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育中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初中时期,是学生想象力与思维能力极其活跃的时期,也是初等教育向高等教育过渡的关键时期。所以在这一时期对学生的个人能力进行培养,往往具有更大收获。而笔者将通过本文就初中生物教育中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与研究。
(1)趣味性原则。趣味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更多特殊环节的导入,从而提升引导效果,并且能够将传统课程改造得更加有趣,在学习过程中有效集中学生的专注力,提升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和改善师生关系也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必不可少的一个要素。[1]
(2)生活性原则。对于生物学习来说,其主要的目标除了知识的学习,同时还需要将所学的知识或者理念运用到生活之中,从而服务于生活。所以应用性也是生物这门应用科目体现出来的另外一个特征。而对于初中生物教师来说,要保证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则需要教师将教学与生活进行融合,即可达到通过生活观察获得生物现象和知识的目的;而利用生物思想和理念服务于生活,则有利于达成教学目标。
2。初中生物教育中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策略
(1)利用现象表现,强化引导拓展。区别于其他应用型科目,生物教学的优势表现为具有更加多彩。有趣的现象以及表现力,所以初中生物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2]但是目前生物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即是引导性不足。所以需要教师善于利用以上优势,强化生物现象,以达到有效引导学生思维的目的。例如,探究鱼鳍在鱼游泳运动中的作用。首先,让学生思考鱼是依靠什么来进行运动和保持平衡的,各种鱼鳍是否有着不同的作用。其次,提出假设,教师要鼓励学生展开各种猜想,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最后,设计实验来验证学生的猜想:先验证鱼鳍对鱼在水中生活有什么作用,通过控制变量法,分别剪去鱼的胸鳍。腹鳍等,放入不同的水缸中,观察鱼的活动情况并记录下来。通过具体实验的观察来验证假设,再通过分析和讨论来确定假设的对错。
(2)代入生活元素,强化教学趣味性。对于很多生物学习来说,实验往往是一些生物现象的重复,所以生物教学要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一是教师需要在其中代入更多生活元素。二是鼓励学生仔细观察生活中一些生物现象,并且利用自身所学的知识解释这些生物现象。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不仅可引起学生对知识的思考,学生还可以通过设计相关实验,从实验中发现新知识。我在设计水中生活的动物“这一课的时候,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的探究方案。通过师生共同分析,学生不仅对鱼适应水中生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还知道了如何通过鳃的颜色辨别鱼的新鲜程度,丰富了生活常识。
我们学习了生物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之后,我根据本地的乡情文化给学生下发了这样一道作业:根据自己家庭的现实状况,亲手设计一份早餐食谱,并且亲手烹饪。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注重营养搭配和膳食结构,设计好之后向家人介绍每样食材的营养成分及其这样搭配的道理,做好后请家人品尝,并让他们作出评价,这样的作业设计学生不仅喜欢,而且联系了生活,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丰富了生物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由此可见,我们在生物课堂中将生活中的元素融入课堂中来,提升了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效果。
3。结语
初中生物学习不可忽视的是它对学生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而对于生物教师来说,除了需要在传统生物教学中对加入各种创新的理念以及教学环节,还需要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兴趣的激发以及生活化的代入,这样才能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转化思想,从生活生物现象中获取生物学习的灵感,最终将所学生物知识运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生物教育中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生物教育中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1529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63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