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高中“六模块”语文教学有效性研究(3)

时间:2018-07-29 20:53来源:毕业论文
2、课上,为了便于查看,用红笔对错误的地方进行修改。(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时用黑笔填写自己的答案) 3、课后,回顾课堂,将本节课的知识点在学案上


2、课上,为了便于查看,用红笔对错误的地方进行修改。(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时用黑笔填写自己的答案)
3、课后,回顾课堂,将本节课的知识点在学案上的指定地方梳理一遍。
另外,学校对导学案的上交也有要求,分为两次。第一次是在课前自主学习之后,教师将导学案收上来进行批阅,以便了解学生课前自学中遇到的问题;第二次是上交用红色笔改过的学案,教师通过再次审批了解学生目前仍然存在的问题。学生整理导学案,并作为复习巩固的资料。
学生在使用导学案的过程不是简单做习题的过程。一方面,老师对学生完成导学案的时间和内容制定了目标和计划。教师将大目标(课文内容梳理)和小目标(导学案练习题)相结合,短期目标(课前课后上交导学案)与长期目标(作为课堂笔记以备复习时查阅)相结合,层次分明、循序渐进。另一方面,学生在完成导学案的过程中通过“黑”(课前自学)与“红”(课堂及课后修改)的对比,充分认识到自己对老师所设目标完成的情况,对自己哪些目标掌握很好,哪些目标掌握一般,哪些目标还需努力有了更清晰地认识。
“自学质疑”环节对于语文学习来说是点燃火焰、激发学习兴趣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只有积极培养学生树立目标的能力,学生才能明确什么是自己应该掌握的、什么是自己想要掌握的。有了学习目标和学习期待,学生才会对接下来的学习有方向感,保持好奇心和高涨的兴趣,才能提高语文学习的有效性。
二、交流展示:培养倾听表达能力,树立语文学习中的自信
“优尔模块”中的“交流展示”环节就是教师在组织学生围绕课前预习进行互动交流,促使学生积极思文,共享学习成果的过程。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学生在“交流展示”环节很难做到主动、大胆地进行互动。学生习惯教师主宰课堂,害怕在课堂上出错,并且对自己缺乏信心,导致语文课堂进行交流展示时困难重重。赣榆高级中学针对学生在“交流展示”环节中存在的不足,着力培养学生倾听表达能力,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树立自信。
“语文”即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并且“文”本于“语”。叶圣陶也曾强调:“因为读写之事,而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便将减损。” 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倾听和表达的能力十分重要。另一方面,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在《人生八个阶段》一文中指出青少年处于人生“同一性对角色混乱”时期,渴望得到同辈的认可。高中生仍然处于青春关键期,他们在人际交往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障碍,在言语表达上存在着自卑心理。这就需要学校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有效途径,让学生拥有得到同辈认可的机会。基于此,赣榆高级中学十分重视学生的“听”“说”能力,并重点结合“优尔模块”中的“交流展示”环节进行语文教学,让学生在“交流展示”中学会倾听他人和表达自己,在语文学习中自我定位、树立信心。
例如在臧老师《前方》教学实例中:
师:现在大家拍照片都是家常便饭,但有多少人会回头想过当时拍下它的意义?今天我给大家展示一张照片(原课本上的照片),从中你看出了什么?同学们先相互交流一下,然后请几位同学分享交流成果。大家要仔细地听,看看别人的观点与自己的是否相同。
生甲:我觉得从照片中看出那些火车上的旅人都很沉默,尤其是边上那几个旅人,他们手臂支在车窗旁一言不发,好像在深思什么。 高中“六模块”语文教学有效性研究(3):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20672.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