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大四空巢”的原因分析
3.1 应试教育影响的蔓延
教育界内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基础教育中的应试教育模式一直根深蒂固。目前,以考试为导向的应试教育也有向高等教育蔓延的趋势,如许多高校目前将各院系的“考研率”纳入年度工作的评比的重点项目之中。此外,高校中出现的“考公务员热”、“考证热”、“出国热”等也都深受其影响。学生们忙着各种考试,参加各类的辅导班,想为自己的将来提供各种保障,因此都无暇顾及学校的课程,更不用说到班上课,保质保量的完成课堂任务了。不少高校甚至在大一新生刚入学的时候就向其询问是否有考研意向,对学生进行分流教学:考研和不考研的学生使用不同的培养方案,教材和课时安排都不相同。这种以考取研究生为导向的分流教学,加大了非考研生对课堂让、对老师的不满,降低了学生的到课率。不仅如此,学校对考研进行专项资金资助和奖励,大四考研生可以接受多种优惠政策,如对上课、实习也没有硬性规定,采取特殊的管理制度,这无疑助长了考研学生之间的不良风气。所以不少高校考研生将逃课公开化,至于不少考村官、考公务员、出国的学生即使规定不得缺课,大都也在课堂上看些其他的书,正如身在曹营心在汉或者是出现学生找人代课的怪象。由此,笔者认为,应试教育是造成“大四空巢”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3.2 目前就业压力的影响
自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人数直线上升。与此同时,大学毕业生也由定向分配转向自主择业与市场双向选择,加重了社会与学生的就业负担。2013年大学毕业生人数高达699万人,而国家可提供岗位只有其总数的一半,进入“史上最难就业季”,2014年大学毕业生将达到727万人,进入“更难就业季”。这对于部分抱着“考上大学就是为了能有一份好工作”心态的学生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尽管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刺激大学生就业,如设置大学生村官这一岗位,鼓励大学生投身基层建设新农村,鼓励广大大学生投身于西部建设,去支教,又如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考公务员等等来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但是这些举措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面临如此残酷的就业竞争,一部分高校学生早早地投入人才市场,寻找合适的岗位,另一部分大学生则会选取考研这条道路避免直接进入就业市场,逃避就业压力。这无疑是造成“大学空巢”现象加剧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有人指出,“大四现象”是在严峻的就业压力下大四学生大量逃课,导致毕业设计及毕业实习等环节难以保证质量的非正常现象。[2]据笔者调查得知,该情况在地方本科院校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严重影响了大四这一学年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
3.3 课程设置的问题源'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地方高校的课程不仅在设置上脱离了社会实践的需要,而且在教学方法及评价方式上存在严重的理论脱离实践的弊病,如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课堂教学与静态考试,而几乎完全排斥了知识的实践与动态控制。[3]在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即使在校大学生集中精力于学业上完成学校布置的学习任务,也很难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顺利就业。因此,那些急于寻找工作的人也就难以保证到堂听课了,更不用说像大学前三年那样专注于学业了。此外,还有部分学校在大四上学期安排了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和大量的专业课程,如某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在大四上学期2个月内就设置了《教育社会学》、《基础教育热点透视》、《教育哲学》、《中外教育热点赏析》、《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改革研究》五门课程,每星期各三课时,这样更加大了大四学生的厌学情绪。笔者曾对该班的学生进行过访谈,考研的学生说有些课程对考研有帮助,但是上课太耗时间了,而不考研的学生则说这些课都是些理论课,不如实习学到的东西多。另外,部分高校将毕业论文设计也纳入大四课程之中,专门辟出时间来让学生写论文。当然,这样做是为了能让学生有时间安心进行毕业设计,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毕业论文作为大学阶段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考察学生能否毕业获得学士学位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考察我国高等教育人才质量和规格的一项重要内容,理应认真的准备。我国198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第四条规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生,成绩优良,达到一定学术水平者,即能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均可授予学士学位。”从这一段规定中可以看出,得到学士学位不仅需要成绩优良,而且还要达到一定的学术水平、有工作能力。然而,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大多数本科院校实行严进宽出的策略,笔者发现很少有学生因为毕业论文不合格而未能顺利毕业,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顺利毕业。因此,到写毕业论文的时候,很少有人能认真的做研究,有人东拼西凑、复制粘贴、马马虎虎地完成,甚至有人学术造假,剽窃他人学术成果等,用这种态度对待毕业论文。在写毕业论文这一期间,也就很少有人安心呆在学校,在图书馆里查阅资料。另外,笔者调查得知,部分地方院校的学生表示不知道怎么进行学术研究,只能“借鉴”他人的学术成果。因此,“大学空巢”现象愈演愈烈,据全国36所重点高校不完全统计,大四在读生有46.7%逃课超过其课时量一半,其中67.5%的人认为大四的课程没必要,只有8.3%的人认为大四的课程非常重要且不可或缺。[4]由此可以看出,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大四的对自身的发展无益,所以改变大四课程设置也是举足轻重的。 “大四空巢”的原因分析与对策(2):http://www.youerw.com/jiaoxue/lunwen_60299.html