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生活行为习惯的影响及指导策略
幼儿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培养会影响到幼儿智力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发展,对其后续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幼儿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培养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具体化到健康领域为“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知道必要的安全常识,学习保护自己”等。有学者认为幼儿产生问题行为主要是受父母不正确教养方式的影响。[1]因此本研究将商丘A幼儿园30名中班幼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法、观察法,侧重从不正确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形成不良生活行为习惯形成的影响分析,为家长提供有效地指导意见,促进家长形成良好的教养方式,从而降低和防止幼儿问题行为的发生,使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这也是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所在。
一、 幼儿生活行为习惯和家庭教养方式的概述
(一)幼儿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内容
幼儿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是指幼儿在科学引导的基础上,经过多次练习所形成的、符合幼儿身心发育特点的良好生活常规及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2]。幼儿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分别为:良好的作息习惯、良好的饮食习惯、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良好的自我保护能力。培养幼儿良好生活行为习惯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具体化到健康教育目标领域中,其中良好的作息习惯具体化为:“每天按时睡觉和起床,并能坚持午睡”;良好的饮食习惯具体化为:“不偏食、挑食。喜欢吃水果、蔬菜等。常喝白开水,不贪喝饮料”;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具体化为:“喜欢参加体育活动;知道保护眼睛,每天早晚刷牙、饭前便后洗手”;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具体化为:“能自己穿脱衣服、鞋袜。能整理自己的物品”;良好的自我保护能力具体化为:“在公共场合不远离成人的视线单独活动,知道简单的求助方法”。
(二)家庭教养方式的含义和类型
家庭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儿童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3]家庭教养方式主要分为民主型家庭教养方式、专制型家庭教养方式、溺爱型家庭教养方式、放任型家庭教养方式这四种类型。
民主型的父母能够尊重孩子的意见,并且愿意聆听子女的心声,对孩子的需要能及时作出反应,让孩子能感受到父母关爱之意。父母不会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孩子身上,并且能积极鼓动孩子与自己交流。[4]
专制型的父母总是操纵着孩子的一切,父母从不考虑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强迫子女接受自己的观点,孩子必须要按照父母的所思所想去活动,不能违背父母的命令。[5]
溺爱型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一种缺乏理性的溺爱,即使孩子提出过分的要求,父母也是“听之任之”的态度。这一类型的父母用每一个可能的方式为孩子提供帮助和保护,但很少要求子女或对子女施加控制。[6]
放任型的父母更多地是为他们的工作和事业忙碌,他们很少甚至没有对孩子良好生活行为习惯提出具体标准,只注重孩子物质条件的满足,而较少关心孩子的心理与情感需求,父母与孩子之间缺乏必要的亲子交流,因此这种家庭教态度式属“放养型”。[7]
(三)家庭教养方式与幼儿生活行为习惯二者之间的关系
家长运用各种教育形式或方法来对孩子进行教育,其目的都是为了使幼儿以后能够成长为身心健康的合格社会成员。对幼儿而言,家庭是其生活和受教育的地方,他们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对身边的环境都非常敏感,愿意听从家长的教导,因此,一个良好地家庭教养方式自然就有利于幼儿良好生活行为习惯的培养,对儿童的影响是尤为深远的。 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生活行为习惯的影响及指导策略(2):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35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