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高中生强迫症状的调查研究(2)

时间:2019-01-19 16:20来源:毕业论文
强迫症状(obsessivecompulsive symptoms)最早是在1838年由J.E.-D.艾斯基罗尔发现的,之后, 国内外 学者提出了各自的观点(中国大百科全书,1991)[ ]。强迫症状不


强迫症状(obsessive—compulsive symptoms)最早是在1838年由J.E.-D.艾斯基罗尔发现的,之后,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各自的观点(中国大百科全书,1991)[ ]。强迫症状不是强迫症,它是强迫症的核心症状,其主要包括强迫思文和强迫行为这两个方面,强迫思文是指以一些固定的形式反复出现在人们头脑中的毫无意义的观念、想法或冲动(例如反复思考、怀疑等)。强迫行为通常是人们为了防止一些事实上不太可能发生的事情而出现的无意义的重复的行为(例如重复检查、重复洗手、以及仪式性的重复动作等)。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0CD),是一组以强迫症状为核心特征的神经症,也是一种焦虑障碍。特征是重复的、令人困扰的思想、冲动,以及那些为了减少由强迫思想引起的不舒服的感觉而产生的重复行为。[ ]也就是说,强迫症是指强迫思想或行为的较为严重的状态,当强迫症状严重到可以引起人们显著的焦虑、不安,并且明显的干扰到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时,就会形成强迫症。因为强迫症状在正常人身上偶尔也会出现(如反复查看门锁等),所以,可以说强迫症状是从正常人的侵扰性的强迫思文开始发展的,其出现的频率、持续时间和程度在整体上是一个从轻到重的逐渐变化的过程。[ ]
目前国内的研究大多属于临床研究,即针对强迫症状或是强迫症患者的个性特点、干预以及认知行为治疗的研究,主要采用实验的方法,侧重于找到治疗的方法。刘宇艳在对青少年强迫症的成因进行研究时,首先对来访者进行了强迫症状的评估,之后用条件性情绪干预法进行干预治疗。[ ]张斌和蔡太生等人则将认知行为疗法和药物疗法进行比较研究,设置了实验组和对照组,确认了认知行为疗法是治疗青少年强迫症的有效方法。[ ]同时非临床研究相对较少,即针对正常人排查强迫症状的影响,针对青少年强迫症状的研究较少,通常是对学校学生整体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施测和分析时,得到一个整体的分数,将强迫症状作为其中一个因子进行分析和讨论。大多数研究得到的结果是强迫症状成为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方洁在对某校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研究时,就将强迫症状和抑郁、焦虑共同作为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强迫症状在高中生中的检出率较高。[ ]目前,我国关于强迫症状的研究和测量主要还是使用国外编制的经典的量表,或是将这些经典量表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后使用。例如Maudsley强迫症状问卷及其修订版、莱顿儿童强迫量表修订版、Yale.Brown强迫症状量表等。
基于高中生强迫症状对于其心理健康影响很大,因此,对高中生强迫症状的现状进行调查很有必要,对于解决影响其心理健康发展的问题可以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同时对于支持之后青少年强迫症状的调查研究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1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岷州中学三个年级的学生中随机分发问卷200份进行调查,经过问卷回收并且除去无效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159份,有效率为79.5%。被试构成见下表。
表1 调查对象人口学特征
变量    调查人数    构成比(%)
性别    男    96    60.4
    女    63    39.7
年级    高一年级    57    35.8
    高二年级    55    34.6
    高三年级    47    29.6
出生地    城市    75    47.2 高中生强迫症状的调查研究(2):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29754.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