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浅谈推进艺术院校大學生的爱國主义教育【5690字】

时间:2023-04-25 23:03来源:毕业论文
浅谈推进艺术院校大學生的爱國主义教育【5690字】

浅谈推进艺术院校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4-0243-03


浅谈推进艺术院校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4-0243-03

当今社会迅猛发展,我们受到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等多方面的冲击,为了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爱国主义“论文网的地位也显得尤其重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共同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成为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价值取向。但是,在我们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的同时,不难发现部分艺术院校的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的认知及行为有一定的误区,客观上造成了国家利益的损害。因此,如何推进艺术院校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艺术院校大学生在爱国主义“的认知和行为上的误区

爱国主义是长期生活在一定疆域里的人民在历史上逐渐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这种感情集中表现为对自己祖国的炽烈热爱和无限忠诚,表现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表现为人们争取自己祖国的独立富强而英勇献身的奋斗精神。因而,爱国主义也成为艺术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但是,近年来,我们发现艺术院校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的认知及行为有误区,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爱国主义与狭隘民族主义的混淆

狭隘民族主义是民族主义中最极端的一种,为表示对自身民族的忠心与认同,不惜以各种手段损害其他民族的利益。由于狭隘民族主义分子经常打着爱国主义的旗号,容易使大学生混淆爱国主义与狭隘民族主义的概念。

从理论上讲,当代学者们对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研究不少。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虽然都源于个人对国家的认同或者说体现了国家认同,但是两者体现国家认同的内涵不同……民族主义情感是一种盲目的国家优越感,它带有对外部群体的蔑视和排外倾向,并具有对外部群体的支配感;而爱国主义是一种健康的。建设性的。宽容的爱国情感,未必会导致排外倾向和支配倾向。“[1]由此可见,民族主义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排外性,那么狭隘民族主义就更加容易发展成民族沙文主义和复仇主义。比较极端的例子就是9?11事件“带给人们的伤害。

从实际行为上讲,有些民众在面对较为复杂的国际局势或地区摩擦时,会使用比较暴力的方式或手段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比如,当中日关系因领土问题而越发紧张时,有人会通过砸毁中国民众的日本轿车来表达对日本的不满。但这种行为,在一开始就已经损害了中国民众的利益,这种不理性行为的蔓延会让更多人打着爱国“的幌子,开始恣意妄为,宣泄对社会问题的不满,进而严重损害了国家的利益。其所谓的爱国“情怀,则不知所踪。

因此,当代大学生在区分爱国主义与狭隘民族主义时,根本标准依然是是否由于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同时,看其是否是盲目排外。正如在爱国主义和知识分子的使命中指出的:我们所讲的爱国主义,作为一种体现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深厚感情的崇高精神,是同促进历史发展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是同维护国家独立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密切联系在一起的。“[2]121

2。爱国主义之与国人自卑心理的区分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但是目前的综合国力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距离。而综合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国民是否具有民族自信心。我们曾见到过这样的事例:一些国人就一些捕风捉影的事情,要求国外的企业承认辱华“,并要求这些外企给予中国道歉甚至赔偿。这些国人对所谓辱华“企业铿锵有力的指责,也是打着爱国主义“的旗号,希望国民能够认识到辱华“企业的不良居心,自发抵制这些企业。许多大学生都纷纷响应了这种爱国主义“的号召,加入了抵制辱华“企业的阵营。

当我们就实际情况加以分析,到底是外企辱华“还是我们国人的自卑心理作祟?抵制辱华“企业是爱国主义“的表现还是国人自信不足的体现?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作为祖国未来文化繁荣发展的中坚力量,艺术院校大学生应当明确爱国主义是积极的。向上的,具有一定包容性的高尚情操,不应被较为狭隘的。猜忌的认知所混淆。更应正确区分这种被放大了的国人自卑心理与爱国主义之间的区别。

二。造成艺术院校大学生爱国主义认知误区的因素分析

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在认知和行为上的几种误区的分析,我们了解到它们的产生并非偶然,而且也不是某一个因素导致的结果,而是众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合力的产物。

1。从社会角度看,经济。文化中的负面因子影响艺术院校大学生正确认识爱国主义

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文化等领域都有了较大的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文化体制逐步确立。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在较短的时间内完全追赶上发达国家的发展脚步还是有相当难度的。比如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我们目前仍然以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作为主要的经济发展支柱,发达国家大量加工业被外包给欠发达国家劳动力价格低廉的地区……随着国际人口流动性不断增加,大量贫困国家的劳动力涌向发达经济体,造成了种族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抬头……边缘国家不得不接受血汗工厂。公共设施私有化。社会福利锐减和不公平的贸易条款,在残酷的环境中为生存而苦苦挣扎。“[3]9这种出现在国人面前的明显的国家经济实力对比,就很容易给当代大学生以潜在自卑感“,这会直接影响他们对具体事件的理性判断,进而产生狭隘的思维方式,从而加重对爱国主义“的误区。此外,随着各项文化事业突飞猛进的发展,艺术院校大学生也更多地接受着来自电视。网络。杂志。报纸等多重媒体的冲击力,而这些文化信息渠道中难免有一些浮躁的。非理性的社会情绪,甚至夹杂着一些具有煽动性质的社会舆论。这些社会情绪与社会舆论误导了大学生,令他们混淆了爱国主义“与狭隘民族主义“。爱国主义“与民粹主义“的概念,使他们偏离了爱国主义“的轨道。

2。从学校教育角度看,艺术院校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机制需要加强

大学应是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佳平台,一方面可以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代史纲要等公共课程,加强对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的正确认知;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来带动大学生爱国主义的主动性。积极性,同时也能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建设,营建和谐的校园环境。但是,我们发现当前许多艺术院校的公共课课堂的出勤率。抬头率比较低,部分大学生认为公共课乏味,缺乏实效性,因而丧失主动学习的动力。这就直接导致正确的爱国主义理念很难通过课程的平台有效地传播给大学生。同时,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大部分艺术院校虽然提倡爱国主义教育,鼓励基层组织能够多开展相应的活动,活动形式也力求丰富多彩。但是,由于缺乏爱国主义教育系统的机制建设,使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花在了表面宣传上,活动主题显得又红“又专“,而爱国主义教育的实际意义并没有实现。许多艺术院校的大学生都把组织。参加类似的活动当作一般的社团实践活动经验,而没能深刻领会爱国主义的教育意义。

3。从大学生个体度看,艺术院校大学生的认知能力有待整体提升

对爱国主义的误区,跟艺术院校大学生本身的认知能力也是直接相关的。学生在大学阶段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时期,身心走向成熟的过程中,接受着来自社会。学校。家庭。朋友等多方信息的影响,更会遇到各方复杂的不定因素,这都给大学生的认知能力提出了挑战。而艺术院校的学生由于受多年的艺术专业,如音乐。美术。表演。戏剧创作等方面的熏陶,往往具备思维活跃,举止活泼,富于创造性的特点。而他们在日常的学习和实践活动中所追求的灵感“直觉“等专业创作中的必备要素均属非理性因素,这些因素虽令他们对审美价值有较强的敏感性,在艺术领域给予他们以较强冲击力。但是,由于学生们在思想和行为上过于依赖这些非理性因素,过于溯求个体的直观感受,使他们在理性逻辑分析方面具有较大缺陷,尤其对于社会价值的分析略有偏颇,视野也不够开拓,对于当前世界局势。主要社会思潮不能有清醒的认识;对于那些打着爱国“旗号而进行别有用心的煽动行为的势力不能够有理性的判断,那么还会继续在爱国主义的问题上产生偏颇性的认识。这就需要艺术院校的大学生在既有知识理论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的认识能力,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免被恶意势力所利用。

三。加强艺术院校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反思

艺术院校大学生对爱国主义的认知和行为虽然有一些误区,但是当我们能够明了其背后的原因,就应该合理推进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不仅能够进一步维护社会的稳定,把人民的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国家的未来发展提供动力,同时也能够更好地传承本国的历史。文化,使本国的民族精神继续延续下去。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艺术院校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

1。平衡感性和理性之间的关系,明确理性爱国

爱国主义是一种深沉。自发的情感,倡导理性爱国“,看似是矛盾之语,实则是教育国民平衡好情与理之间的关系。在各国间利益摩擦甚至冲突明显增多的情况下,不可避免地会伴随着各个国家中人们对外的强烈感情,这些感情很可能表现为爱国感情或民族感情,从而使爱国主义具有强烈的感情化或情绪化倾向。对于这些感情,我们当然不能简单地加以指责,因为毕竟有其历史和现实的根源,而且这些感情中有真正爱国的内涵。“[4]因此,我们既要尊重国民的爱国主义情怀,同时也要推进理性爱国的教育,让艺术院校大学生了解到在抒发爱国主义情感时,如果一味地感情用事,有时甚至会损害国家的利益。

而所谓的理性爱国,倡导大学生当然要关心国事。关注世情,但在关心和关注的时候,在表达爱国的意向和热情的时候,一定要遵守法纪和道义,讲求理性有序和有理。有利。有节。中国是一股正在和平崛起的强大力量,在世界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所倡导的理性爱国,必须是展现大国风范,有利于维护大局,维护稳定,维护国家的整体利益和维护世界和平的。而大学生不讲理性的爱国行为,只会遭到外界的非议,不仅会使大学生的素质遭到质疑,更可能给西方敌对势力以打击的借口。

2。运用多种载体,多管齐下推进爱国主义教育

在媒介。载体丰富多彩的今天,艺术院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自然不能局限于一种形式。这是由教育对象的广泛性和教育对象的具体特点决定的。可以充分利用参与国庆。奥运等大型活动为契机,令学生明确爱国主义理念。在平时,以第二课堂活动。学生社团活动为载体,确立学生爱国主义的基本意识,丰富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

首先,国庆。奥运等大型活动往往须招募大量的学生志愿者。艺术院校应严格志愿者的筛选,强化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素养――明确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的重要性。在具体的筛选过程中可执行:报名―基本信息确认―笔试―面试―公示获得志愿者资格名单。让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之前就经历一系列的考验“,充分了解本次活动的详细内容以及将要面对的困难,并懂得珍视这一志愿资格。在志愿活动开启后,志愿者将会面对诸如,酷暑高温连续作业。放弃自己的假期进行辛苦地排练。在缺乏某些基础设施的条件下生活。早起晚归甚至连夜进行彩排等考验。这些活动过程是艺术院校大学生体味爱国主义的一个良好契机。活动不仅能够激发艺术院校大学生参与爱国主义活动的热情,同时也能令大学生明确什么是真正的爱国主义行为。

其次,充分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一方面,艺术院校可以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将专业建设发展与爱国主义教育相融合,把教学与爱国主义实践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使艺术院校大学生能够从专业课堂中领悟爱国主义情怀。比如某些艺术院校开展爱国主义题材的剧目创作,种类涉及歌剧。舞剧。话剧。戏曲。影视作品等。在创作过程中,令学生了解传承祖国传统文化精华。促进祖国文化的繁荣与发展都是爱国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艺术院校应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注重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使学生在参与社团活动中逐渐确立爱国主义的基本意识,避免仅仅因娱乐性而发起活动。主题鲜明,意义重大的活动应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和继承性,使学生在参与社团活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进而增强集体凝聚力。可见,只有通过多种渠道宣传爱国主义,才能让艺术院校的大学生进一步明确区分什么是爱国主义,如何正确把握爱国主义,逐渐走出爱国主义认知上的误区。

3。把爱国主义教育与国际主义教育结合起来

在战争年代,列宁曾讲到布尔什维克的策略是唯一国际主义的策略因为它不是建筑在害怕世界GM的怯懦心理上面,不是建筑在‘不相信’世界GM的市侩心理上面,不是建筑在只顾保卫‘自己’祖国(自资产阶级的祖国)而其余一切都‘无所谓’的狭隘民义愿望上面,而是建筑在对欧洲GM形势的正确的(在战前,在社会沙文主义者和社会和平主义者变节以前,是一致公认的)估计上面。这个策略是唯一国际主义的策略,因为它尽力做到在一个国家内所能做到的一切,以便发展。援助和激起世界各国的GM“[5]650。而在当今的和平世界,其开放性。兼容性也要求我们坚持国际主义,要使艺术院校大学生意识到孤立的爱国主义是不能使中国得到世界的认可。主义运动的精髓就在于它的国际性。这是冷静的唯物主义认识,而不是虔诚的理想主义。在这样一个国家间生产专业分工明确的世界里,如果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不能得到国际社会的支持,就无法利用它想要消除物质匮乏而必须依赖的全球性资源“[3]21。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也指出合作共赢,就是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共同利益。“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需要在艺术院校大力倡导爱国主义教育与国际主义教育的结合,让国民能够开阔视野,兼容并包。

总而言之,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我们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深深地融入我们的民族意识。民族品格。民族气质之中。因此,艺术院校在宣扬爱国主义,倡导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要避免误区,尽可能采取多种方式,正确推进爱国主义精神,使之成为艺术院校大学生成长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浅谈推进艺术院校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浅谈推进艺术院校大學生的爱國主义教育【5690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62582.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