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關于小學英语教學活动设计的思考【2701字】

时间:2023-03-26 17:38来源:毕业论文
關于小學英语教學活动设计的思考【2701字】

关于小学英语教学活动设计的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14)17-0048-03


关于小学英语教学活动设计的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14)17-0048-03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学习方式百花齐放,课堂教学活动也变得异彩纷呈,但难免有些浮躁现象,赶时髦。走形式。摆花架子,华而论文网不实,忽视了活动的有效性,从而导致活动流于形式。我们的教学活动应去掉表面的浮华,从表里不一“走向表里合一“。

一。从无序“走向有序“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有意注意时间短,于是老师就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如猜物“。表演“等。但在我们的课堂上却发现,有些教学看似很热闹,但却很低效。一堂课并不是活动的简单罗列,无序叠加,而应是有内在联系的活动序列。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让活动富有变化。难易适中,活动之间衔接自然。连贯紧凑。循序渐进,使学生感觉到进步,获得成就感。

如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4BUnit8OpenDayPartBCD时,教学完PartB的单词后设计三个活动:

活动一:Lookandguess“,出示图的部分让生猜是什么地方以巩固单词,然后让生说一说里面有什么:What’sinthe…?There’sa…Therearesome…“,从而引出新句型。

活动二:Lookandsay“,用句型There’sa。。。Therearesome。。。“概括图意,目的是巩固句型。

活动三:Describeschool(用本课所学句型介绍学校)“这是一个拓展性练习,是对本课所学内容的一个应用与提升。

三个活动层层递进,学生在活动中一点一滴地收获着,进步着,从会读单词到会说句子,再到能说一段话,由老师教到自己说,他们从中能获得成就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活动设计的有序,并不代表活动就能有序进行,如果老师不能对活动很好地控制,就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要发挥好组织。引导和调控的作用。活动前,要让学生知道怎么活动“;活动中,要进行调控与指导,帮助学生顺利进行活动;活动后,做好总结,给学生鼓励性评价。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二。从形式“走向实效“

小学英语教学以活动形式为主,但现在的小学英语课堂上经常出现为活动而活动的现象,学生一会儿忙这,一会儿忙那,结果什么也没学会,原因在于教师过分注重了活动的形式而影响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如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3AUnit2NicetomeetyouPartB时,PPT出示彩虹,让学生说它有哪些颜色组成,然后教学生唱彩虹歌。学生学会唱后,采用多种形式唱:男生唱,女生唱,展开比赛评出优秀。用20分钟让学生学唱歌曲,演唱形式多样,学生应接不暇,课堂很活跃,学生很积极,但是冷静思考一下,这还是英语课吗?此活动的设计能促使学生掌握本节课的语言知识吗?很显然,教师设计的活动淡化了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引领着师生的教与学,教学活动的形式必须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服务。如果采用的教学活动脱离了教学内容或不能很好地落实教学目标,那么,再好的教学形式也不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新课程标准呼唤英语课堂是有趣的,但更应该是有效的。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关注教学目标,将教学活动与语言训练结合起来,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达到目标,要让教学活动起作用,而不是走过场。

三。从个体“走向全体“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面向全体学生,力求人人参与,让每个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设计的活动只适合一部分水平比较高的学生,而大部分学生则成为观众。听众,从而导致活动成为优秀生的专利“。这会使其他学生逐渐对课堂活动失去兴趣,对后续学习极为不利。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分层次地开展活动。难度较大的活动让优秀学生参加,难度较小的活动让学困生参加。这样全体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保持学习的积极性。

如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4BUnit3What’syourjob?PartBC时设计如下活动:

活动一:通过LiYi的家庭成员的职业教学学习本课职业类单词及句型;

活动二:PartCAskandAnswer;

活动三:出示LiYi家庭成员的职业,让学生填空:

Thisisabigfamily。Therearepeople(人)。Thegrandfatheris。Thegrandmotheris。Thefatheris。Themotheris。Thesonis。Thedaughteris。Theylivehappilytogether(他们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活动四:让学生根据提示介绍自己家庭成员的职业:

Myfamily

Thisisabigfamily。Therearepeople(人)inmyfamily。Mymotherisa。…Welivehappilytogether(我们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活动一多让后进生参与;活动二全班参与,让学生同桌表演对话;活动三适合中等生;活动四适合优秀生。这样的设计能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中来,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了平等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每个学生的潜力都能得到发掘。这也就是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面向群体,人人参与“。四。从单一“走向整合“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不断拓宽英语学习运用的领域,注意学科间的整合。故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积极促进英语学科和其他学科的相互渗透和联系,渗透德育教育。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这就要求老师在设计活动时,要跨越学科界限,有针对性地与其他学科知识适当联系,扩大信息量。如在教学Color时可对学生们进行美的熏陶,在教time时可抓住机会教导学生珍惜时间,在教AtChristmas时可进行中西文化差异的渗透。这样,学习内容丰富了,获取的信息量增加了,活动效率也就提高了。

但在一些英语课上,由于教师过分注重学科间的整合,将英语课上成了手工课。美术课和音乐课。学科间的整合,并不是说可以脱离语言情景的支持,英语课上的任何活动都是为了学生获得语言知识和技能,更是为了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

五。从封闭“走向开放“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要体现英语学科的开放性。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时,不能将活动的空间局限于课堂。在教学中,短短的四十分钟,有些活动可以当堂完成,但有的活动不能当堂完成,如调查。搜集资料等,对此不能草草收场,可以充分利用第二课堂,让活动延续到学生课外生活中去,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以致用的机会,开辟一个广阔。自由发挥的空间。

如教学牛津小学英语5AUnit2AnewhousePartA,学习完语篇后设计这样一个拓展活动:让学生画一画自己理想的卧室,并在这幅画的下面写一段英文作简单的介绍。此活动如当堂完成,显然很费时,而且有喧宾夺主“之嫌,我们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下节课展示。当学生展示时,设计的卧室各式各样,学生想象力很丰富,有古典式的。现代式的……英文介绍也会完整。流畅。他们有的家住在农村,怎么这么有创意?当问他们时,有的说上网查的,有的说看亲戚家的房子设计的,有的说在电视上看的……总之,途径很多。给他们一个广阔。自由发挥的空间,他们定会还给我们一个意想不到的精彩,只要我们多设身处地的为学生考虑,多给他们创设学以致用的机会,学生的积极性一定会提高。

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教师不应只追求活动的形式,而要把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放在第一位,从无序“走向有序“,从形式“走向实效“,从个体“走向全体“,从单一“走向整合“,从封闭“走向开放“。唯有如此,才能使小学英语教学活动从表里不一“走向表里合一“。

关于小学英语教学活动设计的思考

關于小學英语教學活动设计的思考【2701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52819.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