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基础“课的专题式教学在主义理论教育教学中运用广泛,但也存在一些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所谓专题式教学,是指依据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按照课程内容的内在思想联系和逻辑关系对教学内容进行提炼。整合,形成既先论文网后连接又相对独立的系列专题,并围绕专题确定教学方案。组织教学活动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①。基础“课专题式教学应围绕大学生在思想道德和法律等方面的需要和存在的现实问题,针对课程内容进行有机整合,进而组织课程内容,以促进社会要求和学生需要之间的协调发展,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基础“课专题式教学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
由于世情。国情的变化与发展,当代某些大学生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尤其是新自由主义。功利主义等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有消极影响,从而影响了某些大学生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的态度。方式,进而表现出了不理性。易冲动。自我中心等不良现象。因此基础“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指导,改革教育手段,丰富教学模式,完善评价机制,实现教育教学的实效性,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性质。
基础“课作为讲授做人的基本理论。价值和知识,使学生具备现代社会做人的基本知识和素养,成为合格的现代人“②。同时,该课程的设置肩负起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养的重要任务,并且需要实现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提高和升华。故而,基础“课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必须坚持以核心价值观为指导,进行专题式教学。这不仅有利于坚守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方向,而且能帮助大学生培养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由此可以看出,基础“课就是使人为人“的教育实践活动,这就要求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任务。
基础“课的实效性不仅受到国家发展。社会思潮影响,而且受到社会要求。学生需要的影响,还受到社会。学校(教师)。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是,基础“课专题式教学对提高课程教学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应该把握以下几点:其一,学习主体应该坚定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是非判断和价值判断。价值选择的重要依据。由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全体都应学习的,故而学习主体“不仅包括大学生,还包括学校的管理。教学。服务人员。学习主体必须将社会主义价值观落实到现实生活之中,像空气一样“,无时无刻不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此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基础“课的核心内容,应该触及大学生的灵魂,达到入心入脑的程度。其二,教师必须坚信和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不同,不仅需要传递思想道德。法律知识,还要行为示范。故而基础“课教师及全体教师应坚定对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信仰,并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大学生传输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其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需要传递理论知识,还要渗透于大学生日常生活,专题式教学应与大学生管理和服务工作相结合,综合各部门的力量,实现基础“课的实效性。
二。基础“课专题式教学应优化内容结构,丰富教学方式
基础“课专题式教学的改革,就内容而言,应以教材为蓝本,以核心概念为中心,以大学生所关心的现实问题为对象,深入探究符合社会发展和学生需要的专题性内容。就教学方式而言,应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应用以探究式。启发式教学为主要教学模式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基础“课自身具有理论性强。系统化强。涉及面广的特点。综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材内容呈专题性,分别阐述和论证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法律意识等对个人成才的重要性;大学生成长成才应具备的品质:如理想信念。人生价值观。道德情操等;大学生应遵守的社会秩序,如法律意识。法制观念。行为规范等内容。进一步分析相关内容可以发现,基础“课首先是坚持了以贯彻和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保证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和方向性;其次以事实认识和价值认识相统一的教育内容,其中事实认识要求大学生对爱国主义。人生意义。道德理论。法律体系等内容具有系统性的知识认识,还包括爱国精神。人生真谛。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法律意识等价值认识有专门的培养。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在于:其一,内容之间缺乏内在逻辑性,即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每一部分的内容之间的衔接和连贯性相对较弱。其二,教材的无益重复性。有些在中小学时期已有过的内容,但是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中反复出现,造成了内容的无益重复,使得学生厌倦和反感。针对这两个问题,我们认为应该在专题式教学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解决,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材为参考,以学生发展的现实问题为标尺,结合学校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实现基础“课内容的有机整合。第二,对教材的选择应多样性,在以选定教材为参考的前提下,以相关书籍为参考,促使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深化和拓展基础“课的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高效的基础“课不仅需要多样有趣的教学内容,还需要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除了传统的说理教育的方式,还需要体验。感受式的教学方式,更应该突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隐蔽性和教育方法的艺术性。例如,西方向中国大学生渗透属于西方的意识形态,他们除了通过政策导向。网络宣传等直接方式,更多地选择了无意识。隐蔽的方式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诸如美国大片。韩国电视剧和娱乐节目。日本的生产工艺等。而基础“课所传递的内容,由于缺乏对社会现实和学生需要的回应,实际效果不佳。三。基础“课专题式教学应贴近生活。解决实际问题
基础“课专题式教学应贴近生活,不仅教学内容要贴近大学生的生活,教学方式要符合学生特点,而且教学路径应该回归生活,教学评价应该生活化。而专题式教学贴近生活的目的还在于解决大学生现实和发展中的问题。二者在本质上具有内在统一性。
其一,专题式教学内容贴近大学生生活。教学内容的选择和使用应该是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所需要内容,同时是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和社会取向的内容,还要选择与大学生现阶段所面临的思想。道德。法律等方面的现实问题相关的案例。其二,专题式教学方式贴近大学生生活。现阶段的大学生与之前的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视线视野都相差较大,对于新知识。新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差距也很大。故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阶段大学生的需要,应该使用新的教学方法,针对大学生自我表现欲望强烈的特点,使其自觉自主地参与到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拓展更多教育途径,诸如新媒体。网络课程等。其三,专题式教学路径回归生活。基础“课教学不仅要在课程中进行理论学习,更应该深入社会中,积极投身实际工作中进行体验和实践。而且适当的劳动教育。劳动技能竞争等对于大学生的专题化教学具有促进作用,不仅能够丰富大学生生活,而且能够使得教学过程中的内容具有多样化。生活化的特点。其四,专题式教学评价应生活化。专题式教学是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的一种途径,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个体的综合素质。对大学生的考察与评价应该贴近生活,突出层次性。一方面,要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考察,即评价布置与考核学生预习教材。学生参与实效考核等。另一方面,要对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校园文化活动。课堂表现等内容进行考察与评价。同时,对大学生评价应该形成主体多元。路径多元。内容多元等特点,即由学校(教师。辅导员)。家长。社区。同学。自身作为评价主体,通过问卷考核。问卷调查。交互评价。个人活动记录。实践单位绩效考察等路径,以评价学生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对自我的实现的评价。
总的来说,基础“课程专题化教学不仅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而且要不断优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式,贴近大学生生活。冲破大学生的现实困境,从整体上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识。
注释:
①荆钰婷,谭劲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式教学模式新探[J]。思想理论教育,2010(23):54。
②陈秉公。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规律与教学境界[J]。江汉论坛,2007(06):9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专题式教学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課专题式教學應關注的几个问题【3389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74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