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学生的阅读能力现状分析
读书,谁都会,可是真正的读懂一篇文章需要付出很多的耐心,用技巧和方法才能阅读的又好又快。多年来研究显示,小学生的阅读能力现状让人担忧。大多数的小学生阅读感受力和理解力发展的比较好,提升阅读欣赏力也比较容易,困难的是使阅读评价能力和阅读迁移能力以及阅读创造力的提升。能够较好的达到阅读迁移力和阅读评价力后就能比较好的实现阅读创造力,三者之间相互联系互相影响,这也是使学生阅读能力整体提升的关键[3]。
(一)课堂阅读现状
在语文课堂上老师过分的注重“讲课”而忽略了重要的让孩子“读书”让学生从读书中自己感悟,并且用自己的话把文章含义讲出来,要知道自己的发现要比被动的灌输来的更加深刻。教师对于阅读方法的讲解也是占用了很少的时间,让学生没有掌握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只能跟着老师的脚步慢慢走,不会主动发现。课内阅读的数量有限,教师只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忽略了学生发散思文的训练只会使学生思文面变窄,导致发散思文的能力的缺乏。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教会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样可以有助于作文的写作,也会促进学生自我发现和发现世界。
(二)课外阅读现状
阅读是智慧的源泉,好的阅读习惯能使孩子养成耐心谦和的品质。从家庭方面来看,家庭是习惯养成最直接的地方。家长注重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也有助于孩子能力的增长。课外读物偏少也是影响学生阅读量的主要原因,孩子在家的时间较多,但孩子的阅读能力较低的情况下家里的书再多也无法真正深入的阅读。当然,许多学生的家里除了语文课本及教科书之外,课外读物占多数的是作文书,童话书,诗词选及漫画书。名著占得比重越来越低,取而代之的是电视、动画片形式的DVD等。读书重在读,在读书中感悟知识,感受人物的情感,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意义,只看电视是起不到从读中悟的效果,也无法达到陶冶孩子情操的目的。更无从谈起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
二、小学生阅读能力现状成因
(一)小学生的阅读量偏少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规定了每个学段的儿童应该掌握的课外阅读量,这是最基本的语文阅读要求,但是,当我们深入小学生生活中会发现,他们每天的作业量很大,课外补习班也是占据了孩子们大部分的课余生活。试问,学生的阅读量能达到最基本的要求吗?
小学生阅读量无法达到的成因,包括很多方面,首先是来自学校教育方面的原因,教师的引导占据大部分,语文课老师若能提倡学生每日或每周有定期的时间来进行课外阅读,或规律的提醒学生要进行课外文学的学习,就能使学生产生读课外文学很重要的思文,有了这样的思想学生就会尽力安排自己的时间来充实阅读量。学生的作业量较大也是他们缺少阅读的原因之一,繁重的课业练习,重复的习题训练都使得学生无暇于文学阅读。其次,学校要开展一定的校本课程更能体现一个学校的文学气质,例如古文朗诵课,文学鉴赏课等这样的好课会使学生产生很强烈的归属感,以此爱上学校的特色,增强自己的阅读水平,这一点在高年级表现明显。好习惯从小就要培养,学生正是人生观价值观才开始形成的时期,有效地引导必定能使学生产生热爱读书的热忱。学生的阅读量达到一定的水准便能促使他们实现课程要求的三文目标,具有分析文章的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二)学生掌握的阅读方法不全面 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2):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39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