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日本中小學教學与评价一体化原则及其對的启示【3701字】

时间:2023-04-01 22:09来源:毕业论文
日本中小學教學与评价一体化原则及其對的启示【3701字】

[摘要教学与评价一体化是日本新的中小学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项重要理念或原则,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即:1)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不可


[摘要教学与评价一体化是日本新的中小学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项重要理念或原则,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即:1)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不可缺少的环节;2)教学与评价不可分离,评价伴随于整个教学的全过程;3)评价内在于学校。教师的教学过程之中;4)评价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改善学校的教学,而其最终目的论文网则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成长。与6本类似,印度在其中小学课程改革中也提出了评价与教学过程相结合的思想。在新课程及其教学的改革中,有必要借鉴教学与评价一体化的理念或原则。

[关键字日本;课程改革;教学;评价;一体化

以2001年6月国家教育部发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开端,又一次开始实行规模宏大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目前,这场新课程改革已经进入了全面实验和逐步推广阶段。新课程的实施(实验)及与之相伴随的教学改革都离不开评价,评价是课程实施和教学实践当中一个重要的环节。评价对于测评各课程实施环节和教学环节的效果,实现教学的有效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对此,世界各国都有非常清楚的认识。为了切实做好伴随新课程实施的评价工作,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专门述及了课程评价“问题,而且国家教育部还于2002年12月专门发出了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另外,此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指导性文献,如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_<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走进新课程_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和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等都论述了课程或教学等的评价问题。但是,在这些文件和文献的有关规定和论述中,并没有教学与评价一体化“这样的字眼。也就是说,在此次的新课程改革中并没有确立起教学与评价一体化的原则。

然而,通过浏览国外有关中小学教育评价的文献发现,教学与评价一体化“思想已经渗透在有关国家中小学教育评价的观念和实践之中。例如,印度国家教育研究和培训理事会“(NCERT)于2000年11月制定。2002年9月生效的全国学校教育课程框架提出,评价要与教学过程相结合,应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之中。再如,日本文部省(现为文部科学省“)教育课程审议会2000年12月发表的咨询报告关于儿童学生学习与教育课程实施状况的评价的应有状态明确提出了教学与评价一体化“的原则。另外,有的国家还有教学与评价相融合的提法。

尽管教学与评价相结合“。教学与评价相融合“。教学与评价一体化“等提法多种多样,但归结为一点就是努力实现评价为课程。教学服务,最终为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服务的功能。要实现评价自身的应有功能,防止评价功能的不正当发挥或者被异化,使学校的课程实施。教学活动和评价发挥相互促进的作用,应当明确提出并践行教学与评价相融合或一体化的理念。

下面以日本为例,在阐述日本中小学教育评价体系,分析日本当前所奉行的教学与评价一体化“原则的基础上,对中小学课程与教学评价中确立教学与评价一体化“原则的必要性提出若干思考。

一。日本的中小学教育评价体系

日本的现代教育评价制度是在吸纳外国教育评价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并发展起来的,连教育评价这个概念也是二战以后从国外引进的。根据日本学者棍田正已的研究,日本的现代教育评价体系可以分为三个层面,一是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二是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三是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这三个层面的评价是日本学校教育中被广为利用的,它们与教师的教学有着密切的关联。另外,现在日本中小学的教育评价中还十分重视个人内差异评价这种评价形式。下面试对这几类评价作以简要阐述。

(一)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

日本的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是就教育评价的实施者(评价主体)与实施对象(评价客体)之间的关系而言的,当评价的主体(评价者)和客体(被评价者)不是同一人时,就属于他人评价;相反,当评价的主体和客体是同一人时,就属于自我评价。在教学评价中,教师充当评价者,学生成为被评价者,由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就是一种典型的他人评价;另外,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学习结果等进行评价的,就相当于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是根据不同的教育观实行的。过去,人们一直认为教育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受此教育观的影响,在教育评价上,盛行的是他人评价,这主要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而现在,对教育又有了新的理解,即教育不仅是师生之间授受知识。技能的过程,同时还是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受此教育观的影响,自我评价开始受到重视,这主要表现为学生的自我评价开始受到重视。

当然,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也随着评价主体和评价客体的变化而变化,比如,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学校对教师的评价。校外评价机构对学校的评价等都属于他人评价;在自我评价中,除了学生自我评价以外,还有教师自我评价。学校自我评价等等。

在日本的教育评价实践中,对于他人评价,除了日常教学中的他人评价以外,日本文部省实行的全国综合学力调查“和各都道府县教育委员会。市町村教育委员会实行的学力调查“等更是一种典型的他人评价,在自我评价上,日本不仅强调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自我评价,而且也重视学校对本校的课程实施状况等进行自我检查和自我评价。

(二)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

绝对评价在日语中又被表述为以教学目标为标准依据的评价。所谓绝对评价,是指对照学习指导要领“所确定的教学目标,不仅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而且对包括自学的积极性。思考能力。判断能力。表现能力等素质和能力在内的整个学习完成程度进行评价的一种评价。目前,日本小学。初中的各学科学习记录“和高中的各学科。科目等的学习记录“中的观点别学习状况评价“和评定,以及小学。初中。高中的综合学习时间记录“。特别活动记录“和小学。初中的行为记录“等,都是绝对评价的形式。

相对评价在日语中又被表述为以学生集团为标准依据的评价。它是指以年级或班级为集团,用集团基准“(即对某个学生集团进行测评所获得的测定值)评价每个学生,根据某个学生在所在集团内的相对位置来评定他的学习状况的一种评价。过去,日本中小学各学科学习记录中的评定“是在适当加进一些绝对评价的意味的基础上,进行相对评价的。但是,现在各学科学习记录中的评定“也要求实行绝对评价。这样,相对评价就大大后退了。然而,由于相对评价还有使学生在与集团成员相比较的基础上发现自己的适应性和优点的作用,所以现在日本仍然主张把相对评价的结果记载到中小学指导要录“中的综合所见和指导上的各种参考事项“栏目之中。

(三)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

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是布卢姆(Bloom,B.S.)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和教育评价理论被引入到日本以后,一直在日本十分盛行的几种评价形式。

所谓诊断性评价,是指在教学目标设定之后,在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之前,为了弄清楚学生在此前的学习状况,有效地开展所计划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一种事前评价“。它一般由前提条件测验和事前测验组成,进行前提条件测验是为了弄清楚学生是否具备了学习所需要的能力等,进行事前测验是为了弄清楚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新内容哪些已经掌握了。哪些还没有掌握。换句话说,诊断性评价是开展有效的教学首先应该进行的一种摸底性评价,这种评价的功能在于调查学生在学习上的经验。兴趣。积极性。理解程度等,明确学生对学习的准备情况。问题所在和适应性等。

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所进行的一种教学评价。它是按照教学目标的规定开展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如一个单元的教学进行到一定程度之后),为了检查前一段时间的教学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并根据检查结果调整下一段教学的目标。进度和方法等,而进行的一种事中评价“或中途评价“。通过这种评价可以检查出哪些学生在多大程度上理解了教学内容,哪些学生还没有理解所教的内容,对于还没有理解的学生要进行相应内容的补习,对于已经完全理解的学生要提出深化。提高和扩大的目标和内容要求。这样,形成性评价并不只是为了检查而进行检查,它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就是根据检查所反馈的结果修正后续教学的目标。内容和方法。也就是说,形成性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改善教师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

总结性评价是指一段时期的教学结束之后(如一个单元的教学完成之后,或者一个学期的教学完成之后等)所进行的一种教学评价。它是为了检查特定单元的教学或者特定时期的教学等是否完成了既定的目标而总括性地进行的事后检查“或事后评价“。通过检查发现学生对有的重要内容还没有掌握的情况下,要对其进行辅导,改善其学习;如果所有学生都掌握了全部学习内容,就进入下一阶段的教学。这样看来,总结性评价还有改善教学的功能。

(四)个人内差异评价

个人内差异评价在日语中又被表述为以个人内部标准为依据的评价。它是以每个学生自身为标准依据,积极评价学生的优点。可能性和进步状况等的一种评价。个人内差异评价是最适合于重视个性的教育“的一种评价形式,它对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发展学生的个性具有重大作用。现在,日本新修订的中小学指导要录“中设立了综合所见和指导上的各种参考事项“栏目,其中可以记载学生在各学科学习。综合学习时间的学习中特别值得记载的事项和在特别活动。日常行为中那些特别值得记载的事项。

[1][2]下一页

日本中小學教學与评价一体化原则及其對的启示【3701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54620.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