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研究背景分析来自优I尔Y论S文C网WWw.YoueRw.com 加QQ7520~18766
国外对于教科书中所存在的性别问题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70年代达到了研究的高潮。1972年魏茨曼在研究一学龄前儿童读物时指出在该儿童读物中存在着严重的性别偏见的问题。美国心理学家Danmark在80年代选取了六个国家的小学课本做了性别研究,根据研究结果他指出,这些教科书中明显存在着两性角色不平等的现象。麦克道诺德和沃尔克更是通过研究将女性在教科书中所遭受的不公待遇分成了省略、歪曲、忽视和刻板化具体的四个方面。同时近些年来,随着女权运动的兴起,女权主义者也对教科书中的性别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指出男性女性在教科书中出现的次数、形象、职业等都明显存在着严重的不平等。
国内对于教科书中两性问题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从一开始借鉴国外的研究框架并联系国内教科书进行分析,到后来研究者独立对国内教科书进行系统分析,同时研究也开始由团体研究变成了学者个人研究。1988年汪名萧第一次全面分析了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1992年肖龙江对中美教科书中的性别问题进行了对比。1997年台湾地区根据研究者们的成果成立了“两性平等教育委员会”进一步推进了教科书性别研究的发展。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的教科书性别问题的研究迅猛发展,研究者不断增多、研究方法不断进步丰富,研究的角度在横向纵向都有了进一步的拓展、深化。
但是,在目前的教科书性别角色的研究领域,多以量化分析为主,多从研究者个人角度出发,对于教科书的分析也存在着简单化、样本不全面、样本选择随机化、缺少系统分析等问题。因此,得出的结论也过于单一和集中。
1。2核心概念界定
1。2。1教科书/教材
教科书(Textbook)是根据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学生接受能能力编写的教学用书。教科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材料,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教科书的编写应遵循:根据本学科的特点,体现科学性和思想性;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考虑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水平和教育现状;要同时兼顾学科知识的逻辑性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等原则。在本研究中,教科书特指国标苏教版九年义务制小学语文教材。
1。2。2性别角色
性别角色(Gender role)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在自身解剖学、生理学特征的基础上通过模仿学习获得的一套与自己性别相适应的行为、性格、态度、价值观及思维模式。特定性别的个体在一定的社会和团体中占有的适当位置,同时被社会和团体规定了的行为模式,是由于人们的性别不同而产生的符合于一定社会期望的品质特征。性别角色的发展是人们依据自己的性别特征获得特定文化中的性别角色特征的过程,它构成了人的社会化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并延续终身的过程。而本研究中的性别角色分析主要是对教科书中两性的性格、言语举止以及品德意志的分析。
1。3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研究以现行的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为例,选取了全十二册共287篇课文,分别从作者、主题等方面,以133篇故事性课文为主,对课文中出现的人物数量、插图人物的数量、角色性格等进行了统计分析。同时将书本中出现的55首古诗词单独进行研究,扩大研究对象的广度。
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查阅了各种资料,为研究中重要概念的界定提供了依据;通过定量分析法对教科书中的作者、主角人物、插图、标题等进行统计;通过比较研究法对统计结果进行横向比较,揭示教科书中的性别问题;同时通过访谈法,对优秀的在职教师进行访谈,进一步探究教科书性别角色对教师、教学以及学生发展的影响等。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性别角色分析(2):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98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