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2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7-0115-01
一。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方案的设计第一步就是要结合相关教学内容的特点,认清教学对象,分析教学对象的特点,认识其能力与不足。小学生一般学习论文网能力不强,知识结构单一,他们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强,还没有形成较好的理解能力,平时音乐课占用的课时也不多,也许就是平时上的那几节音乐课,小学生对音乐知识了解甚少,没有形成音乐素养,所以说,他们的音乐基础,尤其是乐理知识知之甚少,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运用一系列的方法活跃课堂气氛,让小学生积极地掌握音乐知识。
二。小学音乐教学的思考
(一)发散联想
在看完有关短片。照片后,教师进行有关背景介绍,再让小学生去听相关音乐,通过背景介绍,让小学生充分体验音乐中的情感和作者的心声,完成小学生对作者勾画的画面的想象。这种先有感性认识和背景情况的了解,再通过聆听想象作曲者勾勒的美好画面的方式方法比老师介绍曲子内容后,放音乐,更能让小学生对作品有新的领悟,提起小学生的兴趣,最后可以结合情况,提出一些问题,启发小学生发散思维,从而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二)做游戏
例如,课堂上,以五声阶中任意一个单音节开始,即兴接唱,看谁唱的快,接的多,需要小学生平时的积累,如果以do开始,请小学生接唱,大家纷纷接唱,一会就能唱出几首歌来,有效活跃的课堂气氛,逐步引导小学生兴趣,拓展小学生思维联想。加强小学生对歌曲的记忆能力,相互启发思路拓展视野和知识面。游戏是很自然的活动,小学生将逐步区分正常呼吸和唱歌时呼吸的不同,音乐家说过掌握了呼吸,谁就会唱歌“。逐渐培养小学生唱歌的自然性,从而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三)肢体表示
小学生中一定存在音乐乐感不强的人,如果不断的让他们听完了唱,唱完了记,就是将记完的又忘,形成这样一个怪圈。同时这种枯燥乏味的学习方法将挫败他们的学习兴趣。利用手势表示五声音阶,例如,sol是掌心面对自己,手指指天;la是掌心向地,手指往左指等等。通过听觉和视觉的配合,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应急性和掌握音准。
(四)诗歌朗诵
把比较难记的乐理编成朗朗上口的歌曲,这样学生在记忆过程中就能速度很快的记住这些最基本的音乐知识,而且朗朗上口的歌曲之所以能够速度很快的记住,就是因为这些歌曲的节奏符合小学生一般认知和发音的规律,很适应小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对于常用的基本音符单位要让学生全部掌握,只有掌握了这些基本的音符单位,小学生在学习音乐时才能把握节奏,几个常用的时值从长到短分别是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
比如在区分附点四分音符和附点八分音符的时值教学时,可以用这样的儿歌帮助小学生记忆与理解: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加个圆点要记清楚,四分音符加圆点,等于一拍加半拍。八分音符加圆点,等于半拍加半半拍。“通过这样的儿歌让学生很容易背过这些难懂的音符特点和意义,从而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五)身体律动
小学生都是比较好动的,那么将简单的节奏运用与动作之中,这样不仅可以给小学生表现的机会,同时也可以通过简单。富有节奏感的动作来实现学习掌握的目标,这是一个很实用的方法,同时在实行的过程中,学生是通过身体力行来来亲自体现,也就是简单的律动。比如用ד表示走,用×ד表示跑,用×-“表示下蹲,然后可以请同学上来演示,也可以请一组的同学来表演,另一组的同学来监督表现是否正确,或者可以老师在台上表演,同学们提出表现的词语来让老师表演,练习的时候可以是××|×××|××-“练习的节奏可以长可以短,可以慢可以快,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同时,牢固的掌握乐理知识,从而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三。结语
通过做游戏。诗歌朗诵。身体律动来进行小学音乐教学,能够取得很显著的效果,学生可以在音乐课堂上充分表现自己,用身体的律动来对音乐感产生感知认识,从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领悟,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对小学音乐教学的思考
對小學音乐教學的思考【1603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52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