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专业大学生道德教育方法与途径初探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3-0189-02
立德树人“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所在,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当前高校不同专业。不同院校的道德教育虽然存在着很大不同,但文科。理论文网科。艺术科学生也有其各自特点,不能按照统一的标准执行,部分院校还出现方法落后。手段单一,严重影响了艺术专业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施效果。
一。艺术专业大学生道德教育方法的诟病
传统的德育方法包括理论灌输。共性教育。强制说服等,这些方法我们不可否认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一定时期里曾经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生新特点的显现,传统教育方法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
(一)理论灌输
无论是高校思政人员还是学校的文化宣传,学生都是被动地接受着学校与社会的强加灌输,而学校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教育效果,忽略了学生理解的能力,重视范围的扩大,轻视学生在接受时的吸纳度,造成雷声大。雨点小“的效果。难以将道德行为规范转化为学生的自我意识,学生容易形成强烈的抵触及逆反心理,有的艺术专业学生还会出现反教育示范行为问题。
(二)共性教育
重共性。轻个性。虽然目前高校不断进行教育改革,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模式,但真正能融入实际教育中的所占比重少之甚少,缺少层次性和个体性。个体教育往往出现在触犯学校行为规范的事件时,思政人员才能进行个别教育,虽然这种个别教育目的是让学生自我醒悟,但效果是不可掌控的。学生改掉的只是个别的违规行为,而与道德标准无关。
(三)强制说服
传统的道德教育缺乏明确定位,停留在比较空泛的说服方面,教师与学生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教师依然成为教育的主导,学生成为被动。学生只能服从接受,不可以反对抵触,强制说服的负面影响也因而显现。
(四)以管代德
艺术专业学生大多行为懒散。约束力不强,因此,思政人员会把主要精力放在日常理管理等常规工作上面,认为管理工作可以统揽一切,忽略了德育教育工作,也忽略了学生内心的根本改变。
二。艺术专业大学生道德教育方法及实践途径
道德教育是知情意行的统一,针对艺术专业的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途径应该是全方位的,学校。家庭。社会都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学校要拓展艺术专业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空间
道德教育的成果不能简单从一个行为来评价,而是综合目标的检验。其中,知识水平蕴含道德认知。专业素质强化道德情感。心理健康增强道德意志。实践活动检验道德习惯。
1。知识水平蕴含道德认知。第一,文化课课堂教学应与文理有所区别。长久以来,无论综合院校还是专业艺术院校,文化课的内容设置大多是一样的评价标准。可是,我们应该认识到,艺术专业的学生文化课成绩较低,理解理论的能力自然也较文理生差。因此,同难度的课程无法很好掌握,大多数学生会出现厌学“,不参加文化课学习,因此在基础课教学中课程难度也应有所降低,接受才能掌握,掌握才能应用。
第二,师生平等营造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艺术专业生不愿意上文化课,这是目前的普遍现象,引发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还有课堂的不平等性,教师为了让学生们不缺课,往往采用按照课堂出勤来评定平时成绩,排座位“指纹识别“等方式把学生绑架“到了课堂,教师的权威绝对不可以侵犯,学生被动上课的结果就是课堂睡觉。玩手机来进行自我反抗“,课堂是以互不尊重为代价的。针对这一问题,高校教师应该把教学重点放在如何吸引学生,可以采用减少理论授课的比重,通过一些当代艺术专业学生喜闻乐见的互动形式:如模仿。游戏。视频。辩论等吸引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施加影响。
2。专业素质强化道德情感。第一,强化艺术专业大学生认识到所学专业的社会责任感。很多艺术专业大学生从小就树立了从事艺术工作的理想,但是对本专业的追求只是为了自我发展,这一点与文理的学生大为不同。作为教育工作者,很多艺术专业教师片面强调专业技能训练,缺失文化性。人文性,这种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学不是成功的艺术教育。我们要加强艺术教育的文化内涵,让学生认同专业承担的社会责任,相信艺术专业有助于提升全社会的文化认知和艺术感受力的能量。
第二,形成专业团队式学习模式。艺术专业的专业教学形式也往往是教授与指导的模式,在国外艺术教学中,学生间的互动协作也是激发主动学习的重要形式。课堂上组成的非正式学习小组为完成一项具体任务而建立的正式小组,以及成员固定的长期性学习团队,在团队学习的过程中,相互支持。鼓励。协作。共同完成一个目标,获得更多超出知识以外的收获,团队意识与沟通技能的提升将道德教育的被动变为主动。
3。心理健康增强道德意志。第一,把握心理阵地是德育教育的内在保障。当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成为大中院校教师较为困惑的问题,适应问题。家庭亲子关系问题。性心理问题。人际交往问题成为大学生最为困惑的问题,每学期的学校心理普测呈数量逐年增多,年级群比例逐渐降低趋势。抑郁。焦虑。狂躁等问题的出现也较大程度地影响艺术专业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更无从谈及道德教育。因此道德教育要融合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进行健全人格的培养,注入生命教育和幸福感内容的引入,帮助学生由内化带动外化。
第二,依托网络教育是德育教育的有力助手。从1987年中国向世界发出的一封电子邮件开始,中国人进入了网络沟通时代,互联网的应用彻底改变了我们的认知和思维方式。大学生是在互联网中成长的一代,互联网发展为德育教育提供了新的领域和渠道。通过QQ。微博。微信。信箱等沟通方式,让学生不用面对教师的威严而真心交流,把不敢说的话说出来,沟通变得再没有障碍,更有利于发挥德育教育的效果。4。实践活动检验道德习惯。第一,专业技术型实践活动。艺术专业学生大多参加过专业技术提升类活动,如画展。艺术演出等,是艺术专业大学生在日常及假期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的最为广泛的活动形式。有针对性地指导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强化专业知识,为德育教育提供实践的机会。专业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对大学生适时加以德育教育,将教育寓于活动之中。在承担专业导师角色的同时,还可以成为大学生思想上的指引者。咨询者,在大学生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为其正确地引领,阻止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偏离。
第二,社会体验型实践活动。艺术专业大学生与社会的链接较文理学生的机会要多,鼓励学生要多走出校门深入基层,参加社会调查。生产活动,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了解国家和大学所在地区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就,通过这些社会体验型活动强化艺术专业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效地将德育教育融入实践中,为学生与现实生活的对接找到突破口,帮助学生在社会体验活动中认识自我,体验社会角色。提高辨别正确和错误的道德行为能力,提升道德修养。
第三,志愿服务型实践活动。志愿服务型的实践活动是艺术专业大学生最为喜闻乐见的形式,刚刚入校的大学生尤其喜欢参加志愿服务型的活动,它打破以往由学生会到班级为主的纵向封闭式德育教育体系,多角度。多层面地教育学生。通过丰富的社服“活动及三下乡“西部服务“支教“帮孤助残“等活动,巩固和深化第一课堂的理论知识,弥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为大学生提供了参与社会的广阔舞台。学会关怀他人,奉献爱心,在活动中学生往往会被先进模范的事迹所感动,在感动中得到升华。
第四,创新创业型实践活动。创新创业活动在艺术专业大学生占有较大比重,90后“的艺术专业大学生尤其更懂得依靠自己的专业技能参加创业活动:售卖艺术作品。家居设计装修,驻场演出,成立专业工作室等,尤其是电子商务的发展,只要有网络平台就可以进行销售,时代为艺术专业大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的更多机会,但也带来了更多的诱惑和挑战。诚信经营。洽谈业务。创新成果原创都是检验学生德育水平的机会,如果处理不好,可能还会违背道德底线及触犯法律。高校教师要针对创业学生进行监督,经常找他们谈心,指导其未来职业规划,鼓励其诚信经营,适时也可以做一些社会调查及反馈,及时纠正不良道德行为,为学生日后走上社会奠定基础。
(二)家庭教育是艺术专业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
社会往往把大学生的德育教育的任务归于学校,忽略了家庭这个重要因素。瑞士教育家斐斯塔洛奇曾指出:道德教育的最主要场所是家庭“。父母的道德水平对孩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道德观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而是在父母言传身教“中形成的,因此家人的影响至关重要。
1。艺术专业大学生家庭德育的根本任务。艺术专业大学生较文理学生来说,大多有较强的个性,家长不仅要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三观“,还要在人际相处。恋爱关系。就业规划等方面对其进行教育和引导,由中小学阶段的重智轻德“向重艺重德“转化,摒弃一些老实人吃亏“重要考试可以抄袭“等道德缺失现象。
2。家庭建立良好的德育环境。家长是家庭德育的教育者和实施者,教育子女切勿粗暴。蛮横,强迫子女被动接受自己的想法,这样的教育方式容易让子女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影响子女健康人格的形成,从而在学校出现失德的行为。
艺术专业大学生的德育教育不只是几个人的工作,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还有全社会都应承担德育教育的重要任务,找到适合的。有效的教育方法与途径,教育者相互配合,建立艺术专业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长效机制,为未来的艺术家及艺术工作者的德育观保驾护航。
艺术专业大学生道德教育方法与途径初探
艺术专业大學生道德教育方法与途径初探【3732字】: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75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