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体态语言,是以身体动作表示意义的信息系统,包括身体各部分无声的动作,如眼神、面部表情、点头或摇头、手势等。[4]而教师体态语言,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感情、表达态度的非言语的特定身体态
势。[5]简而言之,也就是将体态语言运用于实际教学活动中去。
一、幼儿教师体态语言的作用
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要了解说话人的深层心理,单凭语言是不可靠的。[6]而早在1968年,艾伯特•梅拉宾就提出了一个公式:交流的总效果=7%的言语+38%的音调+55%的人体动作、面部表情。[7]由此可见这种辅助性的表达对于交流效果具有非凡的重要意义。因而幼儿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深刻地影响着幼儿,体态语言的正确运用不仅对提升教师个人素质及能力有帮助,而且对完成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积极影响,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更是具有深刻而长远的意义。
(一) 有助于提升幼儿教师个人素质及能力
我们都知道,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除了需要具备丰富扎实的理论基础,良好
的体态举止也是必不可少的,而一个人的行为举止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他的个人素质。幼儿教师面对的群体是3到6岁的学龄前儿童,天真可爱的幼儿经常会使教师乐于与他们亲近,如牵着幼儿的手、抚摸幼儿的头等,教师也在与幼儿的接触中学会用尽量轻柔、温和的行为举止。久而久之,会帮助其养成良好的体态举止习惯,进而也会对其性格发展产生影响。诚然,口头言语总能给人直观清楚的感受,但体态语言却更能深入人心。如教师面带微笑夸奖幼儿表现好的时候口中说着“你真棒!”手上伴随着竖起的大拇指,会让幼儿觉得老师特别亲切而倍受鼓舞。而学会正确使用体态语言也是证明幼儿教师个人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经过反复多次的练习和使用,也会提高他们的肢体表现能力。
(二) 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对幼儿的暗示作用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体态语言扮演着必不可少的角色,教师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会对教学效果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师幼互动的主要媒介是口头语言,然而幼儿理解语言的能力差,抽象思文能力和概括能力还处在低级发展阶段,对于直观形象的东西容易理解并感兴趣。[8]笔者在幼儿园实习期间,经常会注意教师体态语言的使用情况。上课时,有些小朋友会开小差做小动作,有经验的老师很少会直接进行口头批评,而是用眼神示意或者走到他面前用手摸一下幼儿的头,以此作出警示。而幼儿接受暗示后,也能自觉投入到课堂活动中去。
2、在教学中的表现作用
在针对幼儿进行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丰富的体态语言实则是一种艺术,恰当地运用,往往可收到千言万语难以表达的效果。[9]教师在上课时,要求做到“声情并茂”,也就是声音和表情缺一不可。罗曼•罗兰曾说过,“面部表情是十多个世纪以来培养出来的最成功的语言,是比嘴巴讲出来的要复杂千万倍的语言。”幼儿教师的教育对象是3~6岁的幼儿,他们的思文是以具体形象思文为主。教师言传身教的水平,特别是“身教”,也就是体态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关系到幼儿是否理解教师的教育意图,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比如在组织音乐活动或韵律活动时,教师时而张开双臂作蝴蝶飞行状,时而合紧双手作小鱼悠游状,时而双手置于头顶作小白兔蹦跳状……幼儿受到教师的影响也会一起随乐做出各种动作,学习用肢体动作表现多种事物的能力。 论幼儿教师体态语言及应用(2):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28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