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量”的需要
学生学习语文基础知识主要是以掌握生字词和识字阅读技巧,要求学生认识和掌握一定量的字词,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这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大量的进行课外学习和阅读。新课程语文标准也指出:“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读好书” [8](p23),根据学生的学段不同,“中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不少于45万字,5、6高年级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00万字” [8](p13),而在实际的课外阅读中,远远少于这个数字。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扩大并设定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是首当其冲的。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班级的实际情况,为学生设定一定量的读书时间,或读书量,对于低年级小学生,可以指导学生每周阅读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或者古诗3-4篇;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独立识字能力,可以规定学生每周可以看1本课外书,或者每天背诵2-3首古诗词;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教师指导学生可以每周阅读1-2本课外书籍,作一些优美词句的摘要和背诵,或写一篇读书笔记或周记,教师给学生定时定量的布置和指导,既满足了学生的课外阅读需求,又锻炼了学生阅读能力。
在此,教师也可以定期采取多种方式的来提高小学生的阅读“量”。如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外活动时间定期开展读书讨论会、读书心得交会或读书知识交流会。或是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他所喜欢、或感受最深的一篇文章、段落,让学生介绍自己所喜爱的读物,和班级同学进行互助交流,可以学到更多的有趣的知识。通过同学们的讨论交流,知道了哪些书可取,哪些书不可取,相互汲取读书心得,也是一种有效的合作学习方式。同学们之间在学生讨论交流中彼此共同进步,教师也可以作为一员参与其中,根据学生的读书情况加以指导,抽取一些比较有价值、有意义的作品来进行学生辅导、交流,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指导意见,从而丰富了交流的内容。师生在阅读活动的互动环节中,能够相互尊重平等交流,使得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更加融洽、和谐,阅读指导效果将更加明显。
(二)“质”的需要
要实现语文教学目标,仅仅是达到课外阅读“量”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对课外阅读更需要“质”;不但选择高质量、优质课外阅读作品,同时需要教师进行多层次方法的指导从而来达到“质”。
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并不是随心所欲地、简简单单拿本书就读,而是要读有所获、有所得。当然,教师也不能为了追求量而增加学生负担。现代名家名作也不少,但不一定适合学生学习,还需要教师能够筛选一些真正典范的作品。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年龄特征、身心发展规律等为学生推荐一些语文课外阅读必读书目,例如教师在指导中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时,因为低年级的学生识字少而又求知欲强,可以挑选加注拼音的,经典的、浅显易懂的绘本、童话、寓言书籍来来辅助学生进行阅读,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比如,绘本方面的书籍包括像《西游记》、《神奇校车》系列、《大脚丫跳芭蕾》等,还有一系列诸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童话故事,或是一些神话故事和寓言故事,成语故事、各类民间故事等,对于高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生字词,能够有初步领悟文章表达的能力,因此,教师可以推荐一些较好的,具有时代性的文学作品、经典名著供学生课外阅读,比如在时代悲剧下,叙述底层劳动人民不幸遭遇的《骆驼祥子》、歌颂主人公坚强意志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描写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的《徐霞客游记》等等,还有一些学生较为偏爱的科普读物,例如探索深海世界的《海底两万里》、普及生活常识的《十万个为什么》、描写祖国地形和疆域的《讲给孩子的中国地理》等。当然,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教师可以在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的量的同时,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做一些关于课外阅读方面的补充。例如,朱自清的《匆匆》主要是劝诫学生要珍惜时光。那么从横向来说,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其他作家所写的有关于珍惜时间的文学作品,可以当作学生的课外阅读欣赏,也可以视为对课内一个补充,丰富课外阅读。从纵向来讲,教师可以推荐一些关于朱自清的其他散文作品,让学生作为课外品读,对完善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和水平都大有裨益。论文网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2):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98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