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考的变革
自高考确立以来,高考经历了多次变革,每一次变革对地理教学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地理在高考中的地位也会随着高考制度的变革而发生变化。
1.1.1 不同时期的高考制度
考试是一种很严格的鉴定知识水平的方法,它有两种功能:一是鉴定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在学校的教学活动中,也可作为是对教学质量情况的反馈;二是选拔。考试不是鉴定一个人能力的唯一方法,但却是最直接也最不可或缺的一种方法。无论是以前的应试教育,还是如今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选拔人才都离不开考试这个基本的手段[1]。
高考自1952年确立以来,即成为我国一项非常重要的选拔人才的制度 [2]。1954年,高考开始区分文理。1955年,高考分为理工、浓医、文史政治财经三大类。1966年,高考在“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下,被废止,并于1977年由邓小平宣布恢复。1977年和1978年,高考命题实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单独命题的形式,考试科目有5科,政治、语文和数学是文科和理科的必考科目,除此之外,文科加考历史和地理,理科加考物理和化学。1978年的春季,文革后的首批大学生正式入学,这标志着高考的再次恢复。教育部于1979年进行高考改革,实行全国统一命题[3]。之后,我国陷入了对高考制度的长期的摸索中。直到2000年,教育部推出了新的改革方案,我国开始实行分省命题。
1.1.2 地理在高考中的变化
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各圈层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其空间差异与变化过程的学科体系,广义上可将地理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在地球上进行,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运用着地理知识。自1952年开始,地理一直活跃在高考科目中,并且经历着多次的起伏变化。1954年开始,高考实行文理分科,地理被归为文科,总分100分[4]。1959年至1965年期间,受当时“教育革命”的影响,我国中学地理教学内容和课程时数大量减少,地理未被列入高考科目当中。文化大革命期间,地理更是随着全国高考的取消而被取消。1978年高考恢复后,地理重新被归为文科,实行单独命题,总分为100分。直至1995年,全国实行“3+2”方案,理科取消生物,文科取消地理,这一举措致使地理和生物在中学衰落了很多年。1999年,高考改革,“3+X”方案逐渐在各地实施起来,地理被重新列入高考考试科目中[5]。
自2000年起,江苏省开始了自主命题的高考之路,并且在十几年的时间内,进行了多次的高考改革。1999年,江苏省的高考模式为3+2模式,3是指文科和理科的三门必考科目,分别是语文、数学和英语(以下的3同是),2分别是指文科的历史和政治,理科的物理和化学。2000年和2001年,江苏省的高考实行3+小综合的模式,小综合分为文综和理综,其中文综 由政治、历史和地理组成,理科由物理、化学和生物组成[6]。2003年,江苏省又进行了高考改革,改革后的高考模式为3+大综合。所谓的大综合,即将原来的文综和理综合并起来,为政治、地理、历史、物理、化学和生物优尔门科目。2003年至2007年,江苏省一直沿用3+1+1的高考模式,即除了语文、数学和英语之外,在大综合中任意选两门科目学习。2008年,江苏省出台了新的高考方案,为“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的高考模式。学业水平测试有两门科目,其中文科学生必须选历史,然后政治或地理任选一门;而理科学生必须选物理,然后地理、生物或化学任选一门,自此,地理在江苏省作为一门不分文理性质的科目,不论是文科还是理科都可以选修地理,这大大地提高了地理在高中课程中的地位[7]。 针对地理高考试题的地理教学探究(2):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36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