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经典诵读价值特性分析
引言
古代自蒙学教育开始就非常重视经典诵读,所谓经典诵读是让儿童在人生中记忆力最好的年龄段,进行传统文化经典名作的阅读。朗诵。背诵活动。但,现有经典诵读的价值与功能没有得到足够地挖掘与发挥,没有得到学校。家庭以及家长的普遍重视,这就需要我们论文网不断地探讨与实践,这也是本论文的价值意义所在。通过相关文献的梳理,本文认为小学语文经典诵读价值特性主要表现在人文。工具。德育以及美育等四个维度上。
一。经典诵读价值的人文特性
语文是最为全面的综合性基础学科,能够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锻炼人的思维能力,让日常表达更加简明得体连贯,富有逻辑性和艺术性。语文是让人们称之为一个自然人。社会人的最为重要的工具,语文又是智慧的凝聚和文化的结晶。一般情况下,一个语文综合能力不强的学生其性情发展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一个语文综合素养较高的学生表达能力和学习发展能力都不错,分析问题会非常严密,表达较有条理。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认字。发音。阅读。达意。传情等,起到工具性作用;同时,语文学习更能够帮助学生赏析诗文,明德喻理,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温润性灵,具有非常突出的人文性。著名教授任继愈有一篇非常有名的文章经典教育:孩子们的维生素,其中把经典看做是孩子成长必不可少的维生素。一般的语文。数学。理化等学科知识是治疗无知的药“,而经典教育则是每一个孩子成长发展的维他命。它能防止机体出现各种问题,并且渗透到每一个细胞。因此,诵读经典是发挥语文课程人文性和工具性的最好方式和途径,语文教学一定得重视经典诵读。
二。经典诵读价值的工具特性
(一)字量扩充
从小学生识字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他们识字主要依靠智慧性间接联想和形体差异的直接联想,他们一般都是要这些具体的汉字放入到较为熟悉的通俗的语境中记忆和理解的。小学阶段的学生更多是形象思维,他们能够很好地感知具体物质概念,却对精神概念感到不好理解;对那些较为直观的概念能够很快地认知本质内涵,而相对抽象的概念,学生根本认识不到本质,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学扩大他们的识字量,需要更多地向小学生的生活靠拢。
例如,弟子规中有这样几句话: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通过诵读,不仅能够让学生知道这些基本的生活习惯和要求,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生活理念。根据生活中常见的实物。常做的事情认识漱口“净手“袜“衣“等词汇,无形之中就增加了他们的识字数量。
经典著作很多都是平仄相间,韵致分明,富有乐感,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比如,中国最为经典的启蒙读物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等,传唱下来家喻户晓。千字文有汉字1000个,百家姓有汉字470个,三字经有汉字1200个,还有千家诗等,这些经典读物相加共有三千多个汉字,如果都能诵读,这对小学生来说掌握的汉字不可谓不丰富。
(二)语感培养
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而语言能力的核心是语感。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强调,研究语文的重要基础条件就是要有敏锐的语言感知能力。不管你是阅读书籍还是报纸,或者与人交流,能够一眼看出。听出句子的表层意思。深层含义以及情感色彩,能够一下子明白对方的表达意思和情感等,这就是最为重要的语言感知能力。这个能力是生活。发展。研究的必备能力。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鼓励学生做好语言积累,语感的培养和强化。由此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所在就是培养他们的语言感知能力。语感能力的培养非一朝一夕能完成,它也需要长期的训练和培养,需要持续性阅读和聆听。培养这种能力最为重要也最为有效的方式就是诵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反复诵读,逐步悟出气味,渐渐得其要旨,进而不断领略语言之美,在潜移默化中强化感知领悟能力,提升审美品位。小学语文教学引导学生诵读经典是一个慢慢引导。持续跟进的过程,学生在诵读中积少成多,循序渐进,由感知――感悟――领悟――彻悟,这是一个潜滋暗长的内化过程,学生的语感培养亦会慢慢形成。
(三)表达提高
写作与表达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更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很多家长非常关注孩子的写作能力的培养,总是感到进步较慢。孩子努力了很多,依然没有太大起色。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已成为每一个人必备的能力。表达就是学生知识与涵养的名片,写作又是人们心灵的镜子,能够很好地反映一个人的知识能力。生活态度。价值理念,更能表现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思想精神,这些能力很多都可以通过诵读经典获取。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来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小学写作训练教学应重视诵读,重视经典诵读。首先,通过大量的诵读经典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多间接生活经验和感悟,让学生在诵读中不断陶冶性情,逐步塑造健全的性格和完美人格,为学生写作表达交流奠定最为根本的基础。表达和写作最根本的是展现一个人的精神。思想。性灵。品格与修养。其次,大量的诵读经典能够为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并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基本素养,提高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和创作水平。最后,经典都是思想艺术的结晶,学生在思想认识的同时,也能从中找到表达的技巧。写作的章法。
三。经典诵读价值的德育特性
小学语文教育需要重视学生的基本语言能力,更应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把德育放在突出重要位置,并把德育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知识才能,更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语文学科中很多文章都能展现人类种种美好的思想道德,展现诚信。勤劳。坚忍等人文情操,不少作品也突出忠孝。节俭。博爱。廉洁等做人标准。那些经典诗文经历一代又一代的传承,经历时间的淘洗,终成为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正确的价值观,凝结沉淀为集体的高尚品格。德育教育不能仅靠语言说教。简单灌输,一定要注重方式,要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化。这样,才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通过诵读经典来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陶冶学生情操,是无为教育“的重要体现。无为也是无违“,不违背学生的意愿,不违背教学规律,不违背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规律,不强迫学生一定要接受一种观念或者认识;而是自然而然地触动他们的心灵和思想灵魂,让他们能够在阅读中获得思想融通,情感的共鸣。能够自觉感知先贤的行为事迹,领悟圣贤的思想精神,并以此为标准来指导行为举止,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心灵品质,提升道德境界,学会做一个高尚的人。
比如,论语中的名句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要求每一个人需要做到言行一致,讲究诚信,答应别人的事情就一定要努力做到,一诺千金。三字经中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学生诵读这些名句,就会慢慢领悟其中关于勤奋学习的劝诫。弟子规中首孝悌,次谨信“,学生反复诵读就会知道自己首先要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其次做到小心谨慎,恪守信用等等。
四。经典诵读价值的美育特性
经典最能代表中华优秀文化,是中国千年文明和精神的集中凝聚。诵读经典就是让小学生能够在优秀文化的感染熏陶下成长,是提高学生审美素养的最好方式。小学语文教材有很多的启蒙读物,经典作品里更是包含着丰富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的文章,阅读这些作品能够更好地感知美,学会欣赏美,培养审美和创造美的意识和能力。美读“一词是很值得玩味的词语,诵读经典需要引导学生美读,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让学生能够从感情。音韵。音调。艺术等角度学会诵读,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一)语言的音律之美
经典作品的言语韵律之美主要表现为音调。节奏和押韵等,引导学生感悟经典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或热烈。或低沉。或欣喜。或悲伤。或凄凉等情感的情韵之美;帮助学生从停顿。重音。节奏。韵律中感知经典的韵律之美。停顿能够很好地体现作品的节奏感,押韵又能从发音上展现回环往复,通过音节变换和声调起伏形成动听悦耳的音乐美感。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等被千古传颂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极具音律之美。
例如,诵读孟浩然的春晓,让学生把握这首诗每一句的停顿,读到晓“鸟“少“时要字音延长并略带吟诵的感觉,让学生能够从中找到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读到鸟“时需要将尾音上扬以示想到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明朗心情,而读到落“字需要重读,尤其是知多少“需要放低声音以示对落花的惋惜之意。这样能够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之美,不断强化学生的审美体验。
(二)经典的形象之美
诵读不仅让学生感知音律之美,还能感知形象美。很多的经典作品描绘的美好画面,塑造的艺术形象都给人以美感,诵读时通过想象再现,能够获得更多的形象美感。教师如果能够引导学生边诵读边想象,再配之以音乐或画面,学生一般就能够在脑海中再造出一幅幅画面,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例如,学习贺知章的咏柳,学生边诵读边想象,尤其是能够根据诵读来绘画出自己心中的意境画面。经典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美育因素,引导学生在诵读中感知形象美,想象诗歌中的画面。意境。人物等,以作品中美的意蕴开启学生的美好心灵。语
小学语文经典诵读价值特性分析
小學语文经典诵读价值特性分析【3688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57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