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亲子依恋的理论研究
孩子与母亲之间建立的关系可以说是最早的人际关系。由客体关系理论,我们可以知道孩子与母亲之间的分离与共生过程所形成的关系将是后来人际关系的基础。Bowlby最早提出的依恋理论与客体关系理论的论点相同,持久的依恋对象则只是那少数几个主要照顾者,个体在承受焦虑和压力的情况下,依旧会出现依恋行为(Bowlby,1988)[1]。
依恋对象的情绪支持在青春期的依恋系统中比生理亲近更为重要,父母仍将是青少年对外探索的安全基地。当他们感到痛苦、疾病、恐惧和压力时,就会利用暂时的“归巢”以求得父母的帮助(Marvin和Britner,1999)。孩子青春期时的依恋与关键阶段问题的适当解决有关,以及自我身份的形成,就是自主和联结的关系。Allen(1996)认为父母将会为青少年依恋系统作用的发挥提供重要的窗口,尤其是当他们与青少年讨论这种关系主要的发展任务时所采取的路径。青少年在对自主的需求以及父母关系的需求之间文持平衡时,他们的依恋表征将会对其产生很大的影响(Allen和Hauser,1996)[2]。
(3)亲子依恋的测量
最早提出的陌生情境技术曾经一度得到青睐,但在后来被使用的时候,经过进一步的加工改善,使得它对于超过两岁的儿童几乎没多少用处。后来又发展出了多阶段、多层次的测量工具,国内外现在测量儿童青少年亲子依恋的工具有两大类:问卷评定量表和访谈类测量工具。
主要有以下四种问卷评定量表:
父母依恋问卷。Kenny在1987的时候,针对青少年晚期和成人早期与父母的依恋情况编制出相关的问卷,可以测得关于依恋关系的父母角色情绪支持、自主性养育及情绪品质等三个方面内容,个体分别对父母进行评分得出其依恋类型。
依恋类型量表。Simpson在1990年的时候,又针对儿童中期及青少年早期亲子依恋的安全性编制了可以测得他们依恋类型的量表。
安全依恋量表。Kerns等人在1996年的时候,编制出安全依恋量表,主要的测量对象还是针对青少年的。它能测出青少年对其依恋对象的认同度、承受压力时的交流兴趣以及依赖的程度等方面的内容。在施测时,被试要在父亲的协助下填写一次,接着在母亲的协助下填写一次,最后将得到青少年安全的依恋程度。
以上三种量表都不能够测出亲子依恋的质量,仅仅测出了儿童及青少年的依恋安全程度。那么下面这种量表主要用来测青少年亲子依恋质量的。
父母与同伴依恋量表。通常把它简称为IPPA。这个量表是Armsden和Greenberg在1987年的时候,按照Bowlby有关依恋的理论编制出来的。可以测出青少年亲子依恋质量,包括正负向认知与情感度,感受到依恋对象提供的安全感。该问卷包含三个主要文度,的分别是沟通、信任和疏离。对父母、同伴的依恋分别评分后,会得到青少年依恋的质量。
成人依恋访谈是最主要的访谈类测量工具。Main等人在1985年的时候,主要是针对测量青少年及成人的依恋表征和依恋模式,编制出了该测量工具。并且它是一种半结构式的访谈,它测得青少年及成人的依恋类型主要是通过对早期经历的描述和回忆。但是这个测量工具施测起来比较繁琐,也很难掌握评分系统,因此它的广泛使用遭到了限制[3]。
(4)亲子依恋对相关因素的影响
亲子依恋在之前的许多研究中主要是针对婴幼儿的特点进行了深入的探索,而近些年来,有关青少年亲子依恋的理论和测量的工具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研究者们开始在诸多领域里对青少年的亲子依恋进行了研究,也取得许多有价值的成果。 小学生亲子依恋与同伴关系相关研究(2):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37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