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对话教学视域下高中生哲学素养的培养

时间:2018-10-16 21:02来源:毕业论文
从师生观、教学观、评价观三个角度对高中生哲学素养培养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对话教学提出相应对策,即平等的师生观、知识素养统一的对话教学观以及对话探究的整体评价观

摘要:高中生哲学素养的培养存在许多重要问题,主要表现为三方面:一是重哲学知识灌输而轻哲学品格养成;二是重教师单方传授而轻师生双方互动;三是重应试结果评价而轻素质过程提升。而对话教学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方法对于前述问题的解决有可鉴之处。本文从师生观、教学观、评价观三个角度对高中生哲学素养培养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对话教学提出相应对策,即平等的师生观、知识素养统一的对话教学观以及对话探究的整体评价观。29118
毕业论文关键词:哲学素养;对话教学;高中生
目录
摘要    1
一、引言    1
二、高中生哲学素养的培养    1
(一)哲学素养的内涵    1
(二)高中生哲学素养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
1.重哲学知识灌输、轻哲学品格养成    2
2.重教师单向传授、轻师生双向互动    2
3.重应试结果评价、轻素质过程提升    3
(三)高中生哲学素养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
1.传统师道尊严忽视学生主体作用发挥    3
2.单一知识教学观影响学生哲学素养形成    3
3.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观妨碍学生哲学思文能力提升    4
三、对话教学“开启”高中生哲学素养培养新路径    4
(一)对话教学的内涵    4
(二)对话教学对高中生哲学素养培养的启示    5
1.变师道尊严的师生观为平等对话的师生观    7
2.变单一的知识教学观为知识素养统一的对话教学观    7
3.变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观为对话探究的整体评价观    7
参考文献    8
对话教学视域下高中生哲学素养的培养      一、引言
哲学是“爱智慧”。哲学素养作为人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体现出的理性思文方式和思文品格不仅是人的素养的组成部分,也是人其它各方面素养的重要基础。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秉持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和“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内含了对学生哲学素养培养的要求。
但一直以来,高中生哲学素养的培养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有关高中生哲学素养的研究很少,相关文献的数量也不多。如何培养高中生良好的哲学素养,是新课程改革亟待解决的理论和实践课题,也是关乎每个高中生人生发展的重要课题。
       二、高中生哲学素养的培养
(一)哲学素养的内涵
有关哲学素养的内涵很难终结性地给出定论,不同学者往往有不同的理解。如孙正聿在其著作《哲学通论》中将哲学修养具体分为哲学品格、哲学思文和哲学态度三部分。而学者郑颖贞在《对加强大学生哲学素养培育的几点思考》中提出,哲学素养应由三个方面内容组成:一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哲学素养的核心内容;二是哲学方法论的运用;三是高层次的理论思文能力和水平。这三方面内容由低到高,分别对应哲学素养发展的三个阶段,后面两个阶段的发展建立在前一个阶段发展的基础上。这些观点皆有可取之处,但就高中阶段学生哲学素养的培养来说,此时学生的社会和人生阅历尚浅,知识储备尚薄,所以应该着重于学生思文方式的转变以及思文能力的提升。为此,本文采用张云鹏的观点,即“哲学素养其实也就是主体人在对事物本原以及对真理寻根究底式的探究中所体现出来的理性思文方式和思文品格” 。张云鹏认为哲学素养具有批判性、实践性、理想性三大特征。 对话教学视域下高中生哲学素养的培养: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24221.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