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学科优势渗透生命伦理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B
生命伦理学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展最迅速。最有生命力的交叉学科。生命伦理学中的生命主要是指人类生命,但也包括动。植物生命乃至生态系统;伦理学是用道德价值和原则对生命领域中人类行论文网为的规范性进行检验。因此,生命伦理学具有生命科学与哲学双重身份。
在,生命伦理学起步较晚,很多人对它还很陌生。虽然诸如医学。生物学等相关专业的生命伦理教育有一定的存在规模与发展,但是在中学中,系统的生命伦理教育尚处萌芽状态。中学阶段是学生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初中生正处于活力四射的青春期,他们思维活跃,易接受新鲜事物。因此,初中阶段无疑是学生伦理意识开始形成并逐渐成熟的重要时期。在初中阶段的各学科中,又以生物学科最有可能也最有利于渗透生命伦理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中的生物学教育,应当担当起进行生命伦理教育的重任。生物学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学科的优势,利用生命科学的丰富资源,结合学生实际,切实有效地开展生命伦理观的教育。下面以北师大新世纪“(版)初中生物学(以下简称北师大版)八年级教材为例,谈谈如何发挥学科优势渗透生命伦理教育。
1挖掘初中生物课程中的相关教学内容,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在传统教材中,学生更注重的是理解科学知识,忽略了对生命的思考。新课程标准十分注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学教材比较全面地讲述了生物学各领域的基础知识,在生命伦理教育方面,并不是纯粹传授生命伦理知识,而是注重增强学生的生命伦理思辨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生命伦理道德水准,体现了人文关怀的思想。八年级教材中生命伦理教育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感
北师大版教材第19章专题阐述了生物的生殖和发育这一有关生命延续的基本特征。我从哪里来“是学生小时候最感兴趣的问题之一,他们渴望了解自己的出生之谜。所以,本章教材在第1节首先讲述人的生殖和发育。新生命的孕育“这部分内容让学生认识到人的由来,从而理解每个人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最优秀的个体。生命来之不易,非常珍贵,值得人们去珍视。善待。此外,本节教材的小资料“介绍了人体受精。早孕危害。避孕等性知识,有利于帮助学生健康地度过青春期。第19章第3节呈现的内容是植物的生殖方式。学生通过学习绿色开花植物的繁殖过程,懂得被子植物的繁殖要经过开花。传粉。受精的过程,才能结出果实。产生种子来繁殖后代,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如花的雌雄蕊受伤或未传粉,就无法形成种子。学生初步感受到生命的可贵,才能珍爱。珍惜生命。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知识让学生体会到生命在大自然中孕育与生存的不易,引导学生去体会生命从开始孕育到最终诞生的艰难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人文情怀。
1。2利用生态学知识,进行生态伦理教育
教材对生命伦理的广义理解,在第2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中,渗透了着生态伦理。环境伦理教育。第23章第4节提供了一份资料:位于北美的凯巴森林,原本是一片和谐安详的景象,印第安人和各种生物在这片森林中和谐地生活着。后来,凯巴森林被列为国家禁猎区,政府严禁在林区内捕杀黑尾鹿,却允许猎人捕杀以黑尾鹿为食的野兽。30年后,凯巴森林失去了往日的宁静,面目全非。学生通过寻找凯巴森林变迁的原因,对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有限的自我调节能力进行了分析。正是由于人类的不恰当干预打破了凯巴森林的安宁,使得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受到破坏,然后进一步分析生态失衡的其他因素,主要原因是人类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发,如森林被砍伐,草场遭破坏,导致土地荒漠化,从而造成全球性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地球所能维持人类生存的能力正在衰减。愈演愈烈的环境问题必须要引起人类足够的重视,由此教师要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
1。3正确的认识和应用生物技术才能为人类造福
随着科学水平的飞速发展,现代生物技术在向人们展现美好未来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多伦理难题。例如人类已经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利用基因工程改造生物的性状,甚至培养出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的物种。大量的人工培育会不会影响物种的发展?是否允许人们通过改变基因来选择自己喜欢的的性状,甚至根据自身愿望来选择未出世孩子的特征?……这些问题都促使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对学生进行生命伦理教育。
现代生物技术种类繁多,原理复杂,对于初中生来说,难度较大。因此,第25章生物技术“仅选择转基因技术和克隆技术。克隆技术“部分的教材内容从寻找科学家培育克隆羊‘多莉’成功的奥秘“的活动入手,使学生对克隆技术有所了解,接着阐述了克隆技术的应用意义,但克隆技术引起的伦理之争是存在的事实,如克隆哺乳动物家族的日益壮大让克隆人“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教师也可以就此让学生展开讨论:你赞同克隆人吗?为什么?“这些道德评判对于培养学生面对生命伦理的独立思考。形成自己对生命伦理的独到见解大有裨益。
2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生命伦理观念的方法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学教材中的生命伦理道德教育的内容呈现形式多种多样,有助于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教师可采取讲解。讨论。实践活动。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不仅使学生在接受生命伦理教育时不会感到枯燥和乏味,还可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自然融入伦理冲突,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
2。1课堂教学是进行生命伦理教育的主渠道
生命伦理教育的教学过程不单纯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倾向于塑造人格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在让学生了解有关生命科学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是道德观念培养和形成较好的途径和办法。如第25章第2节介绍了转基因产品带给人们巨大的利益,同时又质疑转基因食品是否会引起中毒或过敏反应,转基因生物或其他产品对其他生物或生态环境是否构成潜在的不利影响“,要求学生就此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使学生懂得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带来的利害得失需要权衡,有利于学生对生命伦理的认识逐步趋于规范和理性。2。2联系生物学知识。积极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是进行生命伦理教育的良好途径
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不断地思考并获得亲身的感悟。生命的成长需要生命本身的体验,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获得,只有亲身体验的东西,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获得。例如,在学完植物的生殖方式“一节之后,笔者利用我校科技活动时间组织学生培育植物来体验生命的历程。当学生看到自己亲手播种。施肥和精心呵护的植物由小长大直至开花结果时,他们不仅取得收获满怀欣喜,更在这个过程中知晓了生命的萌芽。发育。成长的不易,感受生命受损的痛苦,从而推物及人,敬爱生命之情油然而生。
2。3拓展其他方式让生命伦理教育更丰富
教材并不是通过简单说教进行生命伦理教育,安排了许多建议活动促使学生透视生命。理解生命。尊重生命。如写科幻文章――假如地球上没有微生物“。参加爱鸟周活动“。角色扮演――研讨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等。教材还提供了不少小资料和课外读,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更新了学生的观念。如慎用抗生素“。早孕的危害“促使学生善待自己。善待他人;远渡重洋的屎壳郎“。加强农药的环境监督刻不容缓“等有利于学生生态伦理观的构建。这些建议活动和课外阅读内容都能提高学生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和理解。另外,还可以通过举办知识讲座。知识竞赛。图片展览等活动进行生命伦理观的教育。
3结语
独立开设生命伦理学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伦理观念最有利,但就目前初中的教育教学现状来看,在绝大部分学校中还做不到。因此,生物教师结合生物学教材内容,将生命伦理学的观念自然地渗透给学生是比较切合实际的做法。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学教材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弹性,教师可以针对本地区。本校状况和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进行课程的再建设,挖掘出更多初中生感兴趣。乐于接受并且能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和动手能力的课程呈现形式,对学生的生命发展给予及时。必要的指导和关怀,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哲学很好地结合起来在新课程中实施生命伦理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很好的效果。
发挥学科优势渗透生命伦理教育
发挥學科優势 渗透生命伦理教育【3250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60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