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的十八大报告所提出的战略部署,国家将推动文化产业高速发展,力争到2020年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充分展现了文化产业新的广阔前景。
根据《人民日报》的报道,自的十六大来,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文化市场主体性在不断提高,社会各方面对文化产业的热情持续高涨,各项扶持政策也在不断出台,我国文化产业正在进入发展的黄金期,文化产业增加值逐年升高。从国家统计局获悉,2014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增加值为23940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12.1%,比同期GDP现价增速高出3.9个百分点;占GDP的比重为3.76%,比上年提高了0.13个百分点。上述数据表明,文化及相关产业在稳速增长以及调整结构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按行业来分,2014年文化制造业的增加值为9913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8.2%,占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比重的41.4%;文化批发零售业的增加值2386亿元,增长了11.2%,占了10.0%;文化服务业的增加值11641亿元,增长了15.9%,占了48.6%。
按活动分,文化产品的生产业创造的增加值为14671亿元,占61.3%;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业创造的增加值为9269亿元,占38.7%。[ ]
2014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构成
国家统计局颁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增设了文化信息传输、文化创意及设计等新的产业门类,文化产业总量占GDP的比重还将不断提升。从产业特征、发展基础、市场需要等方面来看,文化产业都展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及发展前景。
本文的研究目的,通过案例研究上海高校文化创意人才的教育与培养现状,经过实证调查和分析讨论,找出文化创意人才在教育与培养上所存在的问题,分析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对加强和改进我国文化创意人才的教育与培养提出一些思考与建议。具体的研究目的如下:
1、通过文献资料分析,从专业定位、教学模式、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就业情况等方面全面了解当前我国文化创意人才的教育与培养现状。
2、通过国内、国外的文化创意人才的教育与培养模式的对比,找出现阶段我国高校文化创意人才的教育与培养的不足之处。
3、通过访谈法,分析当前上海开设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高校在培养文化创意人才方面所存在的现实问题。
3、在分析当前文化创意人才的教育与培养问题之上,结合相关的理论与经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建议。
(二) 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
作为一个新兴发展起来的专业,文化产业管理对培养社会所需要的文化创意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重用,它是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欧美等发达国家关于文化创意人才的教育与培养已经有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分别从文化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方面对其进行了深入地探究,分析了文化创意人才的教育与培养,其中较为著名的理论有:霍克海默及阿多诺的“文化工业”理论、查尔斯•兰蒂的价值链分析以及恩泽斯伯格的创意核心论等等。这些国外的关于文化产业的理论有助于我们好好学习及借鉴。我国文化产业起步较晚,发育还不够成熟,缺少一套相对健全的人才培养体制。因此,国外的那些理论,并不一定全适应于我国现有的国情。我们应该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应该在相关的经济理论、教育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以及我国高校文化产业发展状况,有针对性地运用好这些理论,以便我国更好地培养文化创意人才。
2、 现实意义
本文的研究具备一定的创新性,其研究成果能够让我们在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上拓宽视野,可以以国际化、全面化、社会化的角度去丰富、充实我国文化创意人才的教育与培养的机制,为解决我国文化创意人才的教育与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促进我国文化创意人才的长足发展,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所需要的优秀人才资源。 我国文化创意人才的教育与培养(2):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42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