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多元化筹措经费问题探讨
Abstract:Underthebackgroundoflarge-scaleexpansionofhighereducationinChina,inordertoalleviatethecontradictionbetweensupplyanddem论文网andofeducationalexpenditure,collegesanduniversitiesraisemoreadequatefundingbymanykindsofways,suchasbankloans,BOTfinancing,leasefinancing,landreplacementandsoon。Thispapermainlyanalyzestheexistingproblemsintheprocessoffinancing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andputsforwardsuggestionsonthemeasurestomeetthefundingneedsofhighereducationandrealize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highereducation。
Keywords:highereducation;educationalexpenditure;financingmethod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0-0237-02
0引言
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探索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途径,希望能实现从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到政府。社会。高校和个人等共同分担的转变。这一转变随着高等教育的大规模扩张开始变得迅速,尤其是1999年高等教育规模的大扩张,使得教育经费的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更加凸显,为了维持和促进高校发展的需要,高校通过多种渠道进行融资的行为日益广泛。自从形成国家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教育财政体制之后,高等教育的经费来源出现变化,国家预算内拨款比例下降,学生个人缴费及学校创收等预算外收入比例增大。非国家财政性经费的大幅度增加,大大缓解了高等教育资源供需矛盾,有力地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1]但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校融资行为中的各种问题也随之出现,因此,探讨高校多元化筹措经费问题有利于进一步优化高校经费资源和提高经费使用效率。
1现有融资方式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融资的含义为通过借贷。租赁。集资等方式而使资金得以融合并流通“,高校中的融资行为带来经费筹措的多样化,高校除了政府拨款。学费收入。社会捐赠等经费来源渠道外,当前高校多采用的融资方式包括以下几种。
1。1银行贷款贷款行为是一种比较普遍的高校融资方式,在短期内确实为高校发展提供了资金。高校贷款是在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阶段转变过程中规模快速扩张的背景下,高校面对财政投入长期不足所造成的经费短缺困境,不得不采取的一种无奈选择“。它在短期内使贷款收入成为继财政拨款。学杂费收入之后高校的第三条经费来源渠道。[2]据2012年中国教育蓝皮书中介绍,高等学校的贷款规模在4500亿元到5000亿元,而且绝大部分是向银行进行借贷,高校贷款一方面缓解了其资金不足的压力,另一方面加上政府相关政策性的支持也给银行带来效益,于是银校合作“容易形成一种互利互惠关系,自然而然成为高校最易选择的融资方式。
1。2BOT融资BOT融资是于1995年开始试点采用的一种全新筹资方式。BOT是英文Build―Operate―Transfer的缩写,也就是政府将拟建的基础项目,交给私人企业和国外企业进行建设经营,经一段时间后再移交政府或其主管的国有企业。[3]高校中逐步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引入BOT融资方式,如学生宿舍。食堂等,这种融资方式通过有时间限度地转让基础设施项目的使用权和经营权,从而提高高校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而且主要由高校以外的投资者进行投资建设,对高校来说即可不用承担风险,又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经费紧缺的压力,同时保障部分基础设施的建设需求。
1。3租赁融资租赁是一种特殊的金融服务方式,高校中采取租赁融资方式多集中于大型的仪器设备等。它又不同于BOT融资方式,高校能在租赁期间直接拥有租赁仪器设备的使用权,通过与承担租赁的单位协商,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将租金灵活分布在各个租期内,不需要像以往需要一次性拿出大笔资金,有利于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
1。4土地置换在校园急剧扩张的形势下,高校普遍采用了资产置换中的一种,即土地的置换。很多高校因为规模的扩张,相继在诸如开发区等区域开辟新校园,由于新校园面积相对较大,需要一定数量的建设资金,而老校区则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但校区的分散必然会带来较大的成本消耗,因此有部分高校将老校园进行土地置换,以缓解新校园建设的经费压力。
2高校融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高校融资方式过于单一,仍过分依赖政府行为
虽自上世界80年代就开始鼓励实现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竭力改变过去主要依靠政府拨款的行为,但据统计,目前社会服务。社会捐赠。校办产业等用于补贴高等教育经费的部分只占到高校总投入的1百分号。[4]高校经费来源仍表现出过分依靠政府拨款和学费收入,特别是在学费标准受到严格限制的情况下。在高校贷款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一些地方政府甚至以贴息作为补偿“,无形中刺激了高校贷款。[5]于是高校。地方政府和银行各自为了各自的利益达成一致,更加促进了高校的大量举债行为。同时,由于政府与高校之间的关系并不十分明确,虽然本应具有法人地位的高校仍然对政府具有很强的依耐性,高校普遍会认为对贷款可以不用承担还款责任,最终终究会由政府来买单。于是高校贷款出现随意性,甚至有能负债倒是一种能耐“错误观念的出现。因此,高校在通常使用的融资方式中,更容易倾向于依赖政府采取银行贷款方式。2。2高校融资行为缺乏科学决策和合理管理高校的融资行为容易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一是高校校长的任期制使得多数校领导会比较盲目追求任期内的业绩,从而忽略高校的长远规划,造成资金规划不合理。二是高校决策者通常由校领导。骨干教师。代表以及有权威的老教授等成员组成,多数缺乏融资的专业辨别能力。各种融资行为包括高校融资行为都理应由专业的财务人员进行一系列前期的可行性论证分析,评估一系列财务风险和制定详细的融资计划后,再让决策者们通过比对最终确定具体的融资方式。但实际上,高校中的财务管理往往缺乏专业的风险评估人员,管理者并不能完全从科学和合理的角度选择最适合高校发展的融资方式。
2。3高校经费使用效率不高在高校发展过程中,经费充足性问题是一个核心问题,同时其经费的使用效率问题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由于现在高校财务管理中除项目以外的多数专项年底会将当年未用完的经费归零,高校内部的各部门考虑到经费归零也会将未使用的经费急于分配完,否则第二年的预算可能会根据上年实际使用情况进行预算,这种财务管理方式带来的直接后果是许多本可结余的经费却在本不需要支出的项目中消耗掉。另外,高校中大型仪器。设备对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来说必不可少,但学校花大量资金购置的仪器设备却不能得到充分利用,甚至有的院系重复建设实验室,导致仪器设备使用效率不高。不过目前,各省财政厅和教育厅也逐步开始重视经费使用效率,每年针对一些项目开展绩效目标编制以及绩效评价工作等。
3解决高校融资问题的建议
3。1加大对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财政的拨款力度虽然对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一直在增加,但是仍然无法满足目前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4百分号比重的指标是世界衡量教育水平的基础线,目前发达国家的教育公共投入占GDP的比重平均为5。1百分号,欠发达国家教育公共投入占GDP的比重平均为3。84百分号。[6]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21994亿元,占GDP比例首次超过4百分号,成为教育事业发展的里程碑。高等教育财政投入虽然增长很快,家庭和个人分担高等教育的成本逐渐加大,但招生规模的扩大仍加剧了各种资源的紧张。由于高等教育中财政投入多向部属院校倾斜,地方高校更加面临财政经费不足的窘境,加上地方高校自身经费筹措能力有限,不少地方院校试图通过扩大招生规模来增加学杂费收入,而招生规模的扩大又加剧了资源的紧张和学校的盲目扩张,导致部分高校经费不足的恶性循环。因此,财政性教育经费拨款比例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继续加大特别是倾向于地方高校经费的拨款力度。同时结合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经费发达地区由于更多高校毕业生的涌入,应支出相应的人才培养费用,经济发达城市应根据这部分人群做出的经济贡献适当给予财政转移支付。当然,如何确立财政补偿支出还是目前不少学者探讨的课题。
3。2成立专门机构对高校建设进行评估和监测高校融资风险的凸显使得是否成立专门的高校建设评估监测机构成为学者们所探讨的一个话题。为了减轻高校经费压力,高等教育中竞相引入银行贷款。BOT融资。租赁融资和土地置换等多种融资方式,希望通过除财政拨款和学费收入以外的途径获取更充足的经费和提高经费使用效率,但是多数高校仅考虑眼前利益,没有结合高校实际长远规划,同时也缺乏专业论证分析,使得高校最终并未通过多种渠道成功筹措到充足的经费,甚至部分高校陷入债务难题的困境。因此,需要通过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对高校建设的评估和监测,对高校发展经费需求做出合理测算,使高校的各种融资行为与其建设发展需求相匹配,同时在融资过程中进行适时监控,提高融资经费的使用效率,并对融资项目进行绩效评价,充分实现融资效益的最大化。
3。3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在高等教育迅速发展过程中,高校应将从追求规模扩张为主转向充分注重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上来,充分发挥其社会服务功能,减少对政府的过分依赖。特别是在高校实现转型发展过程中,进一步加强高等教育与企事业单位等的合作,增强高校的创收能力,寻求新的经费增长点。
3。4引入社会问责制度高等教育在教育体系中一直占据着优势地位,投入到高等教育领域的经费是否得到了合理配置和充分有效的使用,并没有相应的监管机制。近年来,高校的教学质量问题开始备受社会的高度关注,各高校相继开始公布针对本科的教学质量年度报告,接受社会各届的问责。同样,高校经费的管理和使用也应引入社会问责制度,并与成立专门的高校评估监测机构相结合,实行高校财务信息的公开化和透明化,通过各种绩效评价杜绝高校财务危机的出现,从而提高高校经费的使用效率,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高校多元化筹措经费问题探讨
高校多元化筹措经费问题探讨【3628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38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