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教学论文 >

基于低学段学生认知特点的启发式教学策略研究(2)

时间:2019-06-22 18:43来源:毕业论文
一、核心概念界定 要研究基于学生认知特点的启发式教学策略,首先要对启发式教学的内涵和低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一)启发式教


一、核心概念界定
要研究基于学生认知特点的启发式教学策略,首先要对启发式教学的内涵和低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一)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国有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西方有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从古到今,启发式教学一直被认为是一种非常优秀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形式,也是当今备受推崇的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的涵义是:根据教学过程中认知活动的客观规律,采用启发诱导的办法来传授知识,训练思文能力。使学生能生动活泼地学习,以达到既融会贯通地掌握科学知识,又发展智力、才能,以及其他良好品质[1]。启发式教学有其充分的哲学依据,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方法论在教育思想上的体现,同时也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
(二)低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
从启发式教学的涵义中,我们可以得出:实行启发式教学的必要前提是尊重认知活动的客观规律。就低年级的启发式教学而言,同样应当尊重低年级学生认知活动的客观规律。
要阐述低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首先应了解什么是认知。认知包括心理实体中比较高级的心理过程,如知识、意识、智力、思文、想象、创造、计划和策略的形成、推理问题解决、分类与关联、符号化等过程[2]。低学段学生指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即6~8岁的儿童,他们正处于认知发展的初级阶段,其认知特点与中、高学段的学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对低学段学生实施教学时,要对该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有足够的重视和了解。低学段学生的认知具有如下特点:
1.思文阶段特点:开始理解“守恒”,自我中心
根据皮亚杰儿童思文发展的阶段理论,低学段的儿童(6~8岁)处于前运算时期的直觉思文阶段向具体运算阶段过渡的时期。处于前运算时期(6~7岁)的儿童具有以下特点:没有完全形成守恒的认知,自我中心。处于具体运算阶段(7~8岁)的儿童具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获得了守恒性,能够理解体积、长度、重量的守恒;二是群集结构的形成[3]。
一年级的儿童恰好处于前运算时期。相较于中高学段的学生,该阶段的学生没有形成完全的物质守恒的概念。在教学中,没有形成守恒认知会使学生在几何面积、体积的学习中产生障碍。同时,该阶段的学生具有自我中心的特点,即无法做到从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这一特点特点会使学生在语文课文的学习中不能够完全体会课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可以理解体积、长度、重量的守恒,体现在他们能够理解将橡皮泥拉长后体积不变。群集结构实际上是一种分类系统,如对具有类包涵关系的事物进行分类,或是对不同形状和不同颜色的物体进行分类。该阶段的儿童能够能够对一些事物分类,如家庭成员包括哪些,哪些属于水果那些又属于蔬菜等。
由于低学段儿童在认知上的这些局限性,在进行教学时,应避免设计该学段学生不能理解的教学内容,随着学生认知的发展,教学语言和策略也应当相应地进行改变。
2.审美特点:强调新奇、真实
学龄初期儿童对事物的美的评价有两个特点:一是仍受事物外部的特征所吸引,如色彩鲜艳,新奇性;二是真实感。凡是与实物十分相像的作品形象就是好的,不相像的就是不好的[4]。相较于中、高学段的学生,低学段学生不能够欣赏抽象的图案,对美的理解更倾向于真实,色彩鲜艳的事物。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为学生对图片、动画更感兴趣,教师在使用教学课件时,播放到图片、动画的时候学生会特别兴奋。在语文教学当中,在学到一些与风景描写有关的课文时,学生对风景的美的情感较难体会。 基于低学段学生认知特点的启发式教学策略研究(2):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35036.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