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全球化,行动本土化“:中西方研究生教育理念的跨文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2-0216-04
全球化“(globalization)作为人类文明的自我更新与发展,在当代世界的各个领域都表现得十分突出。从文化的论文网视角审视,全球化“则是一个异质文化间相互碰撞与融合的过程。全球化“意味着开放化与多元化,这些给世界教育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向就是国际化,当今世界研究生教育的多元化则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必然产物。198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正式实施,标志着具有法制保障意义的学位制度开始正式建立。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结构中的最高层次的学历教育,是本科教育的基础上培养高端专门人才的教育。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研究生教育的独立性日趋明显,研究生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研究也逐渐受到学界的普遍关注。“[1]本文通过跨文化比较研究,分析了中西方研究生教育理念的异同点,探寻研究生教育目前与发达国家间存在的差距,从而提出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策略。
一。多元文化理论“的演进与比较教育学
文化多元主义“(multiculturalism)是美国学者霍勒斯?卡伦(HoraceM。Kallen)在美国的文化与民主一书中提出的。20世纪以来,经过同化论。整合论和文化多元理论的流变发展,多元文化理论“已经成为西方国家实施文化多元教育的理论基点。作为多元文化理论的主要发展阶段,同化论“(Assimilationtheory)是一种具有种族主义特征的文化哲学,而整合论“(Integrationtheory)则是一种文化拼盘“。多元文化理论“发展的第三阶段则是跨文化的交流与研究。整体主义“立场和对话精神是跨文化研究的最大特征。教育的跨文化比较研究,就是要减少异质文化间的偏见与误读。多元文化是比较教育学的重要研究视阈,比较教育学对教育进行跨文化的整合与研究,能够尊重异质文化间的差异性,以探索其中具有普适性的教育规律。“[2]多元文化教育“(Multiculturaleducation)就是以尊重异质文化为基点,在各种文化群体平等的基础上,为促进异质文化间的相互理解所实施的共同教育。与多元文化教育“相比,跨文化教育“(Cross-culturaleducation)则具有更广泛的内涵,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对文化发展的贡献中就正式提出了跨文化教育“。跨文化教育“包括不同国家。种族与宗教间的教育,以及不同地域。性别等社会群体间的教育。多元文化教育“与跨文化教育“是在全球化语境下教育国际化的不同模式。教育的跨文化比较研究就是要与文化他者“(Cultureotherness)进行有效对话,最终指向的是超越文化间性“(Interculturalnature),真正达到教育的国际化与全球化,以促进世界各民族国家教育的共同发展与繁荣。
文化的跨文化比较研究是建构比较教育研究体系的理论支点。比较教育就是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教育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以探讨教育的普适性发展规律,推动民族国家与世界教育改革与整合发展。比较教育发展之初,其研究视阈主要集中在民族国家的教育体制改革上,随后发展为对民族国家教育的民族特性及其教育制度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逐渐开始关注教育的异质文化差异性研究。比较教育研究的两个参数是教育和文化,跨文化比较是比较教育学的主要学科视野。教育的跨文化比较研究,是借鉴他国教育制度的改革经验,以解决民族国家的主要教育问题,从而保障教育的整体和谐发展。剖析不同民族国家的社会语境,可以给异质文化间教育的规定性发展作出重要判断,更好地促进世界各民族国家的学术文化交流。比较教育学以跨文化视阈研究和探索世界各民族国家的教育发展规律,运用跨学科方法进行教育的多维研究。比较教育以全球性视野对国际教育及教育发展等重大问题进行整体性分析,并将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世界各民族国家的教育改革之中。
二。中西方研究生教育理念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跨文化比较研究是比较教育理论生成的基本途径。研究生教育的跨文化比较,就是通过研究不同民族国家间研究生教育的整体状况,以探索适合本民族国家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准确路径。思维全球化,行动本土化“(Thinkglobally,actlocally。)是民族国家研究生教育跨文化比较研究的基本规则。
(一)比较教育:跨文化研究中的文化规约与超越
文化性“(Culturalnature)是比较教育学与生俱来的内在秉性。任何教育理论成果都是特定语境下文化生活需要的产物,代表着其所处语境中的文化传统。教育学的民族性内在地包含于教育学的文化特性之中,因为任何民族的教育活动都是在其特定的文化语境中进行的,深受其文化历史传统的影响。不同民族国家的教育制度既有共识性,又蕴含着异质文化间的差异性,这些彰显出各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等对本民族教育发展的规约作用。教育学所具有的内在品质主要包括文化性与民族性等方面,文化则是比较教育研究的基本视野,比较教育的根本所在就是深入教育所处的文化历史传统中进行比较,比较教育学因而具有了与异质文化交融互补的个性特点。“[3]比较教育研究中存在着文化屏障“(Culturalbarriers)和文化殖民问题“(Culturalcolonizationproblem)。其中异质文化间的个体由于文化历史传统的差异性而形成的文化交流阻碍就是文化屏障“。比较教育研究中还存在着文化殖民问题“。文化性“作为教育内在本质,意味着文化霸权“存在于教育的生存空间之中,而文化殖民性“则会直接影响着比较教育学者的言说方式。比较教育研究的过程就是异质文化间进行对话和交流融通的过程,比较教育研究就是以文化作为基点,同时以间性哲学理念为理论基础所进行的教育比较研究。因此,比较教育研究应学习借鉴世界上他国的教育理论与方法,努力创建本土化的教育研究模式。比较教育研究应注重跨文化理解,并在尊重异质文化间教育独特性的基础上,探讨世界教育发展的普适性规律。(二)西方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理念的发展变革
世界现代研究生教育初生于19世纪上半叶,随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发展都十分缓慢。但是在二战“后随着世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英美等发达国家的研究生教育也开始迅速发展。特别是在20世纪后期,研究生教育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新趋势。作为高等教育结构中的最高层次,各民族国家研究生教育都是在一定理念的指导下展开的。研究生教育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其理念与实践对世界其他国家也都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
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德国是现代研究生教育的发源地。文化学者和教育家威廉?洪堡(WilhelmVonHumboldt)在19世纪创办了柏林大学,提出学术自由以及教科研相结合的大学理念,促使现代高等教育把教学与科研相互统一起来,并最终催生了世界现代研究生教育。“[4]洪堡教育理念“(Humboldteducationconcept)也因此成为现代世界研究生教育理念的雏形。从此后世界各民族国家都以此为导引,努力拓展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区间,研究生教育理念内涵也日趋丰富起来,教科研相统一“成为世界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核心理念。而大学理念“(Universityidea)则是英国教育家约翰?纽曼(JohnH。Newman)在大学的理想中最先提出的,先进的大学理念“促进了英国高等教育的长足发展。英国在整个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都渗透着传统精英式的教育理念。而且英国研究生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断寻求变革与创新发展机遇。为促进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英国采取了灵活多变的学位制度。在寻求变革与发展的同时,英国研究生教育同时还非常重视整体教育质量,始终保持着传统精英式教育理念“(Theconceptofeliteeducation)的内核。而在美国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HopkinsUniversity)则是按照德国大学的模式建立起来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就明确提出研究生教育是培养受教育者进行科学研究的教育阶段,应让研究生掌握高深的专业知识,重视智力发展与所学知识的紧密结合,以此培养受教育者的整体创新探索能力。注重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自此成为美国研究生教育理念的主要理论基础,创新精神“从而推动着美国研究生教育的长足发展,并贯穿在美国研究生教育的整个发展历程之中。在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开设必要的学习课程,进行‘教学式’(Teachingstyle)的培养,这是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创新之一。美国研究生教育阶段主要开设必要的基础理论课程和相关的跨学科课程,把科研活动与课程学习相互结合,以此作为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有效路径,从而来适应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的社会现实需求。把社会竞争机制引入到教育体制之中也是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创新之处,这些主要体现在研究生教育中科研经费的分配机制和淘汰制度的确立。“[5]科研与课程结合的‘教学式’培养,并且引入社会竞争机制和淘汰制度,这些都使美国研究生教育质量得到不断提升,同时也促进了研究生教育的全面创新发展。
对西方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理念的演进历程加以审视,可以看出世界各个民族国家研究生教育理念各具特色,表现出明显的民族性和本土性特色。与此同时,世界各国的研究生教育理念也具有一定的互补同在性和交融共通性。世界各民族国家的研究生教育在本质上都是培养受教育者进行科学研究的一个教育阶段,研究生教育制度的建立与实施都是以此为理论基础的。世界各民族国家只有明确和理解研究生教育的基本理念,才能使研究生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得到不断提升。
(三)中西方研究生教育理念的差异与交融性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研究生教育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契需解决。20世纪80年代以降,建立了研究生培养基地和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与监督机制,逐步确立了研究生学位与教育制度,研究生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目前研究生教育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由于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和影响,研究生教育的管理体制僵化,培养单位自主办学的调控力度不够。研究生教育还没有真正建立起主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调节机制,研究生教育的运行机制不够健全,国际化程度偏低,研究生培养各方面条件也亟需完善和提高。目前研究生教育区域性发展不平衡,区位差距十分明显,研究生教育学科结构也需要进一步优化改革。研究生教育与社会人才需求的相互契合程度不够。在当代全球化本土化“(Globalizationlocalization)迅猛发展的背景下,研究生教育应努力借鉴他国的经验教训,进行全面改革和全方位的提升,争取改变研究生教育国际竞争力薄弱的现实局面。
世界各国研究生教育理念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共通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生教育应学习和借鉴世界其他国家成功的教育实践。从研究生教育理念的发展变革看,世界各国研究生教育理念在本质上具有一定的交融同在性。德国的洪堡教育理念“十分注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这一理念至今仍在影响着世界研究生教育的整体发展。英国研究生教育中的精英式教育理念“也是以科研为教育核心的,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创新同样是以科研为核心来展开的。与此同时,世界研究生教育共同的永恒主题则是十分注重研究生教育的整体质量。德国研究生教育注重培养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和高层次人才,而美国研究生教育的竞争机制和淘汰制度本身就是保证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更是研究生‘精英式教育理念’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创新与发展。具有‘美国精神’(TheAmericanspirit)的研究生创新理念在世界各国研究生教育发展中独树一帜。“[6]德国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改革以及英国研究生教育的多样化发展等成功个案,无不是研究生创新理念的实践表现,这些理念都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结果,具有极高的学习与借鉴价值。作为高等教育欠发达的国家,应当积极主动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研究生教育的成功经验,真正做到他山之石“,为我所用。目前研究生教育应进一步建构本土化“的教育理念,明确研究生教育的研究性质和发展策略。放眼全球,立足本土“,这是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也是增强国际竞争力与提升教育质量的逻辑起点。三。中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理念体系的整体建构与发展策略
全球化“进程在当代社会不断推进。全球化“作为综合性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空间与时间的转变,是各种过程的整体复合。全球化“必然伴随着文化全球化“(Culturalglobalization),文化全球化“又会推动着全球化“的发展进程。当代社会文化的全球化“发展,必然会给世界教育带来新的际遇与挑战。中国高等教育应该抓住教育发展的全球性机遇,努力改革创新,真正建构起属于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理念体系。
中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理念体系的建构,首先要确立以培养和强化科研能力“为核心的研究生教育理念。在教育与科技兴国的战略方针指导下,科学研究应当成为中国研究生教育的主要任务,目前世界各国研究生教育也主要是以科研为核心进行的。研究生教育应在提高课程学习有效性的基础上,强化受教育者整体科研能力的培养。研究生教育应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起来,确立以科研为核心的研究生教育主导理念。研究生教育与此同时,还应注重提高研究生的整体培养质量,以创新谋求更好的发展。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膨胀和扩大,研究生教育的整体质量也因此受到巨大的冲击和影响。研究生教育应当吸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成功的教育理念,在理论和实践上应当继续坚持精英型的教育范式。研究生教育在世界教育的全球化“发展中,还应注重研究生教育的全球本土化“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研究生教育具有文化的先进性与多样性特质,在当代社会承担着时代创新和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任务。世界各国主要的研究生教育理念在本土化“发展过程中,都呈现出多极化发展态势。研究生教育发展要具有全球化“的视野和胸怀,同时也要考虑到适合本国国情和本土化“发展的现实需要,以保持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可持续性。作为一种职能相对独立的行政管理机构,目前中国式研究生院还缺乏创新理念。研究生教育应当努力追求教育上的创新和创新中的研究生教育发展,选择确立适合本土化“发展的研究生教育理念。
经济全球化“(Economicglobalization)促进了全球经济发展,知识成为刺激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经济上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自然要依赖教育,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本国的教育发展。各民族国家的高校办学与教育理念定位则会直接影响着本国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因此,世界各国都注重借鉴其他国家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经验教训,以全球化发展的整体视阈来审视和考察本国教育,将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改革放在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从而努力建构适合本国国情并被国际认可的教育体系机制“[7]。目前,高校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发展还处于雏形建设期。在社会转型期,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并未真正涉及到国际化人才培养,还主要立足于国内和本土。“[8]办学理念没有十分关注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现实需求,致使研究生教育发展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处于严重的滞后状态。高校师生国际化程度偏低,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课程设置不合理。世界各国高等学校进行国际间的合作交流,互派师生进行科研合作与交流,以完善本国教育体系。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高校师生进行国际化交流力度还不足。目前研究生国际化课程设置不合理,研究生学位制度国际化定位还不十分准确,教育资源国际化程度偏低。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必然需要世界各民族国家间对于其他国家教育学位的接受和认可,而接受和认可的幅度则会直接影响着研究生的整体培养质量。目前颁布实行的学位条例还主要是以本国高校为实施对象,这严重制约着与他国间的学术交流进程。“[9]目前的国际化知识资源共享程度偏低,学术交流的国际化发展是提升各民族国家教育国际化的内在尺度,国际间学术交流活动的频率与质量则直接影响着各民族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应积极推进国际间的学术交流,采取国际合作办学方式,进行优秀学者相互访学与交流,以达到教育资源共享。设置跨国性专门教育机构,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确保国际信息交流的安全性。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关键就是要打造一支过硬的国际化师资队伍。目前应制定出与此适应的相关政策法规,以促进跨国间的高校合作,为师资队伍国际化发展提供合适的发展环境。同时还要注重课程设置的国际化,为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提供实施载体。可以通过增设国际认可的课程门类,开设专门性的国际课程,穿插国际学科的前瞻性知识,来丰富国际化课程设置。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国家的高等教育必须要与教育国际化进行有效接轨,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作为研究生教育的大国,高校必须要以教育观念的国际化为前提,制定出各项相关法规条例,以确保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最终实施。
当代社会全球信息化的迅猛发展,深刻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世界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在全球化“蓬勃发展的语境下,世界教育发展也处于变革创新之中。教育发展要抓住全球性发展机遇,努力拓展发展的空间和研究视野,打造出文化教育发展的全面繁荣格局。作为教育结构中最高层次的教育,研究生教育担负着为社会建设培养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时代重任。随着研究生教育实践的不断深化,研究生教育理念也开始逐步丰富和发展。中西方研究生教育理念的跨文化比较,为研究生教育研究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视阈。研究生教育必须要坚持全球本土化“的发展策略,制定出相应法律法规,明确研究生教育的性质,注重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性培养,在教育创新中寻求新的更高发展。研究生教育应放眼全球,在全球化场域中实现本土化“的长足发展,其中重要途径就是努力推进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进程。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发展目前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课题。
思维全球化,行动本土化“:中西方研究生教育理念的跨文化研究
思维全球化,行动本土化”中西方研究生教育理念的跨文化研究【6925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59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