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教育扶贫的研究综述【4519字】

时间:2023-04-20 23:16来源:毕业论文
教育扶贫的研究综述【4519字】

教育扶贫的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17)05-108-03

一。教育扶贫与精准扶贫的辩


教育扶贫的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17)05-108-03

一。教育扶贫与精准扶贫的辩证关系

在精准扶贫过程中,教育扶贫起到基础性。先导性和持续性的作用,对于解决贫困地区的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论文网的意义。

(一)精准扶贫的科学内涵

2013年11月,总到湘西考察,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思想,习指出: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2015年6月,习总到贵州省调研,他再次强调扶贫脱贫工作是十三五“时期的重点,要确保到2020念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并提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学术界对精准扶贫的科学内涵做出了概念界定:精准扶贫是相对于过去粗放型扶贫而言的,根据导致贫困的具体因素的不同,从实际情况出发,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扶贫方式。

(二)教育扶贫的科学内涵

教育扶贫,是指对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进行教育资源投入和资助,使贫困人口掌握脱贫致富的知识和技能,通过提高当地人口的科素质以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彻底解决贫困问题的一种扶贫方式。

(三)精准扶贫与教育扶贫的辩证关系

现阶段有贫困人口7017万人,并且绝大部分在的中西部地区,这些地区除了交通不便。地理环境较差之外,最根本的问题在与教育的落后和人才资源的匮乏。杨定玉认为,教育扶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实施教育扶贫政策,对于解决贫困地区的贫困问题。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涛颜认为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教育扶贫具有先导性的作用,要使贫困人口彻底脱贫,防止脱贫人口返贫,就必须加强教育扶贫。傅佑全认为教育扶贫对于精准扶贫具有基础性的作用,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现在仍然处于教育贫困。思想贫困。文化贫困之中,教育扶贫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方法。

二。进行教育扶贫的必要性

习总指出,治贫先治愚。要彻底解决的贫困问题,就必须做好教育工作,要重视贫困地区的教育问题,要关注贫困地区学生的教育问题,要让贫困学生享受到良好的教育,不让贫困地区的学生输在起跑线上。

(一)教育扶贫的功能

以赵红霞。谢洪荣为代表在文章中指出,教育扶贫有三个重要的功能:第一,虽然现阶段的农村贫困人数有所下降,但是贫困问题依然严峻,长期的贫困养成了人们安于现状。墨守成规的性格,新思想。新方法被视为大逆不道“,因此衍生出了深厚的封建思想,代代相传,代代贫困。实施教育扶贫可以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的科学文化素养,提高人口的整体素质,从而消除贫困的代际传递。第二,贫困地区的教育扶贫虽然取得很大成绩,但是仍然存在许多不足,教学条件差,硬件设施缺乏,教学资源匮乏等等,不同贫困地区的落后程度不同,落后短板也各不相同。因此,针对各贫困地区的特点进行教育扶贫是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有效之举。第三,贫困地区的师资力量薄弱也严重制约着当地教育的发展,贫困地区教师素质低下,年龄结构以及学科结构不合理,且福利待遇差使得教师队伍不稳定。通过贫困地区教师培训。城镇辐射和政策倾斜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师资力量,同时壮大教师队伍。

(二)教育扶贫的意义

在精准扶贫的体系中加入教育扶贫,不仅是对传统扶贫理论上的创新,更是对扶贫模式的重新构建,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两方面的意义。傅佑全认为过去的扶贫模式单一,为了追求平均化而采用一刀切的扶贫模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而进行教育扶贫,可以有效地转变扶贫模式,转变扶贫观念,从而为精准扶贫提供理论基础。中央。国务院在2015年11月29日发布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指出到2020年要彻底解决的贫困问题,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张翔认为,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不仅经济贫困。资源短缺,最重要的是人才的极端稀缺,实施教育扶贫政策,提高贫困人口素质,注重培养人才,既可以使贫困家庭自力更生的能力得到提高,又能够切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实施教育扶贫政策是实现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最佳选择。王嘉毅。封清云和张金认为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大力发展教育是治疗愚昧落后的根本方法,通过教育可以提高贫困人口的素质,促进贫困人口掌握生存技能,最终切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三。教育扶贫中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的实施教育扶贫政策,包括学前教育三年行动。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义务教育两免一补“。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补助生活费。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等20项,努力促进区域和城乡之间的教育均衡发展,使贫困地区的学生也能够享受到平等的教育资源,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存在的问题依然突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首先,贫困家庭自身存在的问题。赵红霞。谢红荣在文章中指出,贫困地区的贫困家庭受到传统封建思想影响极其深厚,文化素质低,生活水平差。贫困家庭长期的贫困使之形成了随遇而安。逆来顺受的性格,不愿接受新鲜事物;贫困地区的家长大多抱着读书无用论“的态度,不了解教育的作用,从而不鼓励孩子上学接受教育,以知识改变命运。另外,贫困地区的学生大多也早早选择外出打工荒废学业。

其次,教育扶贫合作机制存在的问题。张冰。孙云轩认为,首先,贫困地区之所以贫困,不只是由于经济的落后和各种资源的匮乏,它是自然条件。地理位置。文化因素。政策因素等多方面互相影响的结果。怎样正确处理教育扶贫与导致贫困的原因等理论研究还不够充分。其次,的扶贫主体主要有政府主导型教育扶贫。基金主导型社会基金扶贫。非政府主导型教育扶贫,但是缺乏多元合作机制。最后,对于教育扶贫的研究只侧重于其中某一项主体,而忽视了扶贫客体,扶贫方式的适用性不足。再次,教育扶贫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梁文政根据重庆市教育扶贫政策的实施,总结出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扶贫政策追求一刀切“,而忽略了不同家庭的贫困程度。虽然重庆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资助体系,但是,由于不同家庭的收入存在差异,贫困程度不同,在政策实施中,忽略了因人而异的精准原则,致使有些特困家庭的子女享受平均的扶贫政策,并不能彻底解决贫困问题。第二,扶贫政策追求政府主导,社会辅助的联动政策,而各路资金缺乏统筹,使得扶贫政策不够公平。另外,由于媒体对贫困典型的反复报道,使得这些家庭学校被重复捐赠,而尚未报道的家庭仍然贫困。第三,扶贫政策追求目标统一,忽略了不同区域存在的差异,扶贫难以实现效益最优化。

最后,贫困地区的教育资源落后。教育基础薄弱。傅佑全认为贫困地区之所以贫困主要是因为知识。文化以及科学的贫困,教育贫困是其根本原因。在贫困地区幼儿园。中小学这类教育资源存在着极为突出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幼儿园。中小学的数量太少,造成了学生入学困难的问题;第二,学校的办学条件差,教学楼破旧,学生住宿条件差;第三学校的硬件条件差,缺少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最后,教师资源奇缺,教师素质低下。这些也是教育扶贫急需解决的问题。

四。实施教育扶贫的对策思考

针对现阶段在教育扶贫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学者们在对策研究方面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学术界主要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措施。

首先,教育扶贫重在精准。学者们认为,要使教育扶贫真正发挥作用,首先要杜绝过去的一刀切“的扶贫模式。赵红霞。谢红荣认为,要做到四个方面的精准:第一,要精准教育扶贫的范围,努力改变贫困地区的教育现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使教学点的布局更加合理,切实落实营养餐计划;第二,扶贫费用要精准发放,解决不同地区之间的教育差别。要加大扶贫费用的总量,调整费用结构,把费用花在刀刃上;第三,教师的激励政策要精准,稳定整个教师队伍。要通过一定的物质补偿,吸引教师,稳定教师队伍;第四,对贫困对象的资助要精准,不搞平均化,落实一户一策“政策,努力做到扶真贫。张翔指出,教育扶贫要做到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和教育扶贫项目的精准运行。对扶贫对象进行精准识别是进行教育扶贫的前提条件,对于贫困人口要进行入档管理,制定甄别程序,建立流动的贫困人口进出机制。使各项教育扶贫项目能够精准运行是教育扶贫工作的重点,一方面要稳定贫困地区的受教育学生人数,另外要保证学生的受教育质量。杨定玉。秦红平认为首先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到贫困地区进行实地调查,精准确定贫困人口,同时要深入研究贫困地区人口致贫的原因。从而制定精准帮扶方案,对贫困对象进行教育培训,对贫困家庭子女进行资助服务。

其次,需要完善教育体系。教育扶贫的目的是能够让贫困地区各个年龄段的学生都能够享受到平等的教育资源。傅佑全认为要大力发展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贫困地区的幼儿园。中小学这类基础教育资源问题突出,因此,要大力发展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包括兴建学校,改善教育环境,扩大教师队伍,加大对于贫困学校的财务资助,贯彻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另外,还要大力发展贫困地区的职业教育,贫困地区一般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矿产资源,但是缺乏足够的专业技术人员开发,因此要根据贫困地区不同的资源开发需求建立职业教育学校,同时提高现有职业院校的办学条件。民建中央调研部也认为当前要进行教育扶贫,应该做好下列七点:第一,发展全面的学前教育,在贫困地区新建幼儿园;第二,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教学环境;第三,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和职业教育,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发展具有产业化潜力的专业;第四,职业院校多开展校企合作,达到企业与学校的互利共赢;第五,开展招生扶贫政策,减轻贫困地区家庭的负担;第六,开展对于贫困地区师生的资助政策;第七,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到教育扶贫中。

再次,需要完善监督。评价机制。教育扶贫的监督与评价机制是确保教育扶贫能够顺利进行的中心环节,是确保教育扶贫工作可以正常有序地进行的必备条件。张翔在文章中指出:第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制度,通过独立的力量对教育扶贫的绩效进行考核,评估结果力求量化,确保考核真行切实有效;第二,要建立监督机制,实行责任到人制度,对于扶贫工作进行不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问责,要严惩教育扶贫过程中的贪污腐败行为,同时还要充分发挥社会媒体的监督作用。颜涛认为实施教育扶贫的相关部门。单位和扶贫的过程,都需要建立监督评价机制,来确保教育扶贫的专款都能够精准运用,达到扶贫效果;同时,社会各界对于贫困地区的捐款和物资,也需要完善的监督机制。蓝天立认为,各个相关部门应该明确责任,抓紧落实政策,定期。不定期深入贫困地区进行调研。意见反馈,监督各项教育扶贫工作的开展情况,确保政策实施到位。

最后,树立典型。在教育扶贫过程中,通过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推动教育扶贫事业的全面展开。颜涛以湘西为例,把湖南省教育水平落后的怀化市直接对接教育发达的长沙市,涉及到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等教育等各个方面,确立了全面帮扶的机制,大大促进了怀化市的教育贫困问题的解决,起到了典范带头作用。另外,颜涛认为在少数民族地区,要结合当地民族特色,发展特色产业,注重培养少数民族人才,树立典型,从而带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杨定玉。秦红平也在文章中指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贫困地区,培养民族人才,树立教育扶贫先进典型,要充分注重当地的民族文化,发展当地特色。

教育扶贫的研究综述

教育扶贫的研究综述【4519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61344.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