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学前儿童家长对混龄教育的认可程度的现状调查(2)

时间:2023-03-28 22:01来源:毕业论文
一、问题提出 (一)研究背景 1979年以来实行的计划生育使得中国家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尽管独生子女能够享受父母和长辈充分的关怀和爱抚,

一、问题提出

(一)研究背景

1979年以来实行的“计划生育”使得中国家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尽管独生子女能够享受父母和长辈充分的关怀和爱抚,在物质上往往得到优先、可靠的保障,但是极易出现家庭教育失当,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不喜欢与他人交往,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等问题。独生子女因没有兄弟姐妹作玩伴,再加上现代电子产品的影响,幼时缺少与同伴一起游戏的集体活动,既不易养成合作精神,也缺少社会交往。所以采取合适的措施重建幼儿的自然同伴群体,利用幼儿园教育环境弥补独生子女成长中的同伴缺失就成为当今幼儿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传统的同龄编班是基于同年龄阶段幼儿遵循相同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便于管理,可以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扩大教育规模。但是长期的教育实践让人们意识到同龄教育存在的难以关注到幼儿个体差异,以及阻碍了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的交往互动。完善的个体发展离不开同龄伙伴和异龄伙伴的交往,它们各自获得的益处是不同的。没有与年长者的交往,将减少知识经验和技能的学习机会;没有与年幼者的交往,使社会责任心、自主感和组织能力的补偿难以实现;没有与同龄者的交往,对事物共同的体验就失去了可资比较的机会和协商合作的可能。 

因此,能弥补同龄教育缺点的混龄教育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混龄教育是指把不同年龄的儿童集合在一起,精心组织和深入思考后形成的利用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而进行的教育。混龄教育最大特色就是能够让幼儿具有多重身份,并处于一种复杂的关系网络之中。身处于复杂关系环境中的孩子,可以是同龄人的玩伴,可以是其他孩子的哥哥、姐姐或者是弟弟、妹妹,甚至可以是其他幼儿的老师。 已有研究表明,混龄教育能够促进幼儿合作、分享、好学、同情、互助、谦让、责任感、社会公德等方面的发展。论文网

(二)研究意义

混龄教育在国外的受关注程度很高,开展的比较早,普及程度也比较广。相比之下,我国一直按照年龄为依据进行严格的编班形式,尽管也有混龄编班的情况存在,但大多数是因为教育资源匮乏导致,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注重为幼儿提供更多同伴互动资源的混龄教育的实践。我国的混龄教育开展得比较晚,相关研究较少,普及程度也不广。分析个中缘由,有教育传统的桎梏,师资数量、水平有限,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的指导,最主要的还是幼儿家长的态度。

家庭是幼儿最早也是驻留最久的地方,所以家庭对混龄教育的影响不容忽视。在家庭因素中,父母对混龄教育的认识对混龄教育产生的影响最大。 基于家园合作共育的理念,幼儿园进行混龄教育需要得到家长的认可和支持,因为家长对混龄教育的认可将直接影响到幼儿园混龄教育的效果。绝大部分家长对混龄教育不了解,对幼儿园开设混龄班也极不理解。一方面,高龄幼儿的家长可能觉得自己的孩子和低龄的幼儿在一起“吃亏了”,学不到什么东西,而且还要照顾低龄幼儿。另一方面,低龄幼儿的家长可能担心自己的孩子被高龄的幼儿欺负。家长在学前儿童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对混龄教育的看法将直接影响幼儿是否能接受混龄教育。

本研究就将通过了解目前学前儿童家长对混龄教育的看法,分析未来混龄教育发展的可能性,并提出针对解决家长方面问题的一些建议,以期能促进混龄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发展。

二、研究方法

学前儿童家长对混龄教育的认可程度的现状调查(2):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53574.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