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中学历史课堂中渗透法制教育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进行法制教育要收到良好的效果,要采取灵活多变的教育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加之,法制教育涉及的法律法规内容较多,对于中学生来讲会显得较为陌生和枯燥,主要原因是:抽象难理解;因为学生自身生活经验的局限;学生本身的生理尤其是心理成长不成熟论文网。针对这些特点和现象,我们应当遵循教育规律,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学生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中主动接受法制教育,逐步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我们这个国家有两千余年的封建史,又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直接跨入社会主义社会,没有经历过成熟的资本主义,因此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封建专制传统比较多,民主法制传统很少“,这对我们今天的法制教育来说是一个不利因素。发挥历史学科优势,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对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教学,在这里我们也了些思考。
一。挖掘教材中与法制有关的内容
在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奴隶制王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历史七年级上册第6课)中,提到了夏朝的刑法,这是学生初次接触法“的概念。教学中围绕奴隶主阶级为什么要制定刑法“这一问题,引导学生认识法不是从来就有的,是随着阶级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是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的工具。“在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7课)中讲到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法典,教学中可引用法典条文,如奴隶可以被任意杀死,凶手只需赔偿奴隶主财产损失,无须偿命“,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许可,就把不属于他的奴隶标志剃掉,那理发师的手应砍掉“等,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法典的强烈阶级属性“,加深对法的本质理解。在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之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3课)中讲到,秦始皇制定了严酷的刑法,人民动不动就受到刑法的处治,可以引导学生认识法“在封建社会里是地主阶级统治和剥削农民的有力工具。通过这些具体的历史法制讲述。使学生形成一种观念: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从而使学生懂得,我们当前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力保障,是维护广大人民利益的需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另外,要注意选择历史知识与法制教育的接合点,教师在教学中只有根据史实,把法制教育有机的结合进去,才能使教育入耳入脑。
二。历史教学课内。外密切结合
当前,青少年的法制观念淡薄是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一个重要因素。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曾这样说播下一种心态,收获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人民艰难的民主法制历程,使学生认识到应该更加珍惜现在稳定和谐的社会生活,牢固树立民主法制观念,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法制教育的渗透,不应只局限在课堂里或书本上,对中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增强法制观念,提高法律意识,已经是一个刻不容缓的思想教育任务。教育学生学法。守法。用法也是历史学科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应为引进源头活水,或课内。或课外,或请进来。或带出去,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内外的形式多样,提高法制教育效果:一是举办主题班队会。模拟法庭。开展社会调查。知识竞赛。社会实践等活动,是学校开展法制教育的重要形式。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形式,通过宣讲法律故事,进行典型案例审理等,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教育,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育效果;二是开展社区教育活动。要依靠居委会。村委会协助学校和家长做好所在区域学生假期的学习生活及教育活动,并协助家长做好监护工作,共同做好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特别是做好对行为偏常“学生的帮教工作,努力切断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源头,确保学生不出问题。
三。中学历史教学与生活内容的联系
历史本身就是对过去的记录,源于生活,反映生活,但中学历史课堂普遍存在枯燥沉闷,单一乏味等现象,为应付考试,教师习惯性填鸭式灌输知识点,历史失去了原有的趣味性,使历史教学偏离了学以致用的初衷。而历史教学生活化,就是要改变传统现状,要求教师更新教学思想,将僵硬的教材内容转化为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努力挖掘历史学科的知识内涵,活用生活资源,运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场景,熟悉的生活化语言,提升学生的分析。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历史学科教学生活化,构建起历史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向生活世界回归。
如何在中学历史课堂中渗透法制教育
如何茬中學历史課堂中渗透法制教育【1853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63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