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在我国的研究起步较晚,因而此类文献发布量少之又少,也存在一些问题。缪周芬《小学儿童性别认同的调查研究》将儿童性别认同分为五个文度,即性别情感、性别优势、性别理想、异性兴趣、性别特征,四年级是儿童性别认同的关键期[ ];张河川《女大学生性别认同与月经障碍的调查》中发现,女孩身份的难以形容,她们认为相较于男生,他们获得成功的机会更少,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女孩讨厌月经,大约有30%的女孩改变自己的性别[ ]。我国研究特点包括:一是我国研究中,涉及的研究对象也比较片面,局限于幼儿、初中生、大学生等群体;二是我国对幼儿的研究也很多,在这一方面的研究相对比较全面;三是研究小学儿童性别认同于中国来说作为一个大的差距,可以深入探讨。
本文以笔者实习所在学校——丹阳市延陵学校小学部为主,探究小学生对性别角色认同现状、相应要素,并提出参考建议。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界定
1.认知发展理论
科尔伯格为该理论代表者,它解释了性别恒常性对性别角色演变的功能,他以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为基点,提出个体可能遵照个人进化标准和自身条件来挑选,加以发挥,性别恒常性有架构和调节作用[ ]。
性别恒常性为幼儿效仿前提,并非成效,他们喜欢效仿同性模型;性别恒常性是由性别不同成熟度产生的看法:性别同一性,性别稳定性和性别一致性。性别认同是孩子具备性观念的第一步,2 - 3岁儿童产生性别认同,用性别来区分自己和他人,学龄前儿童能够认识到性别恒常,有稳定性,无特例外不会更改[ ]。
2.性别
性别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性别主要指生理上所意指的“性别(sex)”,而广义是指社会对个体定位,是来自社会文化下两性表现出的不同。
3.性别角色认同
角色认同是指社会个体按社会规范要求的准则行事并认可的活动,性别角色认同是指依据社会文化预期获取社会性别角色,形成男女特质或性格特征的行为[ ]。
(四)研究方法
1.文献法
文献法用于资料的收集和整理阶段,以此来掌握研究主题的最新动态,了解其他研究者的研究成果,然后形成科学认识来指导自己的研究。笔者主要是通过阅读相关期刊、硕博士论文以及相关网站来整理资料,从而全面了解所要研究的问题。
2.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用于数据的收集以及分析阶段。问卷的编制主要借鉴Susan &David的《性别认同量表》进行编制,调查对象为延陵学校小学部1-6优尔个年级(为方便分析,大致分为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因各个年级人数不一致,男女比例也存在差异,因而最终决定对低年级发放46份问卷,对中年级发放66份问卷,高年级发放50份问卷,共162份,按照低、中、高三个年级分段随机抽取。在发放的162份问卷中,通过有效性分析,最终确定155份进行调查。问卷分析采用SPSS17.0以及excel进行统计分析,并制作相关图表。
3.访谈法
访谈法为补充调查,是为深入研究,同时根据问卷所反映的情况,以年级为单位的受访者,按照低、中、高等级,分为三个部分共30位儿童,每段挑选10位儿童深入访谈,补充剖析相关内容。
(五)调查对象与内容
丹阳市延陵学校为丹阳市重点乡镇学校,学校包括小学部和初中部,学校历史悠久,教学质量排丹阳市同类学校前列。延陵学校小学部约有800余人,学生来自周边各大乡镇,且生源分布均匀。本文以丹阳市延陵学校学生为主,采用问卷等多种研究方法方法,进一步剖析相关现状,得出结论。 对小学儿童性别角色认同现状的研究(2):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24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