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幼儿“尊重”教育相关概念及表现
(一)尊重的内涵
尊重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对人、对物、对事庄重的态度。尊重一般来讲可以从社会学和心理学这两个方面来理解。社学会方面的看法是,尊重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人与其他尊重就是要重视人、理解人、信任人,包括尊重自己和尊重他人。尊重也是一种需要,是人对于他人认同感的需要,是一种希望尊重别人和希望别人尊重自己的需要[ ]。尊重还是一种道德品质,对人(不管是对自己还是他人)的尊重,是一切良好道德的前提和基础。
(二)幼儿的尊重
幼儿的发展阶段和年龄特征决定了幼儿的尊重表现在尊重的第一种解释上,即对自己和他人尊重的态度。幼儿的尊重是幼儿在与同伴的社会性交往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幼儿通过与他人之间的合作,从而理解人与人之间共存的社会关系,进而学会用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人,尊重他人,为形成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提供前提[ ]。只有幼儿之间相互尊重,平等交流,理解合作,幼儿与同伴就会感受到他人对自己的尊重和认同,就能够更加自信,更加喜欢这样和谐的社会交往活动,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也能够得到发展。
(三)“尊重”教育的内涵
本文研究的“尊重”教育,是以尊重幼儿为前提,将尊重作为一项教育的内容,对幼儿进行尊重教育,培养幼儿的尊重理念,使幼儿的个性和社会性得到发展的教育。尊重教育的目的是希望幼儿懂得尊重,学会尊重,当幼儿理解尊重自己并学会尊重他人时,幼儿就能够更加理性地对待身边的人和社会,和谐处理自身与周围事物的关系。
(四)尊重具体的表现
据笔者在幼儿园的观察,将幼儿尊重的具体表现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文明礼貌。
这一方面具体表现为在家里遇见长辈记得打招呼,和父母交流要用平和的语气,不耍赖;在学校看到老师主动问好,遇见小朋友能亲切友好地与之交谈,不吵闹不说不文明的语言,不给小伙伴起不好的绰号;遇见陌生人要有基本礼貌,保持应该有的警惕心之外,要对别人的行为作出礼貌的回应。
2.理解他人。
这一方面具体表现为对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会强迫别人接受,对自己喜欢的东西理解其他小朋友也可能会喜欢从而与他人分享。这一方面的尊重更加直观的可以表述为换位思考,或者是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想问题。例如在角色游戏中,幼儿作为医生会耐心询问病人的情况,帮病人检查;幼儿作为病人仔细描述病情,等待医生的帮助;幼儿作为老师温和对待每一个学生,幼儿作为学生遵守秩序,向老师问好等等。
3.自尊自信。
幼儿的尊重首先开始于对自己的尊重,但是对自己的尊重并不是自我中心,而是尊重自己作为人的情感,尊重自己的劳动成果。例如在幼儿园中,幼儿在教师发现问题时虚心接受,不采取哭闹耍赖等方式逃避责任等。
二、幼儿尊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幼儿尊重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幼儿在尊重方面的问题,第二部分是教师在对幼儿实施“尊重”教育时产生的问题。
(一)幼儿尊重的问题及原因
1.幼儿将尊重理解为遵从。
幼儿习惯性听从他人的意见,而忽略了自己的需要。笔者在某市R幼儿园中观察到一种现象:有些幼儿在做所有事情之前都要询问老师的意见,在得到教师允许之后才会去做,特别是吃饭、喝水、睡觉的时候。教师在要求幼儿得到允许之后行动是为了文护秩序,便于教师进行班级管理,但是幼儿孩子就完全依赖教师的指令,一令一动。如每天的午餐时间,教师说完“开始吃饭”之后,有一个孩子甜甜还是不会动手,必须要等到老师单独和她说“可以吃饭了”她才会动手,而且一定要跟她说“你要吃鸡蛋、青菜、虾仁”这样她才会吃掉碗里的菜,否则她就只吃白饭。 论幼儿“尊重”教育的问题及教师指导策略(2):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28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