沟通,及时纠正学生科研工作中的随意行为和责任意识缺失的思想;及时帮助学生克服科技创新中遇到的挫折,引导学生对挫折进行正确归因,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为科技创新注入持久精神动力。
2。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规划师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过程的纲领,也是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基础。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包括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教学:必修课构成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选修课拓宽和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实践教学则是科技创新能力训练的关键环节。教学管理人员作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规划师,在制定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应预先进行整体规划,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使之能够符合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成长的规律。可通过开设专门的创新思维教育课程。适当提高选修课程的比例。增设学科交叉课程。允许学生跨专业选修。设置科技创新学分等办法发展学生的个性兴趣,提高学生创新动力。
科学合理的科技创新管理运行制度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有力保障,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应当根据党和国家对人才素质教育的要求和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时俱进的制定有关科技创新活动的规章制度,并协调做好机制建设与保障工作。基本的建设内容应包括制定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工作条例,明确各方人员的责任与义务;组织成立专门的科技创新活动专家委员会,负责学生科研项目进行评审与评价;建设教学管理制与导师负责制相互协同的运行机制;创设提供活动基金。创新学分。成果表彰。奖惩措施等激励制度;勾画名师参与指导学生科技创新的有效机制,通过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有关措施。业绩考评。职称评审奖励制度等激发名师们培养创新人才的热情和责任心等。
3。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管理者
教学管理人员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中应注意加强过程管理,保障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到位。过程管理的基本原则是重在过程。允许失败,主要管理手段是跟踪管理。加强反馈和持续改进,其目的是使学生在开放自由的学术环境中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培养,最终达到预期目标[6]。科技创新活动的过程管理分为起始过程。计划过程。实施与控制过程。结束过程四个环节[5]。梳理各个环节的管理流程,规范管理办法,明晰具体工作职责,有利于提升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的管理效率与管理效果,推进科技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
在过程管理的起始阶段,教学管理人员要明确活动开展目标。搜集相关信息。拟定活动方案。做好宣传工作,起始过程的工作重点是充分利用各种方法手段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引导学生兴趣为先。自主创新;计划过程的首要工作任务是组织项目立项,具体指组织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进行项目前期调研与申请书的撰写,筹备立项答辩活动,公示予以立项的项目及公布立项结果,传达专家委员会评审建议并指导学生撰写项目合同书等;项目实施与控制过程的工作要点在于管理机制的落实,具体包括召开启动会议明确责任与义务,组织学生自主管理,组织项目随机抽查与中期答辩,定期举办交流活动等,教学管理人员一方面要做好动态监控工作,及时处理可能发生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充分调动科研导师的积极性,开展协同管理;结束过程指项目验收与总结阶段,教学管理人员须做好学生项目答辩。成果发表。经费报账。学分认定。档案管理等工作,并注意及时总结活动开展效果,进一步优化管理制度。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保障其成功运行,教学管理人员作为活动开展过程中的直接组织者和管理者,须扮演好自身角色。要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深层次发展,在管理过程中始终需要围绕一个重点,即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创新教育,着力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做好科学的机制建设与跟踪服务工作,使学生能够在完善的科技创新平台上自由发展。个性发展。。
浅谈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的角色作用
浅谈高校教學管理人员茬大學生科技创新活动中的角色作用【3823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38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