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委婉语教学研究(2)

时间:2018-06-28 14:55来源:毕业论文
(一)委婉语的定义 有关委婉语的定义,一向没有明确的界定。 国内外 学者对此研究众多,得出的结论也有所偏差,主要是因为每个学者的出发点、研究


(一)委婉语的定义
有关委婉语的定义,一向没有明确的界定。国内外学者对此研究众多,得出的结论也有所偏差,主要是因为每个学者的出发点、研究角度不同。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人生观、价值观等都可能造成不同的委婉语。从目前学者们对委婉语的界定来看,主要是从语用、结构、语义等几个方面来入手的。其中大部分学者都是从委婉语的语用角度来阐发,大体分为三种观点。一种认为委婉语是在特定的语境中,对于使人感到敬畏、惊骇、羞耻、不适的事物,信息组织者(说写者)有意地应用语音、语义、语法等手段而形成的对这些事物非直接的语言或言语表达,从而避免使信息组织者本人、信息理解者(听读者)、话语涉及的第三方即信息的潜在理解者有消极的心理反映;另一种则认定委婉语是一种经由其它工具,从侧面把要说明的工具衬托出来的语言现象;第三种则认为委婉语是在特定的言语交际环境制约或作用下,为顺应社会文化传统规范、风俗习惯和交际主体的心理需要,表达者不直言其事,而选用具有与直接语所指或含义相同的语言手段来替换表达的一种说话征象。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委婉语在社会交流中的重要性。当人们不便于直接表达那些令人不快的人事时,就会采用一种委婉迂回的方式,用温和、婉转的说辞来代替生硬、直率的表达,从而达到言语得体恰当又不伤害他人的目的,这就是委婉语的意义所在。
(二)委婉语与禁忌语的接洽和区分
在生活中存在一些场合,由禁忌和避讳产生的不能直言而必须用其它语言替代的情况,这就必须用到委婉语,由此可见,委婉语与禁忌语有着密切的联系。“禁忌”这个元素在中国有着悠远的历史。“禁”就是指禁止,一些事物或者话语是不被允许提及的。古人面对君王、尊长要避忌,不可以直呼其名。如《红楼梦》中林黛玉每遇“敏”字便作“密”,即是为了避开母亲贾敏的名讳。而“忌”可以理解为“忌讳”,对某事物比较忌讳,从而换用另一种委婉的表达方式。例如中国的“年”,其源自于古代的一种怪兽,由于其常常伤害百姓,人们害怕他而不敢呼其猛兽,就用“年”来代替。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的例子,比如我们从不直接表达“死亡”,常用“老了”“安息”“牺牲”“驾崩”“圆寂”“长眠”等词语来代替,就是为了适应众人的心理,因为我们对“死”有无以言说的避讳。
由此可见,禁忌是委婉语的来源。人们因为忌讳和避忌,特地采取一种委婉曲折的体例来表达本意。禁忌语有些使人惊骇,如“死亡”。还有些使人感觉有伤风雅,如“厕所”,我们都会用其它词语来代替。委婉语是由禁忌语产生的,两者之间有必然的关联,相辅相成,都是汉语言文化的组成部分。
(三)委婉语的成因
   委婉语的产生与说话禁忌有关。所谓说话忌讳表现的是汉民族等级森严的社会政治体制。古代汉族在社交生活中,注重‘中庸之道’‘克己奉公’,并试图通过坚守这种思想以保持社会和谐的局面。长此以往,这种处事手段就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对后世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另外,委婉语的产生也同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有一定的关系,由于过去的生产力水平较低,人们的认知能力有限,当他们无法解释某种现象时,就会把它们归为神灵。他们崇拜神灵的同时也对其存着敬畏和忌惮,认为对神灵的蔑视和不敬,都会遭到来自上天的惩罚。因而,在利用某些神灵赋予的说话过程中就有了禁忌。这些都是产生委婉语的源泉。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委婉语教学研究(2):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8422.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