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研究的学理依据
自我效能感的概念是班杜拉于1977年提出的。班杜拉认为,所谓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1]。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内涵前后有所变化,20世纪80年代之前,班杜拉将自我效能感解释为个体对自己实施某个具体行为或产生一定结果所需行为的能力预期。知觉到的效能预期影响着个体的目标选择和努力程度。[2]自我效能感对于提高工作绩效,增强工作动机,改善工作态度都有重要意义。80年代后又把自我效能感看作是“对影响自己生活的事件的自我控制能力的知觉”,以及作为一种对认知,社会和行为等技能的整合行动的自我生成能力,[3]“人们对组织和实施达成既定操作目标的行为过程的能力判断”,[4]或者是“对影响自己生活的事件的控制能力的信念”。[5]
研究结果表明,自我效能感具有以下功能:首先,人们的行为选择会受到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自我效能感水平高的人倾向于选择富有挑战性的任务,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依然坚持自己的行为,而自我效能感水平低的人则与之相反;其次,人们会付出多大的努力,在遇到障碍或不愉快的经历时能坚持多久由效能判断决定着;最后,自我效能感也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模式和情感反应模式,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在环境的作用下,会把原因过多地归咎于个人能力的不足,而不是思考以何种途径以及如何使用自己的能力来实现目标。论文网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体在对自己的职业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和职业环境,确定最佳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而进行的科学规划和行动。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调节、控制了大学生择业行为的发生。国内的职业自我效能感起步较晚,迄今有十年的发展,主要是引进国外理论和初步建构理论阶段。比较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包括:郭本禹,姜飞月[6]探索了职业自我效能的理论及其应用。黄希庭[7]对自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
首先大学生普遍对自我了解不足,对自己缺乏准确客观的分析,对个人的性格,兴趣,特长,需求,学识,技能,智商,情商,行动,社会关系等个人的基本素质,智能和资源特点没有一个客观全面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其次对职业的准备不足,大学生经过大学四年的专业学习,已经形成一定的价值判断,面对毕业的工作选择应该有自己的初步设想,但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目标选择时,往往对自身的职业取向不明确,导致他们在专业知识上盲目,不知如何合理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再者,价值取向不明确,现在大学生从上学开始,就对自己缺乏一定地规划,没有正确的目标定位导致在大学期间学习没有目标,生活没有激情,有很强的盲目性。大学生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理想,职业选择,职业生涯发展方向一无所知,使得其在毕业时职业自我效能较低,职业生涯杂乱无章。
2 研究背景
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日益成为当今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读书无用论”一度甚嚣尘上,在社会上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同时高等教育也受到了冲击,一方面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就业难,另一方面令企业头疼不已的是像大学生,研究生这样的高层次员工频繁跳槽与流失现象。大量的理论研究表明,员工的某些要求不能得到满足是导致员工“跳槽”,“流失”的根本原因。自我效能感理论作为一种主观心理因素,它是指个体为实现特定领域的目标所持有的信心或信念。除了客观因素是影响大学生目前就业困难的影响因素外,大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部分大学生表现出对就业前景的茫然和缺乏自信,无法摆正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究其原因,就是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不能正确判断,对社会需求也不甚了解。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为此,本文试图对自我效能感与职业生涯规划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研究。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做出正确的职业决策,对职业发展做出科学的规划。 90后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研究(2):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198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