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教师在教《图形的旋转》时考虑到摩天轮是旋转图形,学生基本都喜欢玩,很多都见过甚至玩过,为了增加趣性就详细讲了很多关于摩天轮的传说.结果学生听得津津有,但是却忽略了摩天轮中包含的数学知识.
案例分析:图形旋转的学习需要的是抽象思文,摩天轮是一个旋转图形,创设摩天轮传说作为教学情境,具有趣性,能激发学生听课乐趣.但是摩天轮传说具有趣性,却缺少学科性.强调学科性,就要求挖掘学科的内在魅力,利用学科的特征创设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数学教学情境创设有了趣性而少了学科性,就会使数学课上得本末倒置,缺乏意义.数学的学习是一个严密的、抽象的过程,所以在创设教学情境的过程中既要考虑情境的趣性,更要考虑情境的数学学科本身特质.
1.3 情境远离学生水平
这里的学生水平指的是学生认知水平.当前数学课程改革中特别强调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从而应用.把数学能够与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紧密的联系起来作为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策略,数学教学情境创设既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也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符合学生的阅历,那些脱离生活实际的案例都是不可取的.
案例3 苏教版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
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的时候,有位老师先让学生测量窗户的长和宽,并算出它的面积,然后问学生做窗帘要用多少平方米布?开始学生都能测量计算出来,结果问到这个的时候很多学生漏出一脸茫然的神情.
案例分析:窗户的长和宽,这都是学生很容易测量出来,窗户的面积同样也很容易计算,这些其实都是在数学中很常见的实际应用题.但是计算窗帘的实际面积,却超过了学生的认知范围.有的学生可能想不到窗帘的面积并不是和窗户的面积相等,不知道窗帘需要留边,就算有的学生知道窗帘要比窗户长一些,宽一些,但是长多少呢?宽多少呢?这些却是学生无法确定的.而且如果是面积较大的,还需要用两幅窗帘面对拉,在两幅窗帘中间还应考虑应有的重叠部分等等.可以说数学来源于生活,但是它是要用于生活的,同时也是要高于生活的,如何在生活之中找到合适的教学情境是我们教师一直以来努力探索的问题.
1.4 情境过多过长
过多或者用时过长的情境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还容易让学生眼花缭乱,甚至出现不知老师到底要讲什么的现象,冲淡教学主题.有的老师讲课时创设了很多情境用来引入,有的老师花很多时间来讲情境,把情境讲的非常好,而有的老师为了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创设了游戏或者比赛情境.这些情境都导致后面要学习的内容时间不够.
案例4 苏教版七年级《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有老师在上《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时为了引发学生兴趣举办套圈比赛,课上学生虽然玩的兴高采烈,但学生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了套没套进而不是所要学习的东西.造成花费十几分钟时间,却没有达到相应学习效果,学生也没学到多少知识.
案例分析:情境的创设是为教学服务的,而不是我们教师为了实现教数学教学的情景化而去冥思苦想,非要去创设许多的情境.要知道并不是脱离了情境的数学课,就不算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花费大量的时间而去将新课的内容“千呼万唤始出来”,这个其实是没有必要的.这种情境不仅使教学目标无法达成,使一些必要的教学内容无法讲完,还白白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从而也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如果一个情境需要很多时间才能达成效果,那么宁可不用,这样的情境失去了其价值也降低了学习效率.所以创设情境时要简洁明了,不宜过长,也不宜过于展开,更不宜过多,避免冲淡教学主题.所以创设情境的时候要注意充分把握好这个度. 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误区分析及思考(2):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21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