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今时不同往日,过去一个家庭尚且能养育多个子女,如今仅仅是第二个孩子的到来却让许多父母犯了难。除了养育二孩的高生活成本之外,“大孩”的反对也成为了“二孩”到来的不小阻力。各类关于“大孩的烦恼”的新闻也是层出不穷。而很多这样的孩子能够与其他同伴和谐共处,却无法对于同胞兄弟姐妹友爱,认为他们“瓜分”了父母对自己的爱。因此,如何帮助孩子理解“悌”的本来意义,重回长幼有序、兄友弟恭的和谐,不仅是家庭教育需要重视的问题,也是学校乃至社会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其三,新时期学校教育“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需要。
在学校教育中,小学阶段的教育对于一个孩子成长的作用是基础性的,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也有道德的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教科书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意无意地传递着文化与道德,教科书中蕴含的“德”作为德育工作中的一种隐性课程,也发挥着极大作用。其中,语文学科不同于一般学科,在习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之外,更兼具有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的任务。语文学科又不同于德育课程直接的道德教化,其价值导向是隐性的,在教育的有效落实中往往能够收获稳定而深刻的影响
利用小学语文教科书这一影响广泛、教育效果明显的文本,融入中国传统的“悌”文化,引导学生们感受“悌”的本意,理解“孝”与“悌”,再由此推己及人,则不仅能够解决“二孩”的尴尬,更是我国教育部“十三五”时期“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落实。《论语》有云:“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有“孝悌”之本,则“本立而道生”。潜移默化的“悌”文化熏陶,如春风化雨般深入学生内心,继承传统美德的同时又增强了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从而推动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因此具有重大意义。
根据历史和现实的需要,笔者选择大陆的人教版与台湾的康轩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作为研究对象。大陆与台湾有着同根同源的文化传统,但由于一定历史和政治原因,在教科书编写上又各有特点。如对于语文学科教科书的命名上,大陆为《语文》,台湾叫《国语》。通过对两岸的语文教科书进行比较,能够更好的促进两岸文化上的交流,增强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同时,在“二孩时代”的新时期,新的小学语文教科书“呼之欲出”,对台湾和大陆两岸的小学语文教科书进行深入地研究与比较,也有助于编撰者博采众长,从而为新教材的编写提供一些启发与借鉴,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文主要的研究的文本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与康轩版《国语》教科书(1~12册)。为便于表达,以下简称“人教版”和“康轩版”。
本文将人教版与康轩版作为研究对象,从选文系统、练习系统和助读系统三个方面,全面、深入地探析两版教科书中与“悌”相关的内容之异同,为新版小学语文教科书设计提供借鉴。
为了达到这一研究目的,笔者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和文本分析法得以展开。论文网
文献研究法是指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
文本分析法是对文本进行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的探究,从而发现那些不能为普通阅读所获取的深层意义。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悌文化之研究(3):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58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