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发展心理学关于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相关理论
(一)生物社会模型
生物社会模型认为,生物以及社会文化因素均是造成性别差异的原因,社会文化因素会 放大内在的性别差异。一方面,生物社会模型承认社会文化因素对性别差异的影响,另一方 面,不否认生物性因素对性别差异的直接影响。在前工业社会,男女身体上的差异使男性多
① 宫亚男。学前儿童性别角色教育特点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46):4。
从事打猎,建筑等工作,女性则多在家抚养孩子。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可以说,身体差异已 不再那么重要,现在的性别差异多是社会文化因素影响的结果。
(二)信息加工——图式理论
图式加工理论认为,儿童具有关于性别的图式,这些性别图式会影响他们的思维以及行 为,促使儿童的行为接近传统性别角色。Bem 认为,社会文化中的性别意识会同人类的各 种生活经验相结合,其中的内涵和外延联系会被儿童观察并且模仿。①例如,儿童会观察到 父母、老师、同伴认为的与性别相适的一些行为,包括装扮、爱好、职业选择以及家庭劳动 的分配等,由此,性别就超越了其他的社会分类成为了儿童的性别图式。From优Y尔E论W文W网wWw.YouERw.com 加QQ75201,8766
但是,这种性别图式的建立也有例外。如果社会文化中对于性别差异的强调较弱,性别 图式的主导性就较低,也就是说,儿童不会过度地把与性别有关的特征与行为联系在一起。
西方研究者根据性别角色与心理适应的关系,提出三种模型:一致性模型(Congruency model)、双性化模型(Androgyny model)和男性化模型(masculine model)。
一致性模型是指理想的性别类型和生理性别相一致,即男性应具有与男性生理性别相一 致的男性化特质,女性应具有与女性生理性别一致的女性化特质。
随着社会的进步,在社会文化的影响下,双性化模型逐渐取代了一致性模型,被社会大 众所认可。Bem 认为,双性化的人对与性别有关的判断比较自由,有比较宽松的分类标准。 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个体越来越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本来属于传统的男性特质范围内 的独立、果断、自信逐渐被广大女性所追求,“女强人”也随之产生。1974 年,Bem 编制 了性别角色量表,发现双性化特征的女性较其他人更独立,自尊感强。同时,Bem 还提出, 她的研究目的是希望人们能够从社会给予的性别刻板印象中脱离束缚,形成正确的性别角色 观念,从社会文化强加给男女性的限制中解脱出来。②
① Bem S。L。 Gender schema theory:A cognitive account of sex typing[J] Psychological Review,1981(88):
354-364。
② 李立娥。国内外“双性化”教育研究述评[J]。江西社会科学,2007(6):34。
四、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男女主角形象的对比分析
(一)男性形象的数量比女性形象多,比例不均
1。课文中男女主角出现频次差异明显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共 12 册,由于语文教材中人物形象众多,因此笔者选择从主角维
度进行统计分析。经统计,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男女主角人数比例如图 1 所示。
图 1: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男女主角形象出现频次比例图
如图 1 所示,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主角人物的人数为 188 人,①其中以男性为主角的 人数为 151 人,所占比例为 80%;女性为主角的人数为 37 人,所占比例为 20%。由此,我 们可以看出,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男性和女性作为主角形象出现频次差异明显,比例 悬殊,男女主角所占比例为 4:1,男性居于绝对主导地位。 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男女主角形象对比研究(4):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62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