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语文课改革初探
引言
职业教育文化课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自古就有渔胜于鱼“的教学思想。在现今知识爆炸的时代,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掌握知识的多少已不是最重要的,而如何掌握知识才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论文网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因此,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成为本次课程改革实验的重要目标。那么,如何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提高学生学习的实效性,就成为教师首先要着力研究的课题。本文就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实效性的具体做法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激发动机
心理学通常把直接推动主体行为的内部动因称为动机[1]“。学生是否积极学习。为什么学习。乐意学什么。学得怎么样,都跟学习动机有直接联系。因而,作为教学主导者的教师就要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注意运用一定的方法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对学习产生如饥似渴的需要,进而根据自身需要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自己制定学习进度,积极发展各种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其学习过程中的认知活动处于自我控制和自我调适的状态,[2]“其学习活动也就呈现出自主学习的特征。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从以下几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实效性。
1。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教师要帮助学生确立情感。态度。价值观。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习方法等方面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明确而具体的追求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实现这些目标的价值以及追求目标的过程自身的价值。如根据学生对INTERNET网的强烈需求,适时帮助学生认识到英语对于他们进入网络的重要作用,并由此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到在当今国际化时代对一个人的现时学业及其终身发展的重大价值,以此激发起他们学习的自主需求。
2。激发并适时满足大多数学生希望努力得到老师。同学。集体认可。肯定的归属动机和赞誉动机。当学生有成绩或其它优良学习行为时,及时予以肯定和表扬,使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其更加努力。如在每次小组对话训练或表演后,及时评选最佳角色“和最佳结对“或对有进步学生和小组予以表扬,从而促使学生个个努力,积极合作,逐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3。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可利用一般的好奇心,将学习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促使学生以问题为出发点,或者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一定形式的活动,为学生提供探索知识的情境和条件,使学生经历探究过程以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3]“这些正是探究性学习的目的所在。以鲁迅先生的药为例,在学生通过精读课文,对文章有了一定认知以后教师提出问题:文中的主人公叫什么。他们家发生了什么事情。小栓吃了药后好了吗。他吃的是什么药。药是哪里来得。为什么等等。将问题交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再引导学生结合对作者的了解谈谈对辛亥GM的认识。在此过程中即可实现学生相互合作。共同探究,又可提高学生学习的实效性。
4。引导。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理想是最高层次的动机,能使人产生深刻而持久的主体内驱力。教师应经常帮助学生逐步树立为社会进步。为事业成功而学习的理想并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对实现理想的意义,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所有这些动机一旦被激发,学生就会很自然地进入自主学习的状态,产生合作的愿望。探究的动力。
二。目标激励
教师应根据职业教育语文课的课程标准,引导学生明确其在学习方式和方法上通过努力所能达到的目标,如学会合作,学会探究等。理解这些目标的达成对个人近期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意义。教师可根据某一具体教学内容的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某种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分析。认识这一具体学习方式对当时学习的意义。对今后学习乃至终身学习的意义。如通过对话比赛。短剧表演等小团体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有助于培养大家的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培养大家的领导意识。社会技能。民主价值观等,以此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积极合作。
以教学目标的达成促使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应根据所任学科的课程标准,提出课堂教学的具体目标或与学生共同确定对学生有意义的学习目标,提出具体要求以使学生对即将开始的教学活动有整体把握,知道自己在特定的时间内应完成的学习任务。应达到的水平,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及个性特点调整期望。形成动机。这时学习者就会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相应的学习方式。教师可以以一个普通参与者的角色出现,适时地帮助学生选择相应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的选择实际上早已隐含在具体的教学目标之中。
三。明确任务
教师应根据所任学科的课程标准,在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交给学生具体明确的学习任务,以隐含的条件促使学生选择相应的学习方式。
探究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来呈现的。[4]“教师可将教学内容问题化后以任务的形式交给学生,促使学生经历对问题的探究过程以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在解决问题中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还可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后,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际操作。观察。调查。信息搜索与处理,表达与交流以实现探究式学习的目的。
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是合作学习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5]“合作学习往往都是在明确的学习任务驱使下被选择和运用的。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教师可将讨论。调查。活动。操作。信息搜集处理等任务交给若干小组,促使学生在完成任务中实现合作与交流。
学生接到明确的任务后,无论是探究问题还是合作交流都会使每个行为主体感到他们正在做有意义的事情,因而也就进入了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自主状态,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学习的实效性。
四。正确评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6]“倡导发展性评价,突出评价促进学生发展。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的功能,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变革学习方式的目的也正是为此。恰当地运用一定的评价手段能很好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做到:
1。建立一套多元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与变化。使学生感觉有人在关心他们;重视学生在过程中的转变,在形成终结评价之前对学生予以指导帮助,给以再次修正的机会;使学生看到成功的希望,引领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
2。鼓励学生的相互合作与交流。着重以正面肯定其合作的过程。尤其对于平时少有合作意识。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学生,当其有了一点点合作行为时,就要及时给予表扬,使其合作行为本身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其社会意识方面的发育。
3。高度关注和准确评价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重视过程,而探究性学习的重要价值也正是能够发展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活动过程本身。
五。激励竞争
教师应根据所任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确定相应的目标或任务,以竞争的形式引导学生在求胜心理的作用下,选取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以达成目标。
学生一旦明确了竞争的内容。目的。意义,就会确定努力的方向,心目中就会形成一个评价指标,即达到什么水平或怎样做是将被肯定的,怎样做将被否定;同时会积极地思考策略,产生积极的情感,达到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自主状态。教师在组织学生进入竞争前,将竞争对象划分成若干小组,自然会促使学生进入密切合作的状态。合作过程中,学生间高密度的交互作用和积极的自我概念,使得教学过程远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培养交往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合作精神。提高道德审美能力的过程。
竞争活动要组织严密。井然有序。调控得当;竞争的目标具体,导向明确,尽量避免并及时消除负面影响。合作竞争中要根据学生现有的基础。特点等因素合理搭配合作对象,使竞争对象处在同一层次上展开活动;避免优劣悬殊的无效竞争。
六。增进情感
培养情感本身就是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以师生之间的美好情感及学习活动本身产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相互合作。积极探索。
首先,教师要主动建立和谐。美好的师生关系。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与学生在情感上沟通共鸣,增强师生之间的亲和力,使学生对教师以及教学活动形成积极的心理倾向。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师生间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良好的师生关系必然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其次,教师应积极促使学生之间形成积极。健康的情感交流。合作交往产生情感,积极的情感必然会强化合作关系。教师应注意经常去关注学生群体或团队成员间的关系,并努力营造团队中其乐融融。和谐正常的情感氛围,提升学生间道德交流的水平,以积极的情感提高合作的效能。
再次,教师要努力使学生对学习过程本身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以生动。幽默的语言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将教师的喜悦传递给学生,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以积极的肯定;理解学生学习上的困难和失败,并与之共同分析原因,使学习过程成为教师关心。帮助学生的过程;相信学生有基本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成功的期待等等。深厚。持久的情感必然会产生源源不断的动力。
结论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提高学生学习实效性是主要目的。然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将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积极思考。加倍努力,努力变革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实效性,因为提高学生实效是我们教学的终极目的。
职业教育语文课改革初探
职业教育语文課改革初探【3929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65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