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激发与调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之于学习者的重要意义足可见一斑。那么,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才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其对体育这一科目的浓厚学习兴趣呢?笔者在自身教学实践中采取了如下做法:
一。将体育教学内容寓于游戏形式中,调动学生的体育学论文网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喜欢新鲜。好玩的事物,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往往对活泼灵动。趣味性较强的各类游戏情有独钟,格外青睐。考虑到他们的这一心理特征,我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会有意识地将体育教学内容寓于特定的游戏形式中,以此作为调动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增强其体育学习积极性的有效途径。此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达到了预期的理想教育效果。
如,在教学了跳远的基本动作要领之后,需要学生重复进行多次的跳远动作练习,以此达到掌握动作要领。规范跳远动作的最终目的。可是,在进行了一定数量的重复动作之后,学生的积极性大大降低,动作也随之不标准起来。鉴于此现象,我及时进行了教学策略的调整:即引导学生尝试模仿兔子。青蛙。袋鼠等动物的跳跃动作,并对比跳远动作的基本动作要领,指出动物的跳跃动作同跳远动作之间存在哪些异同点。
由于对兔子。青蛙。袋鼠等动物极其熟悉,学生在对他们的跳跃动作模仿中很好掌握了跳远动作的基本要领,对跳远这一体育运动项目的学习兴趣也随之变得热烈而高涨。一举收获了多重良好教育教学效果。
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调动其体育学习兴趣
由于身体素质。个人理解。接受能力等不同,学生个体在同一体育学习活动中也存在着极大差异。作为体育教师,我们不应当忽视学生个体的这种明显学习差异,单纯采取整齐。划一的教育模式,因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体育学习基础扎实的学生吃不饱“,体育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则吃得撑“,而这很显然都将不利于其体育学习兴趣的激发与维持,更谈不上获得高质量的体育学习效果。
因此,日常体育教学过程中,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特征的基础上,针对其各自的体育学习基础,采取有区别。有对待的体育课堂教学策略。如,在练习长跑运动时,针对耐性较好的学生,我会适当要求他们加快长跑时的速度;针对体力基础较差的这部分学生,我则会适当延长时间,并在他们长跑的过程中带领其他学生给予他们及时的肯定与鼓励(如喊加油。呼喊表现很棒“再接再厉“等)。这样一来,不管是身体素质好的学生还是较差的学生都能非常圆满地完成单独针对他们各自体育基础的长跑运动,真正实现了面向学生体育差异。促进学生个性化的体育发展这一最终目标。
三。带领学生创造性地开发。利用体育设施资源,调动其体育学习兴趣
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体育设施是教师能动性地完成体育教育任务。学生切实发展自身体育综合素质的保障性资源,教师应当带领学生创造性地开发与利用一些体育设施资源。“
我认为,新课标这一要求除了能帮助小学体育教师有效扭转体育设施资源不完善造成的尴尬现状,同时还能在此过程中极大地开发学生的体育想象力与创造力,而后者显然将为他们自身体育学习兴趣的调动与维持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对此,我有着非常深刻的教学体会。如,在某次的班级体育运动会上,我本打算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4×100m的接力比赛,谁知,却意外丢失了一根接力棒。这可怎么办呢?学生见此现象也都打了退堂鼓,纷纷表示没有接力棒,如何再进行接力比赛“,其参与接力赛的兴趣与积极性明显降低了许多。突然,我灵机一动:为何不能自己制作接力棒呢?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学生之后,学生纷纷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有的说可以用报纸卷一个长度适当的接力棒,有的说可以将一根表面光滑且长度相当的木棍暂时充当接力棒,还有的说可以将教室废弃的拖把杆截成长短一致的木棒,以此替代接力棒……大家众说纷纭,讨论积极性逐渐高涨起来。我再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尝试进行风格各异的接力棒制作,并以此为基础顺利完成了后续的课堂接力赛比赛。教育实践表明:带领学生创造性地开发。利用体育设施资源,对于调动其体育学习兴趣同样可起到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之,小学体育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过程中应当正视兴趣之于学生体育学习活动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并结合实际情况,灵活采取足以调动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各种教学方式与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以趣激学的良好目的,从而实现小学阶段学生体育综合素质得到显著。长远发展的最根本教学目标。
论小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激发与调动
论小學生体育學习兴趣的激发与调动【1778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53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