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创新路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4-0262-02
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数字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的应用日益普及。新媒体具有超时空性。开放性。交互性和虚拟性等特点,相对于传统媒论文网体而言独具优势。大学生思维活跃。接受新生事物快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是使用新媒体最频繁。最主要的群体,也是受其影响最深刻的群体[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和把握新媒体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有利机遇,努力探索在新媒体背景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新媒体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机遇
1。新媒体环境的交互性。平等性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双方的沟通交流
长期以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灌输式“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已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难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说理育人的目的。在新媒体环境中,交流的主客体之间都是平等的信息受众,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处在平等的地位,双方可以在一个比较宽松。自由的环境中沟通交流,更大程度上消除了学生的戒备心理,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另外,随着网络。智能手机等新媒体技术的普及,很多大学生都喜欢利用QQ。微博。微信等公众平台记录自己的生活状态和心情状况,这也为教育者更准确地把握和了解教育对象的思想动态,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2。新媒体传播信息的海量性。广泛性有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借助于新媒体提供的海量信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得以更新和发展,教育双方的视野得以进一步开阔。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中俯拾即是的大量有效资源,制作集声频。音频。动画。图片于一体的多媒体课件,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吸引力,使学习过程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学生也可以利用互联网上丰富的学习资源不断充实自身,加强对相关知识的深入了解和巩固。同时,互联网超时空性的优势,使得学习的范围更加广阔,不同学校和地区的老师。同学可以就某一问题展开充分的交流探讨,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3。新媒体载体的灵活性。快捷性有助于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手段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借助于思政理论课这一显性课程载体向大学生传播主义理论,宣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帮助其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以大众传媒为纽带的信息时代,网络。手机等新媒体不仅使人们获取信息资讯更加方便快捷,而且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目的融于其中,并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表现出来,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者的理念,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有效克服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手段单一。缺乏感召力等缺陷。
(二)新媒体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1。新媒体信息传播的无屏障性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环境复杂化
不可否认,新媒体所传播的海量信息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人们的思想。然而,也有大量的暴力。色情。虚假信息充斥其中。这给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大学生造成巨大冲击,另一方面,某些西方媒体大国凭借对网络高新技术的垄断优势,向社会主义国家输出其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及其一些腐朽的文化思想和生活方式,在校大学生如果长期受此类不良信息的影响,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往往会把这些错误观点信以为真,容易导致理想信念迷失。价值观混乱。法制道德意识弱化,从而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加难度,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环境更加复杂化[2]。
2。新媒体环境的虚拟性容易引发部分大学生出现人格障碍和认知偏差
新媒体信息都是以数字符号为形式进行传播,无论是网络新媒体还是手机新媒体,都采取的是一种人――机――人之间的互动交流模式。在新媒体空间和技术背景下,大学生多以匿名或者化名的方式进行交流,虚拟的社区。虚拟的身份虽然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极大的空间度和自由度,却也使得大学生对现实世界越来越疏离,缺乏对现实世界的关注和与他人真诚的情感沟通,极易引发青年大学生心理信任危机,形成人格障碍。部分大学生以宣泄压力或需求自己为由,长期沉溺于虚拟的新媒体环境中,在现实人格与虚拟人格之间频繁转化,往往会把网络社会中暴力。色情等一些不良嗜好延伸到现实生活中,迷失自我,甚至滑向犯罪的深渊。
3。新媒体传播内容价值的多元化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效果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和价值多元的社会,在新媒体背景下,各类包含不同价值利益诉求的观点几乎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一些快餐文化。低俗文化反而更受大众追捧,与主流价值不同的意识形态也在新媒体中不时呈现,在一定程度上干扰着人们的观念。情感和态度,干扰着大学生的价值判断。生活方式和理想追求。不同的价值视角和多样化的新媒体传播内容使部分大学生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自身价值追求的过程中受到不良干扰,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难度,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和效果。
二。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路径探究(一)转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
1。更新传统教育理念,树立人文关怀的新理念
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转变以往思想政治工作中教育者居高临下的权威意识,树立人文关怀的新理念,积极顺应并利用新媒体的优势,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要放下身段,积极融入广大学生中,以平等的姿态参与沟通交流,利用新媒体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在第一时间予以正面引导。可以尝试组建院系。班级QQ群或者贴吧。讨论组等,通过多种新媒体公众平台了解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情况,并有意识地在学生中培养一些思想觉悟高。能力强的学生干部担任意见领袖,宣传健康向上的信息,适时开展朋辈教育,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和健康人格的协调发展。
2。积极引领舆论导向,占领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阵地
正如美国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所言,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整个世界“。这充分说明新媒体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思想新阵地,在新媒体背景下,舆论的制高点主义的思想不去占领,非主义的观点就会占领。这就启示广大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者要主动出击,以主义的观点占领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媒体阵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舆论风尚,牢牢掌握校园新媒体文化传播的主动权,宣传科学真理。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
(二)培养一支高水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
1。加强学习,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
新媒体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媒介化“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思政理论工作者应该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努力培养自己的媒介素养,提升对新媒体的使用。创新和传播能力。同时,也要紧跟新媒体发展的步伐,积极探索新媒体背景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在信息泛滥。价值多元的新媒体环境中选择正确的。有价值的信息。培养和打造一支具有较高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熟悉大学生成长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本规律又能熟练掌握新媒体技术的复合型。专家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
2。加强服务管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保障机制
要建立健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下,由高校党委明确一名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协调党(团)组织。宣传。保卫。后勤等部门参与,调动学生会。研究生会。相关学生社团共同参加,互联互通。严密高效的管理机制[3]。实践充分表明,健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保障机制的一个重要突破点是深入大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的发展实际中,着力解决大学生面临的迫切问题,为广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服务,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进而确保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方法
1。巧用新媒体平台,创建交互式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在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中,教育者可借助各类新媒体平台,如微博。BBS等,对于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或主流新闻。学生重点关注的热点话题进行交流探讨,在鼓励学生多维度看待事件的同时,对学生交流中出现的思想误区等问题进行及时的引导,使社会主流价值以及核心价值观念内化为学生的思想行为[4]。学生也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积极参与热点新闻及事件的讨论中,利用新媒体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
2。建立健全新媒体信息监管机制,构筑思想政治教育防控屏障
建立健全校园新媒体的信息监管机制,对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的渠道。途径进行严格的监督与管理,形成有机的管理运行链条,净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做好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组织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做好新媒体信息的传播监督和舆论舆情引导工作,构筑起思想政治教育的防控屏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防御能力,为广大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健康安全的新媒体环境。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创新路径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创新路径研究【3580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39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