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四川某高校新生适應问题的调查与分析【3961字】

时间:2023-02-16 22:23来源:毕业论文
四川某高校新生适應问题的调查与分析【3961字】

四川某高校新生适应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大一新生刚入学,由于生活环境。学习特点。人际交往等因素的改变,许多同学无论在心理还是生理上都面临特


四川某高校新生适应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大一新生刚入学,由于生活环境。学习特点。人际交往等因素的改变,许多同学无论在心理还是生理上都面临特殊发展时期。正确对待这一时期,既是把握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提高的关键所在,也是提高高校教育效果的重要路径,同时,为大一新生四年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的基论文网础。对此,以四川某高校新生为例,调查314人,其中男生212人,女生102人,系统分析大学新生适应问题。

一。大一新生适应情况调查

1。学习方法的适应。在调查的314名同学中,有200人,即63。69百分号的同学认为大学老师的授课方法和自己安排学习的时间。内容。方法难以适应。专业课老师授课方法难以适应,主要表现在有的课程稍微讲得快,就跟不上步骤,听得云里雾里,这点理工科的学生表现更为突出和明显;其次,任课老师并非把书中的内容全部讲解,会留下一部分内容让学生自学,而这点让很多同学不知道如何着手;最后,由于大学学习的教学信息量大,注重学生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的培养,授课过程中不像高中和初中那样生动有趣,长时间的听课会产生疲软。困倦,难以注意力保持集中。即使知道上课过程很重要,但很难坚持认真听讲到最后。在调查中,85百分号的同学都存在这样的现象和问题。

在安排学习时间方面,存在着矛盾。一方面,当课程较多的时候,抱怨没有时间来掌握课堂上的知识,没有琢磨。体会。学习的时间,调查显示,52百分号的同学存在这样的现象;另一方面,学生自己拥有大把的时间却不知道应该怎样去安排,怎样去提高学习效率,时间花费很多,成绩却不理想“,[1]在调查中,63百分号的同学存在这样现象。

2。人际交往的适应。进入大学来到新的环境,周围同学五湖四海的都有,有不同的生活习惯。语言习惯,各自的兴趣。性格也存在差异。最为重要的是,不同的地方都会有不同的道德评判标准。礼仪规范和文化观念。如果彼此之间不能互相尊重,同学在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摩擦,人际关系很难确定。据调查,有127人,占40。45百分号的同学存在这种现象。同时,很多同学都是第一次离开家乡求学,远离父母。朋友的孤独感和目前尚没有找到新的知己,会加剧人际交往的障碍。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造成了一部分同学不被理解而受到排斥,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指导,长期发展会造成自闭封锁,引发心理疾病。

3。生活的适应。生活的适应包括气候环境的适应和饮食习惯的适应。据调查,仅有15个同学,即4。78百分号的新生表现为对气候环境的不适应,15百分号的同学表现为对饮食习惯的不适应,2百分号的同学表现对当地社会风俗文化的不适应。因为是四川省的院校,所招川内学生占总人数的60百分号,所以对于大一新生整体来说,表现在生活不适应的情况较低。气候不适应主要表现在北方来的同学,因为北方气候干燥,而四川则气候湿润,尤其在秋季,下雨较多,一些同学反映衣服较难晾干。对于饮食习惯的不适应,反应相对较多,主要是因为川菜自身的特点,特别是外地新生对辣的不适应较多。

4。自我管理的适应。所谓的自我管理包括自我费用的管理。自我时间的安排和自我心理调式。对于自我费用的管理女生情况要好于男生,17百分号的女生对自己的生活费安排较难掌控,而24百分号的男生不知道怎样去安排自己的生活费。在自我时间安排上,尤其是参加学校社团和加入班委的同学,不知道如何协调学习和工作之间的关系。在自我心理调适方面,具体指我们所感觉到的对于新环境的适应感,以及由此而生的相应情绪。情感。观念或行为。“[2]当遇到问题,自我调节和处理的能力较差。调查显示,有209位,即66。56百分号的同学在遇到心理问题时,选择向朋友倾诉,而消极的自我默默承受,占24。53百分号。由此可见,朋友的倾听和建议依然是大一新生解决自身心理问题的主要路径,而积极的自我解决所占比例极低。

二。新生适应问题引发的心理情绪

新生对大学生活不适应会带来一系列的心理反应,具体而言,反应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卑。大学新生的自卑主要表现在学习和人际交往上。在大学之前,由于地区局限性,竞争只是局部竞争,而大学提供了更宽广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聚集了更多优秀的人。一方面,一些同学习惯了以往的优秀,在大学中遇见众多优秀人才的时候,会发现自己曾经所谓的优秀还是和别人有差距,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另一方面,对自我认识的偏差,或者是过高的评价理想中自我,对现实中对自我失望。缺乏信心,或者是过高评价现实中的自我,从而时常觉得做事情受到挫折,产生自卑。现实中的自己和理想中自己不能得到完美的结合,始终不能以平视的眼光看待目前自己的这种状况。

2。孤独感。孤独是当个人感觉到缺乏令人满意的人际关系,对自己交往的渴望与实际水平产生差距时而引起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或体验,常伴有寂寞。孤立。无助。郁闷等不良情绪和难耐的精神空落感。[3]调查显示,出现孤独感的占总人数的90百分号,而且在大学四年中,大一所占比例最大。有学者对大学新生孤独感产生的本质原因做了相关研究,总体来说,影响最大的为上述提到的大学新生适应现象中的人际交往,除此之外,疲劳也会带来相应的孤独感。本研究注重人际交往所带来的孤独。新生第一次远离家乡父母,面临新情况新环境,很多同学短时期内出现了精神断奶。不仅很多生活自理问题需要自己解决,心理产生的孤独感也需要自我调节和适应。如果处理不好,就会影响新生正常的学习生活。

3。失落心理。造成大学新生强烈的失落心理的原因是什么呢?关键是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现实状况与他们理想或心目中的大学形成巨大的反差所致。“[4]在大学以前,家长和高中的老师把大学描绘成天堂的乐园,那里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当来到大学的时候,很多同学发现结果并不是这样:面临更激烈的竞争,存在更多需要学习的知识,人际交往出现障碍,甚至大学也不是自己所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学风不正。专业不理想现象存在,现实和理想发生碰撞,失落心理难免产生。

4。迷茫。新生产生迷茫主要包括职业规划的迷茫。自我认识的迷茫和专业理想的迷茫。调查显示,92百分号的同学对自己职业规划迷茫。61百分号的同学对自我认识迷茫。73百分号对自己专业理想迷茫。

大一学生对自己职业生涯规划最不清楚,一般的新老生交流会和一般性职业生涯的讲座,并没有对大一新生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对自我认识的迷茫,不知道自己喜欢怎样的职业和怎样的职业适合自己。专业理想的迷茫突出表现在不了解专业前景的方向和对本专业所从事的行业领域理解不深刻。一位男生在日记中写道:我总感觉大学生活怎么会这样茫然?我不知道现在该要做什么和以后要做什么?各科成绩跌至谷底,让我手足无措?我的世界为什么会突然变成这样?

三。缓解大学新生适应问题的对策

1。引导学生树立切合实际的理想和目标。无论是不知道怎样安排大量的时间,还是学习很容易产生的疲劳感,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没有切实可行的目标。没有目标就没有前进的动力,在新的环境下,要找好自己的定位,最重要的是确立新的学习和生活目标。对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加强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大学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大一。大二的时候,开始筹划自己的人生目标,是找工作,考研,还是出国。计划完后,就要有目标地进行专项能力的培养。考研的同学要加强英语。高数和专业课的学习;找工作的同学在不耽误学习的情况下,需要积极参加实践活动,提高自己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对于出国的同学,英语和专业课的成绩仍然是重点,提高专业积点,提升英语水平,关注留学动态,做积极准备。这些都需要新生自己把握和安排。

2。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对于学习方法的探讨,主要从学习效果。学习时间安排。学习方法着手。据了解,有的同学也是每天早晨七点起来到图书馆或者自习室,但是去了就睡觉,就是因为在图书馆睡觉的心理愧疚感会降低,常此以来,每天也是忙忙碌碌,但学习效果并不明显。针对这种情况,需要提醒同学们在学习中,不要只以学习时间作为评判学习的重要标志,要注重学习效果,提高学习效率。学习时间的安排主要存在于担任班委或者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新生较难处理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之间的关系,对此,可以多向自己的导师。学长和老师请教,合理安排社团工作和班级工作,在保证不耽误学习的前提下,规划安排好社团工作。学习方面,由于大学知识量较大,老师授课速度普遍较之高中快,需要新生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的巩固。

同时,善于把握课程知识体系,先从宏观着手,再从微观把握。根据自身的知识基础和专业课程特点,制定切合实际的学习规划。

3。培养积极的心理调适能力。调查显示,在大学前接受的心理健康教育中,35。03百分号的同学上过心理健康课,43。31百分号的同学听过心理讲座,25。45百分号的同学做过团体心理辅导。总体说来,同学普遍接受过心理教育,如果把心理教育中的具体内容转化成自我调试,将会产生良好的效果。调查显示,当出现心理问题时,24。53百分号的同学选择自己默默承受,66。56百分号选择向朋友倾诉,16。24百分号的同学选择向家人倾诉,只有5。10百分号的同学选择心理指导。总的说来,倾诉仍然是新生解决心理问题的途径。其实,在心理调适过程中,除了倾诉,还有积极的自我暗示。多做深呼吸。接受高雅艺术的熏染,这些都可以作为心理调适的方法。在其中,最重要的是培养自己积极的生活观,碰见事情向积极乐观的方向着想,减少悲观情绪。

4。探索准确的自我认知。对于自我的认识和探索,永远是人生不懈的追求,而青年时期对自己清楚地认识,可以对今后的工作产生巨大的影响,减少职场就业走的弯路。新生应针对自己性格中的因素和兴趣爱好,合理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总结适合自己走的路。大学是一个梦想实现的地方,也是个梦想容易迷失的地方,只有进行自我认知,才不至于人云亦云,随波逐流。首先,把过去的荣誉统统忘掉,新的起点不需要盲目骄傲,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其次,总结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只有在清楚自身情况的前提下,才能避免盲目竞争,进而有针对性地制定计划方案;最后,学会包容自己的缺点。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不可避免具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缺点,当发现自己的缺点的时候,不要对自己失望,要勇于接纳,并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进行调节。

四川某高校新生适应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四川某高校新生适應问题的调查与分析【3961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38855.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