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新常态环境下优化媒介素养教育效果评估研究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674-2117(2016)15/16-0156-03
传媒新常态环境下媒介素养教育效果评估的紧迫性分析
2014年5月,在考察河南省时,第一次提到了新常态“。新常态论文网之新“就是有异于旧质“,常态“就是固有的状态。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一种不可逆的发展状态。
随后,传播界的学者从不同角度探索与研究了传播新常态的特征,笔者将其特征总结如下:①传统媒体式微。新媒体“的崛起带来了传播活动构成要素的变化,即传播主体的草根化。传播客体及内容的碎片化。传播形式的图像化。传播渠道的多元化。传媒边界的模糊化,以及传播过程的互动性等。②传媒经营的新常态。传媒发展由过度追求规模。数量,转向追求质量效益。③传播理念的新常态。互联网思维成为传播活动的重要理念。④传媒管理的新常态。网络强国战略使网络舆论进入新常态,网络舆论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和舆论引导的焦点。
传媒发展新常态格局使人的传媒化生存特征逐渐明显,人们与传媒的关系日渐紧密。因此,人们必须具备相应的媒介素养。这样则需要准确地评估每个人受到媒介素养教育的效果,进而衡量媒介素养教育的成败,指引媒介素养教育的方向。下面,笔者将分别从评估对象。评估主体。评估指标。评估过程四方面展开分析。
拓展媒介素养教育效果评估对象,以提升评估效果
媒介素养教育是一种培养优质公民的教育,其效果评估对象包括所有社会公民。传媒新常态环境下,不同人群利用传媒的方式不同,需要具备的媒介素养也不同(如下表)。
第一,普通人群有参与媒介信息传播活动的需求和机会。针对这类人群,媒介素养教育多从保护立场出发,试图通过媒介素养教育保护青少年。少数民族。老年人群。妇女等社会弱势群体,使其免于负面信息的侵害,并在一定程度上,提供媒介信息传播的利用方法。笔者认为普通人群是比较基础的媒介素养教育对象,他们需要具备基础的媒介信息传播和接受的能力。而在传媒新常态环境下,传媒活动无处不在,因此,媒介素养教育效果评估的对象需要不断拓展。
第二,传媒从业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的媒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能力。传媒新常态环境下,人人都是传播者,而传媒从业人员既要具备专业优势,又要有专业的媒介信息生产素养。因此,传媒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评估指标应区别于普通人群的评估指标。
第三,媒介管理者要具备媒介组织的管理能力。媒介管理者的素养需要具备四个维度,即传媒事业的价值观,一流的执行力,处事手段与方法,推动媒介发展的创造力。
第四,政府官员需要具备专业的媒介信息传播能力及利用媒介进行危机公关的能力。媒介素养高的官员能够理顺传媒舆论,梳理政府形象,疏通所辖人群的生活琐事,并为突发危机事件的处理奠定舆论基础。
丰富媒介素养教育效果评估主体,以提升评估效果
媒介素养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媒介素养教育有三种实施模式:一是大学新闻传播专业教育(有规范的。连续性的评估制度);二是大学通识教育(没有专门的考评);三是传媒实务界的在职教育(由业界管理机构或国家行政管理部门组织并实施考评)。广义的媒介素养教育模式是由大众传媒通过传播行为向人们间接实施媒介素养教育。另外,家庭及其他社会成员对媒介的功能与使用技巧等展开的介绍,也归为广义的媒介素养教育范围。
上述媒介素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人们适应传媒新常态的社会需求,而适应情况如何,主要由传媒从业人员。媒介管理者。新闻传播学者。政府官员等做主要判断,这是因为:第一,传媒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丰富,能够全面地判断。评价对象的素养具备情况。第二,媒介管理者对其他媒介管理者的潜质具有评判能力,对媒介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检验也具备丰富的经验。第三,新闻传播学的研究者能够理性。客观。系统地从理论角度评价社会人群的媒介素养教育效果。第四,媒体素养较高的政府官员能够较为准确地衡量其他政府官员与媒介打交道的能力。因此,媒介素养教育效果的评估主体构成应包括上述四类工作者。
当然,针对不同的媒介素养教育效果评估对象,评估主体的构成比例可以调整,以保障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调整媒介素养教育效果评估指标,以提升评估效果
随着媒介类型与评估对象的变化,媒介素养评估的指标设置也要随之调整,从而提高评估的准确性。
1。评估指标体系设置需要细化,并提高可操作性
部分研究者认为,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面对媒体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还有研究者认为,媒介素养教育包括:①了解基础的媒介知识,掌握媒介的使用方法;②学习如何判断信息的意义和价值;③学习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④了解如何有效利用大众传媒发展自己。
上述媒介素养评估的内容属于整体规划,在实施具体的评估时,指标仍需要细化,使其具有可操作性。
2。不同的评估对象设计不同的评估指标体系
如前文所述,媒介素养教育对象包括普通人群。传媒从业人员。媒介管理者。其他政府官员等。这就需要针对不同的人群设计不同的评估体系,从而准确评估其媒介素养情况。
针对不同人群,媒介素养教育设定的教育目标不同,其教育效果评估自然需要不同的评估指标。例如,新闻工作者追求真实。全面。客观。公正。及时,尽力履行职业使命,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因而,只有细化微观的指标设计才能准确评估。规范媒介素养教育效果评估过程,以提升评估效果
部分研究者指出,媒介素养实证研究缺乏严格的科学范式,调查报告大多流于现状描述,对现状的解释则少有涉及。研究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研究者认为,目前,评估过程逐渐从以解释性研究及现状调查为主的感性跟风阶段向以开放研究和评价研究为主的理性探究阶段过渡。同时,研究方法也逐渐从定性研究及主观分析向定量研究转移,走向定性与定量研究结合的混合式研究。
1。媒介素养评估方法需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媒介素养评估过程需要系统的量化指标,并客观公正地评估不同群体使用媒介的素养特征。评估主体要对统计的数据进行定性。定量的解读和评价。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单纯依靠感性认知描述特定人群的媒介素养状况是不可信的,而过度地相信统计数据,缺乏对调查数据的合理解读同样不利于媒介素养调查与评估。
2。问卷发放方式影响实际评估效果
在评估过程中,如果通过问卷星发放的问卷不符合随机抽样要求,所选的样本也不具有典型性,那么调查所得的数据也就不具有代表性,会严重影响评估效果。
3。指标设置存在偏差
评估时,传播者与受众的角色存在交替的现象,草根群体经常参与新媒体信息传播活动,其媒介素养不仅包括信息的接收与解读能力,同样包括信息传播能力。因此,评估者不仅要关注评估对象接触媒介信息的广度及利用媒介信息的深度,还要考察其利用媒介信息改善自身生活。工作或学习的情况。
结语
传媒新常态环境下,信息传播活动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影响很深。因此,媒介素养教育效果评估的意义尤其重要。我们必须从评估对象。评估主体。评估指标。评估过程等几个方面协调发展提高评估的客观性与公正性。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提升评估效率,并为媒介素养教育提供依据,从而最终改善媒介素养教育效果,推动普通公民。传媒从业人员。媒介管理者以及其他政府官员对于传媒的利用。
传媒新常态环境下优化媒介素养教育效果评估研究
传媒新常态环境下優化媒介素养教育效果评估研究【2906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59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