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习“取代教育“
[中图分类号]G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129(2017)06-0020-05
一位地方教育局?L告诉我们说,他儿子一看他要说话,就抢先说道:爸爸,你又要教育我啦?“那口气,对教育“颇有点讽刺味道。另一位朋友的孩子对他说,爸爸,你论文网不要教育我,只要帮我学。“第三位朋友说:你可以说,但不可以说教。“
这些求学者,很乐意学习,却不乐意受教育“!为什么会对教育“的反应有反感?教育“这个词,最近似乎越来越向着贬义词方向发展,向着被讽刺的方向滑坡。
这非常刺激我们,驱使我们不得不去考察教育“这两个字是怎么来的。
办学这个行业,在中国古代并不叫教育“。中国两千年的办学行业都不叫教育“。国家管理办学的人,也不叫教育官员“,而是叫学官“。就是到了京师大学堂成立时,清王朝任命的管学大臣“,是吏部尚书孙家鼐。1902年的管学大臣“张百熙是工部尚书。国家办学叫做官学“,民间办学叫做私学“。
学,既然是一个行业,就不便使用两个词汇来称呼这个行业。
在教育“面前,学生是宾语。仔细推敲,教“没有错,育“更不可非,但是这两个字连在一起作为行业名称,就有些不妥。因为在学“这个行业里,主角当然是学生。但是在教育“里,学生只是宾语。主语是谁?官长。师长。家长。在家服从家长,在校服从师长,在职服从官长,新的三从四德“。在教育“面前,学生是被决定的,被规定的,怎么可能成为主体“呢?在教育“面前,哪里会有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呢?
于是,我们开始质疑,用教育“这个词称呼学校。求学。办学这个行业,是否合适?
学者们也开始质疑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林格先生的著作教育是没有用的,中国教育报用了一个整版来讨论这本书,实际上也就是呼应,来响应这个提法。结论是什么呢?教育是没有用的,学生主体学习是有用的。
施建农是中国科心理研究所研究员。世界天才儿童会议亚太地区前主席。博士生导师。他说:超常儿童不是你教育出来的,教育只可能让超常儿童变成平庸。“
王财贵先生是台中教育大学语教系副教授,全球华人儿童读经发起人。他说:品德是不可以教的。“
国家社科基金“的一个国家级课题的名称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与教……,学“放在前面了。
我们还特别注意到中国科心理研究所所长。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张侃老师在给我们的信中很明确地回避说教育“两个字。而是使用青少年成长“。德智发展“这样的词汇。请看全文:青少年如何成长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存亡和发展的重大课题。电影课使用和世界精神产品的精华,有组织,有目标地运用于青少年成长中各个重要的方面和问题。为青少年的德智发展开创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功在千秋。“
凡此种种,都是征兆,从上到下都在谨慎地思考,教育“这两个字是不是在任何场合都非用不可呢?用教育“两个字来称呼整个学校行业,是不是最好的称呼呢?教育“是不是不适应社会发展“呢?
你可以反驳我们说,外国不是也叫教育“吗?不!外国叫Education。那么,Education与教育“有什么不同呢?
北京语言大学谢小庆教授曾谈到,英文Educate“源于拉丁文Educare“,本意是引出“。多年来,英美名校只做一件事――引出孩子身上的潜力。
因此,我们的结论,Educate“或是Education“,不应该翻译为教育“。
在大英百科全书中,Education是一门在学校或类似学校的环境中,关于教学与学习的学科。它不同于其他一些社会化过程,例如田园式的发展或亲子关系等。
在维基百科词条中,Education从广义上讲,是指能够对个人的才智。品质和身体技能的形成有影响的行为或经历。在技术领域的定义:社会通过一定的机构将累积的知识。价值观和技能从一代传递到下一代。
在韦氏词典中,Education指学校提供正式的指导和监督练习训练,特别是技能。职业或者专业训练;通过指导使得在智力上。道德上甚至审美观上得到发展;说服或者诱使人们按照希望的方式去感受。相信或者行动。
在Education“里,学生是主语;在教育“里,学生是宾语。由此可见,把Education“翻译成为教育“,并不准确。
一些外国学者来华讲学,大量使用learning“,而基本不用Education“。总不能把learning“也翻译成教育“吧!教师与学生是学习共同体,而教师不再是教育者,学生不再是接受教育者。
美国有一个学习科学研究院“,中国有一个教育科学研究院“。一词之差,天壤之别。
教育“这个词来自于日本对Education“的翻译。在江户时代和明治维新时代,日本与荷兰交往中翻译了西方大量的文化著作,史上称为兰学“。比严复的翻译要早得多。甲午中日战争后,很多中国人看日本强盛,便将日文中译,转贩西学。为了翻译省事,逢书便译,倾销进入中国。一些新名词如干部“哲学“教育“蜂拥而至。这时正是资本主义工业GM后为了大批量培养工业需要的千篇一律的标准化人员的时候。没有人,更没有政府机构对这些用词做仔细的推敲和研究。那么中国的教育“这个词由来如何呢?
中国古代所有的学者,只有孟子用过一次教育“,此后他自己也没有再用过。孟子?尽心上说过君子有三种快乐,其三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这也许是中国最早出现的教育“一词,但在这里,孟子很显然并不是指一个行业,而是指一个行为。几乎过了两千年,也没有人响应孟子,没有人哪怕只是像孟子一样只使用一次教育“这个词汇。一人也没有,一次也没有。两千年如此,绝非偶然。他们一定在回避可能出现的歧义。
现在古书都有电子版,很容易查证。我们查了许多著名学者的大部分原著,都没有查到教育“这个词汇。例如姜管老孔庄,墨晏荀韩吕,董仲舒的春秋繁露,朱熹的朱子语类,都没有出现教育“这个词。目前考察到,最早是王阳明提到教育“4次,再往后150年里仍然?]有人响应。直到明末清初顾炎武的日知录里,还是没有教育“一词。严复介绍外国的Education“,翻译过来就大量使用了教育“这个词。
我们常常困惑,为什么荀子写劝学而不同时写一篇劝教?为什么四书里有一篇大学而没有一篇大教?为什么不把北京大学“改成北京大教“?为什么不把物理学“改成物理教“?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用佛学“来称佛教“?为什么不把学问“改成教问“?为什么不把学校“改名为教校“?为什么整篇师说连一个教“字也没有?为什么把有大的研究成就的人称为学者“而不称为教者“?国家督学“为什么不叫督教“?
学与教,到底谁为了谁?
易经?蒙卦: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不是我求儿童,来来来,我要教你读书。而是儿童来求我,叔叔,我们怎样才能上天?
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什么是愤?朱熹说,想也想不清楚就是愤;什么是悱?朱熹说,说也说不明白,就是悱。合起来,想不清楚,说不明白,可不可以说是困惑?困惑了,你不来问我,我也不会来找你。一定是你来找我,我再和你聊聊,启发你自己找到答案。
礼记?曲礼:闻来学,不闻往教。“只听说来求学的,没有听说过哪个人要去教别人的。
9个字。8个字。7个字,是不是阐明了同一个思想:学是主体,教是辅导。一个好教师一定是保护。鼓励和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的。
闻来学,就是听说那些穿着草鞋。提着干肉,走千百里路去求学拜师的故事。求学是内在的,学生为主体,儿童为中心的。古代这个思想与杜威的儿童中心主义。陶行知千学万学学做主人“的思想,是遥相呼应的。
我们再查段玉裁注许慎的说文解字,看那个教“字是什么意思?说文解字原文:上所施,下所效也“。教“字的核心含义是要被教者仿效。服从。顺从。依从。接受。古时候的政教合一“以法为教,以吏为师“,都是以服从作为教“的核心含义。
我们终于明白了,所谓教育“,就是要我学“;求学,就是我要学“。教育,就是要学生按我的意志办,你们所有的人按我的意志成长。
所以,我们感觉到,将办学行业称为教育“并不妥。
1902年的清廷还有管学大臣“。1912年,蔡元培出任中华民国教育总长“。教育“开始被用来称呼办学“这个行业。蔡元培有很多很好的办学思想,我们非常尊敬他。他把办学“改称为教育“,从历史角度看,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蔡元培希望通过教育“造就一批不再服从皇帝的人,造就一批GM者。蔡元培的教育“,为当时的政治服务,有其积极意义。
教育“一旦作为行业名称,于是便出现了一窝蜂的改动,外国人办的教会学校,立刻跟着政府改名,在学校前面加上教育“两个字。孔子的办学思想,也被命名为孔子的教育思想“,强加给孔子。
早在90多年前的那个时候,鲁迅在两地书里就一针见血地对教育“提出质疑:现在的所谓教育,世界上无论哪一国,其实都不过是制造许多适应环境的机器的方法罢了“。
最初,我们曾猜测会不会是慈禧下令改的,或者是袁世凯所为。对不起哟,蔡元培,您是我们非常尊敬的学者。没有想到查出来是您。当然是袁世凯及其他人都没有反对。现在我们和您商量,看看是不是改回来。
蔡元培本人的言论也是反对把学生培养成器具的:旧日教育,在于普遍以一种零星之知识,造成国民为政府应用之器具。“[1]在一次演讲中又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的。“[2]
只要这个行业还叫教育“,学生是主体“的说法便只是一句空话。在孟子那里,教育“本是充满对学生关爱情怀的行为,到近一百年,则变成了强迫学生。控制学生的违反人道。违反师道的行为。我们感到,像孟子那样关爱学生的教育行为是可以作为父母亲和教师等人保留的美德和美行的,但是教育作为学“这个行业的名称是不适应社会发展“的,办学体制改革“的第一件事就是应改掉教育“作为行业名称,而恢复办学“这个行业名称。
所以,我们大家要动动脑筋,想想办法,出出主意,看看怎么改更好。
明明是自学“,硬要牵强地叫做成人教育“;明明是终身学习,硬要叫做终身教育“。郭思乐教授主张生本“,就是以学生为本。这是多么好的思想呀。可惜为什么还要说成是生本教育“呢?联想到这百余年的现状,教育“的一切弊病,都可以从教育“这两个字成了行业名称找到原因。
当然,大家已经习惯到处使用教育“这个词,一时间也不容易改。但是,当中央和国务院的文件名都正式地使用思想道德建设“而不使用思想道德教育“时,当国务院总理曾明确提出教育不适应社会发展应大胆改革办学体制“时,我们只要响应,只要开始淡化使用教育“,少使用教育“,尽量回避使用教育“,用办学“上学“求学“管学“督学“成长“发展“等词汇代替教育“,时间长了,也就逐渐改过来了。其实,只要教育部的名字一改,大家马上就改过来了。
以学习“取代教育“
以學习”取代教育”【4294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644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