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浅议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媒介素养教育(2)

时间:2018-10-28 17:20来源:毕业论文
一、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内容 自媒体的出现颠覆了传统媒体中心设置议程的模式。一方面公众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接受者,其受者


一、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内容
自媒体的出现颠覆了传统媒体“中心”设置议程的模式。一方面公众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接受者,其受者和传者的两重身份相交叉融合,公民新闻的强势崛起使得他们同时变成了信息创造者和传播者,其关注热点大多能够引爆舆论场,逐渐成为设置媒介议程的重要力量,“人人都有麦克风”所形成的信息交互性的局面给中学的媒介素养教育带来新的挑战。另一方面基于媒介传播的主体去中心化的特点,不可避免的形成了公众不需经过固定的中心而自由相互交换信息的局面,这使得信息的更加丰富,但是这种丰富是碎片式的,只是每个人的只字片语。由信息碎片化带来的浅阅读、浅思考阻碍了中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方式甚至影响一个人的思文方式,可能会使得他们的思想趋于浅薄,另外各种信息不负责任的随意发布散布,造成网络舆论场的混乱,更有可能触犯法律的危险。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针对媒介带来的影响,很多媒介学者就开始从批判的视角研究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例如,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就是通过核心概念与问题设计的方式安排相应的学习内容。这些核心概念和问题分别为(1)媒介信息是被建构的。信息是怎么被组合在一起的?( 2) 媒介信息建构有其自身的规律性。这种建构是否有着媒介的主观性?( 3)不同个体的经验会对相同信息会产生不同的理解。你的看法和周围人的看法是否一致?( 4) 媒介是有价值取向的。这种价值取向是否来于媒介本身所代表的价值观念?( 5) 媒介可以被某些人和群体用来获利。媒介是否要求我们对信息做出相应积极的反应? 结合以往研究成果以及自媒体的特征,我们将中学媒介素养的内容概括为:
(一)媒介认知识别
媒介认知识别即听、说的能力,获取和分析媒介信息的能力。第一,自媒体信息碎片化的特征导致求真变得异常困难,这就意着信息场和舆论场会同时充斥着存在真与假、好与坏,如何确保获取的信息都是真的或者是有价值的,这些问题值得思考。第二,自媒体时代信息是由密密麻麻的碎片式的形式推送到受众眼前,大量的信息使学生的注意力很难文持很长时间,如果长期养成这种习惯,则会使得注意力逐渐匮乏。信息价值的识别以及长久注意力的保持要求需要培养学生信息认知与信息识别的能力。
(二)媒介评估判断
媒介评估判断是指,从社会关系网络(不管他人还是媒体)那里获知的信息要经历主体对其精准性、权威性以及客观性的检验的环节,以淘汰不正确的、不完整的、带有偏见的信息。
根据媒介运行的规律,学生应该认识到媒介并非简单地反映客观现实,所谓的“客观现实”是由媒介“主观”所建构产生的,它不可避免地带有媒介所属社会和阶级的意识形态及价值观。因此,媒介素养教育还必须培养学生的媒介批判意识,使其能够主动积极地质疑媒介所建构的环境,辨别“媒介真实”与“客观真实”的区别,有针对性的筛选和信息,提高对媒介的信息进行理性的评估、客观判断的能力,
(三)媒介应用创作
媒介应用创作能力即能够通过互联网创造或者传递更加正确、经过深思熟虑的信息来获得公众信任、以提升自己的价值。
媒介素养教育最终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规范人的行为,而是通过规范人的行为的这种手段使人充分发挥对于媒介的主动性。自媒体时代人们的知情权空前扩张,不断发展的媒介技术也为我们表达意见和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提供了手段,于是那些过去被认为于己无关、应该由政府或社会群体负责的事情,在今天应该有所改变。因此媒介素养教育必须做到充分尊重个体,将媒介素养教育内容外化为学生的主动行为,增强参与政治经济生活的勇气、以及消除偏见和纠正误差的勇气。如“广东茂名 Px项目”中清华大学化学系学生的百度词条抢夺战即是很好的典范。 浅议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媒介素养教育(2):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25147.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