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探索分析高校思政隐性教育资源的效能扩展【2115字】

时间:2023-02-16 22:30来源:毕业论文
探索分析高校思政隐性教育资源的效能扩展【2115字】

探索分析高校思政隐性教育资源的效能扩展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04


探索分析高校思政隐性教育资源的效能扩展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040-02

所谓的隐性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教育所说的,是学校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十分关注且至关重要的内容。隐性教育就是通过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使论文网学生形成对所需接收的知识。行为。情感等信息选择接受的过程。在学校情境中,隐性教育以内隐的形式存在,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目的性指引性的影响。隐性教育的关键是通过强烈暗示达到隐性教育的目的。思政隐性教学人员就是通过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隐性教育环境的创设,在这种环境下完成教育的全过程,本文针对思政隐性教育资源的效能扩展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一。高校思政隐性教育资源的优质程度分析

高校思政教育中的隐性教育资源从内容上主要是指对学生政治意识。思想意识。道德行为意识。心理素质等综合层面教育资源的综合,从形态上则可以分为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两种情况。具体到某一个历史阶段,高校在进行思政隐性教育资源的整合与构建过程中往往需要建立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具有自身特色的暗示教育情境。在这种独特的环境下,悄然进行隐性教育。优质的隐性教育资源有助于促进思政实效性发展,并能强化思政显性教育,可见高校思政隐性教育资源利用优质程度对思政隐性教育影响重大,具有重要意义。

从一定意义上看,积极和睦。健康的环境中学生也同样能够产生一种归属感,促进学生进行自发的学习以及建设校园的活动。校园文化生活在学生发展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思政教育“在这个构成中也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校园文化隐性教育功能是高校在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教育。道德价值观念培养和校风学风建设等方面对在校广大师生的思想。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和品行影响的综合反映。思政隐性教育作为高校教育功能发挥的一种无形力量,普遍存在于校园的各个角落。师生在这个过程中接受与适应,并根据思政隐性教育转变行为,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想意识。

二。高校思政隐性教育资源的效能探讨

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主要内容显性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从内容上看显性教育包括施教者。教育对象及目标。教育内容等。这些都是明确公开的内容,也是通过公开的政治形势报告传达出来的教育形式。由于青年大学生特有的心理规律,即思维活跃。感触敏锐。自尊心强。独立性强,又处在价值观取向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中,此时教育者采用正面的灌输“教育往往使大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使教育效果打折,甚至起反作用。而思政隐性教育则是指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目标并不直接显露的,是隐藏的,采用侧面式。间接式。迂回式。渗透式的教育方式,使学生在不自觉中自愿接受教育者观点的教育模式。隐性教育是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影响学生的,讲究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育人,于潜移默化中真正渗透到受教育者的心灵深处。教师充满爱的语言会让学生心里感到温暖,让人心情舒畅。但缺乏爱的语言,也会把颠扑不破的一些真理变为冷酷的。僵死的训条。“

三。高校思政隐性教育资源效能扩展

高校思政隐性教育有助于促成大学生三观的形成,且这种促成作用具有潜在性以及深刻性特点。学生在隐性教育的作用下形成的思想更加具有持久性。许多高校在开展教育工作尤其是思政教育的过程中,逐渐将显性教育方式转变向隐性教育方式上来,即通过将学生的道德教育内容融入到教师的言谈举止以及课程设置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一种轻松自在又富有内涵和深意的教育环境。

(一)高校建设思政隐性教育资源体系应当注重目的性

思政显性教育本身就包含隐性教育效果,因此,在进行隐性教育的过程中必然存在显形教育带有的目的,可见,无论是隐性教育还是显性教育,两者之间都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系。两者共同构成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全部内容。因此,在进行高校思政隐性教育资源的体系确立过程中应当以显性教育为导向,在两种教育内容中准确把握其互补性,实现隐性教育的体系确立与发展。

(二)高校建设思政隐性教育资源体系应当注重系统

通过看到思政隐性教育资源体系建设过程中的规律性我们能够发现,任何形态的教育资源都无法孤立发挥作用,教育资源需要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才能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是对系统性的最佳诠释。

(三)高校建设思政隐性教育资源体系应当注重时态性

大学生思想品德。道德情操。政治理念形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不是简单地依照某个理论。某个人或某些人的意志顺势而成。优质的高校思政隐性教育资源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有些校园中的事件与人物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成为优质的思政隐性教育资源,而有一些事件和人物会被历史所沉埋。

(四)高校思政隐性教育资源体系应当注重全员性

隐性教育环境需要进行创设,它不能天然的存在于教育资源情境当中。因此,在进行思政隐性教育中,应当通过多角度创设隐性教育情境,完善思政隐性教育资源体系的确立。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对高校思政隐性教育资源的效能扩展情况进行简要论述,高校建设思政隐性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形成优质思想品质与思政修养。在这个过程中,思政隐性教育资源的能效扩展,需要建立在显性教育的基础上,因为思政隐性教育资源的异质性特点,需要与显性教育充分结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高校思政隐性教育资源的效能扩展与开发。

探索分析高校思政隐性教育资源的效能扩展

探索分析高校思政隐性教育资源的效能扩展【2115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3904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